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建华

作品数:8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手术
  • 3篇老年
  • 2篇腰椎
  • 2篇手术治疗
  • 2篇髓内
  • 2篇髓内钉
  • 2篇近端
  • 2篇开放手术
  • 2篇骨折
  • 2篇股骨
  • 2篇股骨近端
  • 2篇股骨近端防旋...
  • 1篇单侧
  • 1篇定量超声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炎症
  • 1篇血清炎症因子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因子
  • 1篇腰椎管

机构

  • 8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徐建华
  • 4篇王和平
  • 2篇韩学明
  • 2篇严峻
  • 2篇吴俊
  • 2篇孙忠良
  • 2篇谢跃杰
  • 1篇史海涛
  • 1篇孙学斌
  • 1篇王盛
  • 1篇邓强
  • 1篇杨永强
  • 1篇邱小辉

传媒

  • 2篇中国骨质疏松...
  • 2篇农垦医学
  • 2篇兵团医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学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与传统开放手术在治疗髓核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比较经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和传统开放手术在治疗髓核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月,将68例初次单节段髓核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传统开放手术(34例)和椎间孔镜组(34例)。两组年龄、性别、病变节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手术在全麻下行经后路半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椎间融合钉棒内固定术,椎间孔镜组在局麻下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比较两种术式的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7.3个月(12~36个月)。椎间孔镜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全麻下行经后路半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椎间融合钉棒内固定术组(P<0.05)。两组术后3、12个月ODI、VAS、JOA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术后12个月的JOA评分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全麻下行经后路半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椎间融合钉棒内固定术相比,椎间孔镜技术治疗髓核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髓核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更为理想的方法。
林旭徐建华钟阳淋谢跃杰赵鹏飞严峻
关键词:传统开放手术
拇指指背筋膜皮瓣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被引量:1
2013年
拇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在临床上较多见,常伴有末节指骨及肌腱外露。虽然有腹部,锁骨下,交臂带蒂皮瓣、V—Y推进皮瓣、示指背皮瓣、鱼际皮瓣、
徐建华王和平史海涛
关键词: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筋膜皮瓣修复肌腱外露末节指骨推进皮瓣
脊柱内镜大通道LUSTA系统椎管减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脊柱内镜大通道LUSTA系统椎管减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自2016-12—2020-12诊治的60例腰椎管狭窄症,30例采用LUSTA系统行经皮单侧椎板间入路椎管减压术治疗(LUSTA组),30例采用开放手术治疗(开放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前术后疼痛VAS评分、ODI评分。结果:60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硬膜囊、神经、血管损伤,术后未出现感染。LUSTA组与开放组比较,LUSTA组手术时间更短、住院时间也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USTA组术后疼痛VAS评分、ODI评分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手术比较,经皮脊柱内镜大通道LUSTA系统椎管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符合微创理念,可以加快患者术后康复,疗效良好且保持稳定。
谭金明严峻徐建华谢跃杰毛运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椎管减压
老年人血清炎症因子与骨密度变化及骨吸收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血清炎症标志物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变化和尿吡啶啉(PYR)及肌酐(Cr)比值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共纳入168名随机选择的受试者(年龄52~78岁,平均63岁,女性占48%)。BMD通过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在基线时和平均2. 9年后测量(平均T值:-0. 18^-0. 61)。测定受试者血清高敏感性(hs) 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测量尿PYR/Cr比率。结果受试者全身、腰椎和髋部BMD平均年损失分别为0. 15%、0. 15%和0. 34%。全身BMD的变化与基线hs-CRP、IL-6、TNF-α(β:-0. 41%/U,95%置信区间:-0. 68%,-0. 15%)以及hs-CRP与IL-6(β:-0. 62%/U,95%置信区间:-1. 01%,-0. 23%)的变化密切相关。如果将这些标记置于相同的预测模型中,则只有IL-6基本保持不变。IL-6(髋部和腰椎)和TNF-α(仅腰椎)可显著预测其他部位BMD的变化。最后,PYR/Cr比值的变化与女性基线的IL-6、hs-CRP及其变化呈正相关(P均<0. 05),而与男性无关。结论本研究中观察到的IL-6的改变和骨密度降低及骨吸收有关。
韩学明孙忠良徐建华吴俊
关键词:炎症因子骨密度骨吸收老年人
绝经后中国女性跟骨定量超声和双能X线检查骨质疏松症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观察绝经后中国女性跟骨定量超声和双能X线检查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比较。方法评估234名绝经后未接受过治疗的40~80岁女性的腰椎、双侧股骨颈和全髋关节部位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DXA参数和左右跟骨的QUS参数。计算BMD和QUS参数的相关系数。生成接收器操作特性曲线,并评估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来定义QUS的截止值。结果跟骨QUS能够识别右侧髋关节(AUC,0.887)和左股骨颈(AUC,0.824)的T值为-2.5或更低的绝经后妇女。为了筛选目的,定义了右侧(1.455)和左侧(1.480)跟骨的QUS T值的截止值。结论与DXA这种标准的诊断方法相比,可以推荐QUS作为预筛选工具来减少DXA筛查的数量。
韩学明孙忠良徐建华吴俊
关键词:绝经后妇女初筛定量超声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120例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住120例,按Muller ME,AO分型,A1型40例,A2型51例,A3型29例。应用PFN-A内固定治疗。结果:12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随访16个月。按Sanders髋关节创伤后功能评价方法,优66例,良44例,中7例,差3例。优良率87.75%。术后并发肺部感染1例,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患者2例,尿路感染的患者3例,没有手术刀口感染、头颈部切割、内固定断裂失效、髋内翻等并发症。结论: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微创,固定可靠能早期下地活动,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良好选择。
徐建华王和平陈屹泉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下肢体感诱发电位在脊柱手术监测中的运用
2011年
目的:探讨运用下肢体感诱发电位在脊髓手术中的监测作用,以减少医源性脊髓功能损伤。方法:在手术中记录皮层体感诱发电位及脊髓诱发电位来了解脊髓感觉传导通路在术是否存在损伤。结果:手术中报警提示的26例(86.6%),表现为叠加图像潜伏期延长,及时图像波幅高尖宽大或下降。结论:监测皮层及脊髓诱发电位较准确客观的反映脊髓传导功能状态,对术中患者的脊髓功能监护、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价值。
王盛邱小辉王和平徐建华
关键词:脊髓手术体感诱发电位
PFNA与FHR 2种手术方式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人工股骨头置换(FHR)2种手术方式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手术方法将2009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88例年龄≥75岁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PFNA组)、人工股骨头置换组(FHR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并发症、卧床时间、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两组Harris髋关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HR组卧床时间较PFNA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血红蛋白下降及术后并发症方面优于FH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和FHR均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2种手术方式各有其优缺点:FHR术后卧床时间短,可早期下地活动,而PFNA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血红蛋白下降少及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PFNA较FHR更适合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
王和平孙学斌邓强杨永强徐建华陈屹泉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人工股骨头置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