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俊杰

作品数:8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省怀远县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外伤
  • 4篇脑损伤
  • 3篇血肿
  • 3篇引流
  • 3篇外伤性
  • 3篇颅脑
  • 3篇颅脑损伤
  • 3篇脑出血
  • 3篇高血压
  • 3篇高血压脑出血
  • 3篇出血
  • 2篇引流术
  • 2篇引流术治疗
  • 2篇治疗高血压脑...
  • 2篇微创
  • 2篇救治
  • 2篇交通伤
  • 2篇穿刺
  • 1篇定向软通道
  • 1篇胸部

机构

  • 7篇安徽省怀远县...
  • 1篇怀远县第二人...

作者

  • 8篇张志田
  • 8篇黄俊杰
  • 8篇崔颖
  • 8篇陈士祥
  • 5篇明磊
  • 3篇郭亮
  • 1篇严畅
  • 1篇刘伟
  • 1篇陈同明

传媒

  • 5篇淮海医药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安徽医药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7
  • 2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外伤性脑积水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积水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2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治疗方法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均为外伤后交通性脑积水。发生时间:2周内1例,3~4周9例,5~6周2例。全部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手术(V-P),手术在首次发现脑积水后4~58d进行,其中1例内手术9例,2周内手术2例,最长1例58d。手术侧脑室额角置管9例,三角区置管3例,均采用中压型分流管。本组病人术后临床观察,在意识水平、精神障碍、语言功能、视力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随访6个月~4年,恢复良好7例,一般5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外伤性脑积水是脑损伤急性期后继发性损害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常见于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后,可严重影响病人预后。一旦发生较明显脑积水,积极采取V—P分流术,妥善、持续控制颅高压,能促进病人恢复,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张志田崔颖黄俊杰陈士祥
关键词:脑外伤脑积水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成慢性硬膜下血肿1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机理、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回顾分析11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有关文献。结果本组1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占同期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9.6%;积液演变为血肿平均时间为伤后56 d。均经钻孔引流治愈。结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是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来源之一,多发生于65岁以上有轻微颅脑外伤的男性患者,手术效果好。
崔颖张志田黄俊杰陈士祥明磊
关键词:颅脑损伤硬膜下积液血肿硬膜下慢性
外伤性脑梗塞2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脑外伤患者并发脑梗塞的机制及防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1例外伤后脑梗塞的临床资料。结果按哥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标准:恢复良好11例,中残5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结论早期预防,及时诊断及有效治疗可降低残疾率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崔颖张志田黄俊杰陈士祥明磊郭亮陈怀剑
关键词:颅脑损伤脑梗死
简易定向软通道钻颅穿刺加溶酶溶解微创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研究
张志田崔颖黄俊杰陈士祥刘伟耿娇俊严畅陈同明明磊陈怀剑郭亮
该项目通过CT导向的简易定向软通道方法,颅骨钻孔直视下穿刺血肿排空技术,手术微创,简单易行,安全便捷,费用低廉。该方法属微创手术范畴,将立体定向技术简化,选择经额钻孔,尿激酶溶解、冲洗,再结合软通道(硅胶导管)、抗虹吸装...
关键词: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治疗
一侧额眶严重交通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
2006年
目的:探讨一侧额眶部严重交通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一侧额眶部严重交通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开放性损伤多,意识障碍多较轻,眼部并发症多,远期精神障碍明显。影像学常见着力侧额骨、眶骨、筛骨、蝶骨骨折,局限于额、颞叶的脑挫裂伤、脑内血肿,局限于额颞部、前颅底的硬膜外、下血肿。另外可见视神经管骨折,眼球突出或破裂萎陷。27例均随访6—12个月,综合其神经功能、面容整复、脑脊液漏及精神功能4个方面,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GOSⅠ级18例,整形效果满意。结论:一侧额眶部交通伤发生率高。损伤特点与交通伤类型、着力部位的生理解剖特点有关。救治原则:争取一期手术彻底清创,清除颅内血肿和破碎坏死脑组织以防脑疝,额眶骨折整复矫畸,视神经管减压以挽救视力及脑脊液漏修补以防颅内感染。
张志田陈士祥黄俊杰崔颖
关键词:脑损伤颅骨骨折
交通事故致重度颅脑损伤合并严重胸外伤的救治(附28例报告)
2006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交通事故致重度颅脑损伤合并严重胸外伤的救治.探讨此类损伤的临床特点和救治原则。方法28例交通事故致重度颅脑损伤合并严重胸外伤患者,均为重度颅脑伤(GCS3~8分)合并严重胸外伤.入院时低血压甚至休克。立即给予畅通气遗.积极抗休克。息诊行颅内血肿清除术9例,胸腔闭式引流25例.开胸手术5例。建立人工气道后.均予以机械辅助/控制通气.常规使用呼吸朱正压呼吸(PEEP)。结果治愈19例.死亡9例。5例死于重度颅脑损伤.3例死于迁延性昏迷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1例死于ARDS。结论交通事故致头胸严重伤常见.因两者病理生理改变显著且互为因果.给临床诊治带来更多困难。优先稳定呼吸、循环.及时解决颅脑及胸部致命性损伤.结合积极、合理的机械通气等综合措施.有望降低此类患者死亡率、致残率。
张志田崔颖黄俊杰陈士祥
关键词:交通伤颅脑损伤胸部损伤
微创钻孔引流与开颅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27
2014年
目的观察和比较微创钻孔引流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分别采用微创钻孔术(微创组)和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5 d时血肿量。对两组患者手术前、手术后2周神经功能缺损及术前、术后3个月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肿量无显著差异,但术后第1、3、5天时,微创组血肿量均明显低于开颅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ADL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但术后2周,微创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开颅组,术后3个月时,微创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开颅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微创组死亡1例,死亡率为3.33%;开颅组死亡2例,死亡率6.67%;两组术后死亡率经比较(χ2=0.351,0.5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有效清除血肿,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相比开颅血肿清除术而言,更为安全有效。
崔颖张志田黄俊杰陈士祥明磊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钻孔引流开颅血肿清除
经额穿刺血肿抽吸加溶酶溶解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附96例报告)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经额钻孔穿刺加溶酶溶解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及治疗经验。方法根据CT定位,经额钻孔血肿穿刺、抽吸,结合生物溶酶技术对血肿进行液化、冲洗、引流以清除血肿。结果本组96例,定位准确率100%,存活79例,死亡12例:3例死于再出血脑干功能衰竭,9例死于肺部感染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5例放弃治疗;2例再出血改开颅手术后存活。清除血肿时间多为3~7 d。结论经额穿刺加溶酶溶解引流术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十分有效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费用低的特点,特别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张志田崔颖黄俊杰陈士祥明磊陈怀剑郭亮
关键词:基底节穿刺溶酶引流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