武玮
- 作品数:16 被引量:104H指数:6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头孢吡肟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11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头孢吡肟在新生儿下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为临床治疗提供用药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应用头孢吡肟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119例为观察组,同时选择既往应用二代头孢抗生素治疗的新生儿肺炎患儿12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对照组痊愈45例,有效33例,好转23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84.17%;观察组痊愈56例,有效35例,好转2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3.2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头孢吡肟可用于治疗新生儿细菌感染性肺炎,疗效明显且安全。
- 李兆娜王萍寇晨武玮王淑荣刘尊杰马建荣张巍
- 关键词:头孢吡肟新生儿肺炎
- 儿童保健医生日光暴露及维生素D相关知识调查被引量:2
- 2012年
-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仍在世界范围内发生,甚至包括在日光照射充足的地区[1]。由于不正常生活方式及习惯导致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报告逐渐增多[1~3]。目前,北京地区儿童保健医生(简称儿保医生)相关知识水平尚缺乏评估,我们设计了儿保医生相关知识的问卷,以获得这方面的可参考数据,报告如下。
- 张巍常立文陈欣欣王淑荣武玮
- 关键词: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保健医生相关知识调查儿童日光照射
- 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对新生儿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可引起新生儿多种并发症。该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妊娠期不同程度糖代谢异常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根据孕妇在孕24~28周时50 g葡萄糖筛查试验(GCT)及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结果,将其所分娩新生儿分为4组:妊娠期糖尿病组(GDM,182例)、妊娠期糖耐量减低(GIGT)1 h组(57例)、GIGT(2~3 h)组(156例)、GCT异常而OGTT正常(仅GCT异常组,38例),并以糖代谢正常孕妇所分娩新生儿1 025例作为对照,对妊娠期不同程度糖代谢异常孕母的围产儿结局进行比较。结果GIGT(1 h)组巨大儿、大于胎龄儿及小于胎龄儿发生率,以及低血糖、早产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GDM组类似。GIGT(2~3 h)组和仅GCT异常组巨大儿、小于胎龄儿以及低血糖和早产的发生率明显低于GDM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GIGT(1 h)组新生儿低血糖和早产发生率明显高于GIGT(2~3 h)组和仅GCT异常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母亲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程度不同对新生儿的影响不同。孕母OGTT试验1 h单项血糖升高的糖耐量减低与妊娠糖尿病一样对新生儿具有危险性,可导致巨大儿、大于胎龄儿、小于胎龄儿及低血糖、早产的发生率增加。
- 王华张巍马建荣武玮
- 关键词:糖代谢糖耐量受损孕母新生儿
- 双胎晚期早产儿临床结局分析及受孕方式对其结局的影响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讨双胎晚期早产儿(late preterm twins,LPT)与单胎晚期早产儿(late preterm singletons,LPS)临床结局的差异,以及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on technology,ART)和自然受孕方式对LPT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科出生的LPT为LPT组,同期出生的LPS为LPS组,比较两组早产儿一般资料、发病率、吸氧率、呼吸机辅助通气率、病死率、住院率及住院时间;根据LPT母亲受孕方式不同分为ART组及自然受孕组,进一步分析不同受孕方式对LPT的影响.结果最终纳入晚期早产儿1824例,其中LPT 582例,LPS 1242例,LPT组出生体重、出生身长低于LPS组[(2572±395)g比(2614±413)g,(46.5±1.1)cm比(47.5±1.0)cm],剖宫产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高于LPS组[90.7%(528/582)比39.9%(496/1242),5.2%(30/582)比3.6%(45/1242)],住院时间长于LPS组[(8.9±3.1)d比(7.2±2.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肺炎、呼吸暂停、低血糖、败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Ⅲ~Ⅳ级颅内出血、重度窒息、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及吸氧率、呼吸机辅助通气率、病死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T组与自然受孕组LPT性别、胎龄、剖宫产率、出生体重、出生身长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炎、呼吸暂停、低血糖、败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Ⅲ~Ⅳ级颅内出血、重度窒息、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及吸氧率、呼吸机辅助通气率、病死率、住院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PT出生体重和身长均小于LPS,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高于LPS,应加强LPT出生后管理.
- 王华武玮侯东敏程玉梅
- 关键词:双胎晚期早产儿
-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布地奈德气管内给药对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防治效果被引量:18
- 2019年
-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布地奈德气管内给药对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胎龄<32周、出生体质量≤1 500 g、出生后即转入NICU并诊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86例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PS 100 mg/kg联合布地奈德0.25 mg/kg气管内给药)和对照组(46例,单纯应用PS 100 mg/kg气管内给药)。监测2组患儿血气及炎症因子等指标变化,记录给药频次及呼吸机应用时间,以及纠正胎龄36周时用氧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给药前血氧分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给药后24、48 h时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60(56,63) mmHg(1 mmHg=0. 133 kPa)比56(53,57) mmHg、60(57,63) mmHg比56 (54,58) mmHg](P <0. 01)。观察组给药前血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低于对照组[58 (53,67) mmHg比66 (59,71) mmHg](P<0.01),给药后8 h起2组血二氧化碳分压均降低,给药后24、48 h时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9(45,50)mmHg比50(46,51)mmHg、48(45,50)mmHg比48(46,50)mmHg](P>0.05)。观察组给药频次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治疗期间呼吸机应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7.00(4.00,8. 00)h比8.00(6.75,10.00)h](P<0.01)。2组纠正胎龄36周时用氧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出生后2周血清白细胞介素1、6、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37(25,59)μg/L比61(37,81)μg/L、37(28,57)μg/L比48(31,90)μg/L、37(28,51)μg/L比50(29,86)μg/L](P<0. 05)。结论 PS联合布地奈德气管内滴入治疗可以改善早产儿出生后氧合情况,减少给药次数,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抑制炎症因子水平的升高,从而达到防治BPD的效果。
- 寇晨韩冬李兆娜武玮刘尊杰张亚南高正平马建荣
- 关键词:肺表面活性物质布地奈德气管内给药早产儿
- 全身运动评估技术及其应用被引量:5
- 2007年
- 由于围生医学和急救学水平的发展,围生儿死亡率降低,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高危儿的存活率逐渐增加,因此早期准确地预测各种异常神经发育结局,例如脑瘫、多动症、行为发育异常等十分重要。长期以来运用的传统神经系统检查法,如颅脑超声、脑电图等,存在不同程度的费用高、程序复杂、预测神经系统结局价值低的问题。Prechtl等提出的全身运动(general movements,GM)评估技术,现在已有大量研究支持是预测婴儿脑功能异常可靠的有价值的工具,但在我国临床应用并不普遍,因此本综述旨在对全身运动评估的概念及方法进行系统的总结和介绍。
- 武玮张巍
- 关键词:全身运动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围生儿死亡率脑功能异常围生医学神经发育
- 季节、喂养方式及补充钙剂维生素D对婴儿骨强度及骨碱性磷酸酶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7年
- 目的分析季节、喂养方式及补充维生素D、钙剂情况对婴儿骨定量超声测量值及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的影响,从而为婴儿骨营养的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选择0~1岁在北京妇产医院儿科门诊体检的250例健康儿童用标准方法进行胫骨中段定量超声传导速度(SOS)值测定,用免疫渗滤和全血干化学技术方法测定血清BALP活性。比较不同季节、喂养方式及补充钙剂维生素D对婴儿胫骨中段SOS和血清BALP活性的影响。结果于春季接受测量的婴儿胫骨中段SOS为2 912.91±368.10 s/m,夏季为3 040.21±100.71 s/m,秋季为2 952.30±16.23 s/m,冬季为2 892.61±123.36 s/m。夏季显著高于春季和冬季(P<0.01)。人工喂养婴儿胫骨中段SOS为3 011.18±119.01s/m,母乳喂养和混合喂养婴儿分别为2 863.31±338.26 s/m,2 933.25±124.78 s/m,三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人工喂养小儿显著高于母乳喂养小儿(P<0.01)。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婴儿胫骨中段SOS值为2 952.61±252.68 s/m,显著高于未补充婴儿2 850.81±114.61 s/m(P=0.04)。BALP异常检出率在不同季节、不同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情况及不同喂养方式婴儿中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夏季及人工喂养可提高婴儿骨骼矿化程度。
- 武玮赵淑云李耿马建荣吴梅
- 关键词:婴儿骨强度骨碱性磷酸酶维生素D钙剂
- 妊娠期不同程度糖耐量异常对新生儿的影响
- 母亲妊娠期糖尿病(GDM)对子代的影响已经得到产儿科医师共识,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这种介于GDM和无糖耐量受损(NGT)之间的中度胰岛素抵抗,与多种不良妊娠预后息息相关。而GIGT中糖耐量...
- 王华张巍马建荣武玮
- 关键词:妊娠期糖耐量异常新生儿回顾性分析
- 经玻璃紫外线照射对大鼠25-羟维生素D水平及骨代谢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目前研究发现B型紫外线照射与血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25-(OH)D]水平有剂量-效应关系,并且维生素D与骨代谢相关。该研究探讨经玻璃紫外线照射对大鼠25-(OH)D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用30只Wistar大鼠建立不同紫外线暴露方式的动物模型,饲以缺乏维生素D饮料,随机分为避光组,紫外线直接照射160min组,简称直射组,紫外线经单层玻璃照射160min组,简称经玻组。每组各10例。21d实验结束时,测定各组大鼠血清25-(OH)D、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骨钙素(osteocalcin,OC)和骨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arboxyterminal cross-linked telopeptideof type I collagen,ICTP)的浓度及骨密度(bone mieral density,BMD)。结果经玻组骨密度(BMD)为0.036±0.002g/cm2,显著高于避光组(P<0.01);ICTP浓度0.181±0.067μg/L,显著低于避光组(P<0.01);PTH、25-(OH)D、BALP及OC浓度分别为3.72±0.38pg/mL、28.67±1.35nmol/L、25.03±4.65μg/mL和0.559±0.067ng/mL,与避光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玻组BALP和ICTP水平及BMD与直射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OC和PTH浓度显著高于直射组(P<0.05);25-(OH)D水平显著低于直射组(P<0.01)。结论经单层玻璃的紫外线照射不能显著提高血浆25-(OH)D水平,但可降低维生素D缺乏造成的骨转化率升高并提高骨密度,与直接紫外线照射达到相似效果。
- 武玮王淑荣张巍
- 关键词:紫外线B25-羟维生素D骨代谢
- 前白蛋白在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肠道外营养治疗中的意义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研究前白蛋白在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肠道外营养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将61例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分为部分肠道外营养(PPN)和全部肠道外营养(TPN)两组,分别于出生20h内和生后7d检测血清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同时观察两组患儿的体质量改变和总热卡摄入量。结果在应用肠道外营养前,PPN组和TPN组血清前白蛋白分别为(88.0±9.1)mg/L和(87.0±8.7)m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后第7天,PPN组的前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TPN组,分别为(128.0±10.8)mg/L和(106.0±10.9)mg/L(t=2.67,P〈0.05),而PPN组的白蛋白水平与TIN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PN组患儿体质量为(1832±185)g,接近或恢复出生体质量;TPN组患儿体质量为(1713±179)g,明显低于出生体质量(t=8.27,P〈0.01);两组患儿每千克体质量摄入的蛋白质总量无明显差异(t=0.59,P〉0.05),但PPN组患儿热卡的摄入量明显高于TPN组(t=2.81,P〈0.05)。结论前白蛋白比白蛋白能更好地反映机体近期的营养水平,可作为蛋白质营养状况的敏感监测指标。
- 王璟张巍马建荣王华武玮
- 关键词:前白蛋白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肠道外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