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磊
- 作品数:5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徽省怀远县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简易定向软通道钻颅穿刺加溶酶溶解微创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研究
- 张志田崔颖黄俊杰陈士祥刘伟耿娇俊严畅陈同明明磊陈怀剑郭亮
- 该项目通过CT导向的简易定向软通道方法,颅骨钻孔直视下穿刺血肿排空技术,手术微创,简单易行,安全便捷,费用低廉。该方法属微创手术范畴,将立体定向技术简化,选择经额钻孔,尿激酶溶解、冲洗,再结合软通道(硅胶导管)、抗虹吸装...
- 关键词: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治疗
-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成慢性硬膜下血肿1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机理、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回顾分析11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有关文献。结果本组1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占同期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9.6%;积液演变为血肿平均时间为伤后56 d。均经钻孔引流治愈。结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是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来源之一,多发生于65岁以上有轻微颅脑外伤的男性患者,手术效果好。
- 崔颖张志田黄俊杰陈士祥明磊
- 关键词:颅脑损伤硬膜下积液血肿硬膜下慢性
- 外伤性脑梗塞2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脑外伤患者并发脑梗塞的机制及防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1例外伤后脑梗塞的临床资料。结果按哥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标准:恢复良好11例,中残5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结论早期预防,及时诊断及有效治疗可降低残疾率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崔颖张志田黄俊杰陈士祥明磊郭亮陈怀剑
- 关键词:颅脑损伤脑梗死
- 经额穿刺血肿抽吸加溶酶溶解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附96例报告)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经额钻孔穿刺加溶酶溶解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及治疗经验。方法根据CT定位,经额钻孔血肿穿刺、抽吸,结合生物溶酶技术对血肿进行液化、冲洗、引流以清除血肿。结果本组96例,定位准确率100%,存活79例,死亡12例:3例死于再出血脑干功能衰竭,9例死于肺部感染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5例放弃治疗;2例再出血改开颅手术后存活。清除血肿时间多为3~7 d。结论经额穿刺加溶酶溶解引流术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十分有效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费用低的特点,特别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 张志田崔颖黄俊杰陈士祥明磊陈怀剑郭亮
- 关键词:基底节穿刺溶酶引流术
- 微创钻孔引流与开颅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27
- 2014年
- 目的观察和比较微创钻孔引流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分别采用微创钻孔术(微创组)和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5 d时血肿量。对两组患者手术前、手术后2周神经功能缺损及术前、术后3个月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肿量无显著差异,但术后第1、3、5天时,微创组血肿量均明显低于开颅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ADL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但术后2周,微创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开颅组,术后3个月时,微创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开颅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微创组死亡1例,死亡率为3.33%;开颅组死亡2例,死亡率6.67%;两组术后死亡率经比较(χ2=0.351,0.5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有效清除血肿,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相比开颅血肿清除术而言,更为安全有效。
- 崔颖张志田黄俊杰陈士祥明磊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钻孔引流开颅血肿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