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瑛
- 作品数:19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大连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大连市科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M患者外周血CAR、NLR、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及与预后关系的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与白蛋白(Alb)比值(CA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大连市中心医院治疗的MM患者76例。随访期间死亡患者20例,存活患者56例。分析不同临床特征及预后患者外周血CAR、NLR、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差异。结果不同性别、年龄MM患者外周血CAR、NLR、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SS分期Ⅲ期患者外周血CAR、NLR和CD8^(+)分别为0.75±0.13、2.84±0.63和(53.69±4.17)%,均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0.55±0.14、2.49±0.58、(46.29±4.06)%],CD3^(+)、CD4^(+)和CD4^(+)/CD8^(+)分别为(56.00±5.81)%、(25.98±3.91)%和0.49±0.14,均明显低于Ⅰ~Ⅱ期患者[(64.42±5.90)%、(32.18±3.80)%、0.70±0.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SS分期Ⅰ~Ⅱ期和Ⅲ期患者NK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患者ISS分期Ⅲ期比例为60.00%,明显高于存活患者(25.00%),外周血CAR和NLR分别为0.69±0.17和3.01±0.65,明显高于存活患者(0.60±0.14、2.47±0.60),而卡氏评分和CD4^(+)/CD8^(+)为(60.25±6.14)分和0.57±0.10,均明显低于存活患者[(67.30±7.11)分、0.64±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SS分期、CAR、NLR和CD4^(+)/CD8^(+)是MM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外周血CAR、NLR和CD4^(+)/CD8^(+)预测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6、0.686和0.649,可见外周血CAR预测价值中等(P<0.05)。结论外周血CAR、NLR、CD3^(+)、CD4^(+)、CD4^(+)/CD8^(+)和CD8^(+)与患者ISS分期及预后有关,其中CAR在预测MM患者预后方面有一定应用价值。
- 佘笑梅杨瑛刘登辉郑炜宋洋
- 关键词:T细胞亚群NK细胞
- 大连市血友病患者诊疗及生存状态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了解大连市血友病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特点、输血相关疾病及生活状态等,探讨改善血友病患者生存状态方法。方法:对102例血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2例血友病患者中血友病A 83例(81.37%),血友病B 19例(18.63%);51例(50.00%)有明确家族史,46例(45.10%)无家族史,5例(4.90%)家族史不详。患者首次出血中位年龄3岁,确诊的中位年龄4岁,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生关节出血81例(79.41%),关节畸形52例(50.98%)。农村患者28例(27.45%),城镇患者74例(72.55%)。从未治疗者2.94%,仅在严重出血时进行治疗者68.63%,按需治疗者20.59%,预防治疗者7.84%。输血相关性病毒感染指标HBV、HCV、HIV和梅毒螺旋体的感染率分别为9.30%、11.63%、0和1.16%,总感染率为22.09%。18岁以上文化程度初中以下者19例(18.63%),18-60岁非学生无工作者30例(29.41%),花费每年大于1万元者37例(36.27%)。结论:血友病患者存在就诊率低、诊疗延迟、治疗严重不足、致残率高、寿命低、儿童辍学率高、成人文化程度低的特点。应加强对专业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的宣教及培训,提高就诊率,从而改善血友病患者的生存现状。
- 杨瑛郑炜于冬雯孙莹邱立丹练诗梅
- 关键词:血友病关节出血关节畸形
- 氨磷汀配合GDP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效果观察
- 2018年
- 目的探讨氨磷汀配合吉西他滨+地塞米松+顺铂(GDP)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效果。方法 28例复发难治性NH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氨磷汀配合GDP方案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8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7例(25.00%),部分缓解(PR)12例(42.86%),稳定(SD)5例(17.86%),进展(PD)4例(14.29%),治疗总有效率为67.86%。28例患者中,中性粒细胞减少0度3例(10.71%),Ⅰ度11例(39.29%),Ⅱ度10例(35.71%),Ⅲ度3例(10.71%),Ⅳ度1例(3.57%);白细胞减少0度3例(10.71%),Ⅰ度10例(35.71%),Ⅱ度10例(35.71%),Ⅲ度4例(14.29%),Ⅳ度1例(3.57%);贫血0度5例(17.86%),Ⅰ度10例(35.71%),Ⅱ度11例(39.29%),Ⅲ度2例(7.14%),Ⅳ度0例;恶心呕吐0度3例(10.71%),Ⅰ度15例(53.56%),Ⅱ度7例(25.00%),Ⅲ度3例(10.71%),Ⅳ度0例;肝损害0度26例(92.86%),Ⅰ度2例(7.14%);肾损害0度26例(92.86%),Ⅰ度2例(7.14%);周围神经毒性0度27例(96.43%),Ⅰ度1例(3.57%);心脏毒性0度28例(100.00%);不良反应主要有骨髓抑制、消化系统反应、肝肾损害等,但是伤害性较小,患者均可耐受,在经过相关治疗后都得到有效缓解,可继续进行治疗。结论氨磷汀配合GDP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NHL,治疗效果较为明显,不良反应可耐受,临床值得推广。
- 于冬雯郑炜杨瑛孙莹宋洋练诗梅
- 关键词:氨磷汀吉西他滨地塞米松
- 29例中、重型血友病患儿诊治情况的临床观察
- 2017年
- 目的对中、重型血友病患儿的诊治情况进行临床观察。方法以就诊于我院的29例中、重型血友病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重型血友病患儿首发出血症状以自发性出血最为常见,其次为外伤、医源性出血。首次出血中位年龄为1.5岁(0.25~2岁),首次确诊中位年龄为3.5岁(0.3~13岁),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预防治疗者比例偏低,均采用短期小剂量次级预防治疗,预防治疗者年关节出血次数明显低于按需治疗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靶关节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重型血友病患儿临床症状偏重,但诊断延迟,治疗不充分。短期小剂量次级预防治疗在减少出血次数上有明显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可延缓关节病变的进展。
- 于冬雯杨瑛郑炜邱立丹孙莹练诗梅
- 关键词:血友病按需治疗
- 血友病关节出血中小剂量凝血因子输注的临床疗效观察
- 2020年
- 目的探讨血友病关节出血中小剂量凝血因子输注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92例血友病急性关节出血患者,采用红蓝双色球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推荐剂量凝血因子输注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剂量凝血因子输注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关节出血程度和疼痛改善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关节出血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出血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轻微出血者比例(54.35%、47.83%)高于本组治疗前(15.22%、17.39%),严重出血者比例(21.74%、21.74%)低于本组治疗前(52.17%、5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等出血者比例本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组间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结论小剂量凝血因子输注与推荐剂量凝血因子输注治疗血友病急性关节出血均可有效改善关节出血情况和疼痛情况,在血友病急性关节出血治疗中在经济或药品应用条件受限情况下可首推小剂量凝血因子输注方案。
- 杨瑛于冬雯练诗梅
- 关键词:血友病
- 替尼泊苷、多柔比星、长春新碱、环磷酰胺及泼尼松联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及预后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替尼泊苷、多柔比星、长春新碱、环磷酰胺及泼尼松联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大连市中心医院接诊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多柔比星、长春新碱、环磷酰胺及泼尼松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替尼泊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治疗后的超声心电图异常情况、1年及2年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超声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为8.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1年、2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热、白细胞减少、肝功能损伤以及胃肠道功能损伤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尼泊苷、多比柔星、长春新碱、环磷酰胺及泼尼松联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具有显著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
- 佘笑梅孙莹邱立丹杨瑛练诗梅
- 关键词:替尼泊苷多柔比星长春新碱环磷酰胺泼尼松非霍奇金淋巴瘤
- 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与安全性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探究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7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案,研究组采用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胱抑素C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总缓解率为91.67%(33/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11%(2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6.11%(13/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7.78%(2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实施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化疗方案疗效显著,且安全性更高,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明显改善肾功能。
- 杨瑛佘笑梅丘立丹练诗梅
- 关键词:硼替佐米化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安全性
- 脐血树突状细胞的体外诱导、扩增、鉴定及抗白血病作用的研究
- 练诗梅张阳刘晶洁邵小光郑炜孙莹张萍杨瑛丘立丹施捷宋洋刘伟祁江萍高艳
-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是初始免疫反应中最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特异性激活T天然细胞。但是,树突状细胞及其前体在体内含量极少,而体外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以得到足够数量的树突状细胞进行生物治疗,在标...
- 关键词:
- 关键词:体外诱导脐血白血病实体瘤
- 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在MDS-RAEB及AML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2021年
-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过多(MDS-RAEB)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4例MDS-RAEB及AML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CAG方案,观察组采用CAG方案联合地西他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外周血T淋巴细胞、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75%(30/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24/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67,P=0.039<0.05)。治疗前,观察组CD4^(+)(31.68±5.46)%、CD8^(+)(32.58±4.29)%、CD4^(+)/CD8^(+)(1.02±0.23)与对照组的(31.70±5.49)%、(32.63±4.30)%、(1.01±0.2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15、0.047、0.178,P=0.988、0.963、0.860>0.05);治疗后,观察组CD4^(+)(39.82±5.13)%、CD8^(+)(24.11±3.86)%、CD4^(+)/CD8^(+)(1.58±0.37)均优于对照组的(34.50±5.60)%、(28.67±3.55)%、(1.24±0.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963、4.919、3.879,P=0.000、0.000、0.000<0.05)。观察组发热、恶心呕吐、肺部感染、心力衰竭、脱发、腹泻、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评分(75.36±11.20)分、社会功能评分(73.59±9.08)分、情感功能评分(78.64±8.46)分、认知功能评分(76.49±8.35)分、总体生存质量评分(74.82±9.36)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4.08±10.65)、(65.34±9.75)、(67.53±9.72)、(65.43±9.82)、(65.10±9.8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129、3.503、4.877、4.854、4.038,P=0.000、0.001、0.000、0.000、0.000<0.05)。结论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MDS-RAEB及AML患者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刘登辉郑炜于冬雯孙莹邱立丹杨瑛练诗梅
- 关键词:地西他滨CAG方案外周血T淋巴细胞
-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结合地塞米松在ITP患者中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结合地塞米松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中的疗效。方法72例ITP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参照组实施地塞米松常规治疗,研究组实施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结合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药物治疗起效时间、血小板(PLT)峰值、PLT达峰时间,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PLT、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水平。结果参照组患者的药物治疗起效时间为(3.47±0.52)d,PLT达峰时间为(7.65±1.21)d,PLT峰值为(97.38±8.45)×109/L;研究组患者的药物治疗起效时间为(3.19±0.35)d,PLT达峰时间为(6.87±1.13)d,PLT峰值为(114.31±12.18)×109/L。研究组患者的药物治疗起效时间、PLT达峰时间短于参照组,PLT峰值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22%(35/36),高于参照组的83.33%(30/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LT、PAIg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LT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PAIgG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的PLT水平高于参照组、PAIgG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结合地塞米松治疗ITP疗效显著,可同步提升患者的PLT水平且有效控制出血,存在推广价值。
- 刘登辉宋洋佘笑梅孙莹杨瑛郑炜练诗梅
- 关键词: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地塞米松血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