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俊玉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内膜
  • 3篇内膜癌
  • 3篇宫内
  • 3篇宫内膜
  • 3篇宫内膜癌
  • 2篇移植瘤
  • 2篇异种
  • 2篇异种移植
  • 2篇肿瘤
  • 2篇子宫
  • 2篇子宫内膜
  • 2篇子宫内膜肿瘤
  • 2篇甲氧基
  • 2篇二苯乙烯
  • 2篇苯乙烯
  • 1篇代谢产物
  • 1篇血清
  • 1篇血液
  • 1篇移植瘤生长
  • 1篇异种移植瘤

机构

  • 6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河北科技大学
  • 1篇保定市妇幼保...

作者

  • 6篇李俊玉
  • 5篇李利
  • 4篇赵焕焕
  • 1篇杨红芳
  • 1篇刘雪静
  • 1篇李方
  • 1篇付焱
  • 1篇李志伟
  • 1篇白雪

传媒

  • 2篇肿瘤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华疝和腹壁...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17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复发性卵巢颗粒细胞瘤的治疗选择及预后
2024年
目的探讨复发性卵巢颗粒细胞瘤(ovarian granulosa cell tumor,OGCT)的临床特征,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评估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研究38例复发性OGCT患者的临床特征、复发后治疗方法及生存情况。结果38例复发性OGCT患者的中位复发时间为62.5个月(12~308个月),复发后中位生存时间为33个月(9~106个月)。复发性OGCT患者的1年生存率92%,3年生存率71.9%,5年生存率55.5%。单因素分析显示,复发病灶数目、复发后手术治疗是复发性OGCT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复发后手术治疗是复发性OGCT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对27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复发性患者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残留病灶是复发性OGCT患者术后再次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复发性OGCT的化疗敏感性较低,手术是复发性OGCT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尽可能完整切除可以降低再次复发风险,提高生存率。
陈艳东李俊玉赵焕焕石宁宁李利
关键词:预后
2,3',4,5'-甲氧基二苯乙烯对子宫内膜癌异种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李晓明赵焕焕李俊玉张雪娇卢杰红李利
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儿童疝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对比分析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儿童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在保定市妇幼保健院和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确诊治疗的腹股沟疝患儿共68例,根据入院时间前后(分界点为2020年11月左右)将其均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患儿34例。常规组患儿实施传统开放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儿实施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儿的手术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等。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100.00%)显著高于常规组(9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复发率2.94%(1/34)显著低于常规组14.70%(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1例(2.94%)显著低于常规组6例(1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疝囊高位结扎术较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儿童腹股沟疝更加安全可靠,术中出血量小,恢复速度快,并发症少。
黄海涛刘风昌陈楠李俊玉
关键词:疝囊高位结扎术传统开放手术儿童
2,3’,4,5’-四甲氧基二苯乙烯对子宫内膜癌异种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2,3’,4,5’-四甲氧基二苯乙烯(2,3’,4,5’-tetramethoxystilbene,TMS)对子宫内膜癌异种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并评价其不良反应。方法:建立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的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TMS组及对照组:TMS组皮下注射10 mg·kg-1·d-1的TMS,对照组皮下注射等体积的食用橄榄油。用药后测量肿瘤体积和质量,以及裸鼠体质量和各脏器湿重;HE染色法检测裸鼠体内各实质脏器的损伤;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细胞色素P4501B1(cytochrome P4501B1,CYP1B1)、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及磷酸化ERK(phospho-ERK,p-ERK)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皮下注射TMS后,裸鼠体内子宫内膜癌移植瘤的体积(P<0.001)和质量(P=0.03)均明显降低,而裸鼠的饮食、行为、精神状态、大小便和体质量(P=0.275)变化不明显。两组血清中白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值均>0.05),而且各组裸鼠体内各脏器组织形态均未发现明显病变。移植瘤组织中CYP1B1、ERK和p-ERK蛋白的表达均为弱阳性。结论:TMS对子宫内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荷瘤动物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李晓明赵焕焕李俊玉张雪娇卢杰红李利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异种移植模型抗肿瘤试验
COMT活性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和发展相关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的活性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建立体外反应体系,以3,4-二羟基苯甲酸(3,4-dihydroxybenzoic acid,DBA)为底物,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终反应产物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4-hydroxy-3-methoxybenzoic acid,4-OH-3-MBA)的浓度,以此反映COMT的活性。应用此方法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对照组)及待检者外周血中COMT活性,并比较子宫内膜癌组和对照组患者中COMT的活性差异。结果:可溶性COMT(soluble-COMT,S-COMT)是子宫内膜组织中COMT的主要活性形式,子宫内膜组织中S-COMT活性明显高于外周血中S-COMT的活性(P=0.000);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COMT的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低分化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COMT的活性明显低于高、中分化的子宫内膜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结论:人子宫内膜组织中COMT的活性改变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李方付焱李俊玉刘雪静李利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血液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
血清中雌激素及其代谢产物在子宫内膜非典型性增生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雌激素及其代谢产物的变化与子宫内膜非典型性增生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70例子宫内膜非典型性增生患者(非典型性增生组,再分为非肥胖组39例,肥胖组31例)及80例子宫内膜不伴非典型性增生患者作为观察组(不伴非典型性增生组,分再为非肥胖组45例,肥胖组35例),选择同期行体检健康绝经前妇女60例作为对照组(再分为非肥胖组30例,肥胖组30例),留取治疗前血清标本,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UPLC-MS)检测血清中雌激素雌二醇(E 2)及其代谢产物4-羟雌二醇(4-OHE 2)、雌酮(E 1)、2-甲氧雌二醇(2-MeOE 2)、16α-羟雌酮(16α-OHE 1)的水平。结果在对照组妇女中,肥胖组E 2、E 1、E 2/2-MeOE 2、E 1/16α-OHE 1明显高于非肥胖组(P<0.05);在肥胖绝经前妇女和非肥胖绝经前妇女中,非典型性增生组患者E 2、4-OHE 2、E 1、16α-OHE 1、E 2/2-MeOE 2、4-OHE 2/2-MeOE 2、E 1/16α-OHE 1在明显高于不伴非典型增生组及对照组(P<0.05);非典型性增生组患者2-MeOE 2、E 2/E 1明显低于不伴非典型性增生组及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6α-OHE 1是发生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E 2及其代谢产物在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中异常表达,监测16α-OHE 1水平对于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赵焕焕杨红芳李俊玉李志伟白雪葛钟桓周梅李利
关键词:雌二醇2-甲氧雌二醇肥胖血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