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艳喜

作品数:9 被引量:114H指数:6
供职机构: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肺癌
  • 2篇支气管
  • 2篇支气管镜
  • 2篇衰竭
  • 2篇气管
  • 2篇气管镜
  • 2篇阻塞性
  • 2篇阻塞性肺疾病
  • 2篇细胞
  • 2篇细胞肺癌
  • 2篇小细胞
  • 2篇小细胞肺癌
  • 2篇疗效
  • 2篇慢性
  • 2篇慢性阻塞性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呼吸衰竭
  • 2篇疾病
  • 2篇非小细胞
  • 2篇非小细胞肺癌

机构

  • 7篇滁州市第一人...
  • 2篇滁州市第二人...
  • 1篇滁州城市职业...

作者

  • 9篇张艳喜
  • 5篇范洪峰
  • 5篇芮晓艳
  • 2篇林文如
  • 1篇王婷
  • 1篇徐晓飞
  • 1篇芮兵
  • 1篇孙沫
  • 1篇丁婷婷

传媒

  • 3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九江学院学报...
  • 1篇国际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1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肺部超声评价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通气情况的康复应用价值
2024年
目的 研究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采用肺部超声评价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间收治的90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根据不同康复方式分为参照组(经验性肺康复治疗)45例和实验组(肺部超声指导下肺康复治疗)45例。对比组间炎症反应指标、康复效果、肺部超声检查结果、体征消失时间、预后情况。结果 该研究中,康复治疗后,实验组的炎症反应指标低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较参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肺部超声检查结果优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较参照组的体征消失时间更短(p<0.05);实验组的预后情况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在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康复治疗中,辅助采用肺部超声评价的价值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通气状况,促进疾病恢复,值得推广。
卢齐伟王婷张艳喜
关键词:重症肺部感染康复效果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6例),分别给予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无进展生存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缓解率为45.65%,高于对照组的44.44%,但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5.45±1.03)个月和(5.13±1.05)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包括血小板降低和白细胞降低等,其中除血小板降低发生率外(P<0.05),两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经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可以获得一定的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应用可行性。
芮晓艳孙沫丁婷婷张艳喜范洪峰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吉西他滨顺铂
TS和RRM1表达与培美曲塞、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关系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胸苷酸合成酶(TS)和核苷酸还原酶M1(RRM1)的表达与培美曲塞、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8例,其中接受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治疗患者49例(A组),接受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患者49例(B组)。免疫组化检测所有肿瘤标本中TS和RRM1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培美曲塞组TS-患者总有效率为64.3%,显著高于同组TS+患者总有效率42.9%,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培美曲塞组RRM1+和RRM1-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52.1%和5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吉西他滨组RRM1-患者总有效率为57.7%,显著高于同组RRM1+患者总有效率47.8%,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吉西他滨组TS+和TS-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50.0%和5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美曲塞组TS-患者胃肠道毒副反应和血液毒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9%和21.4%,显著低于TS+患者(P<0.05);吉西他滨RRM1-患者胃肠道毒副反应和血液毒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1%和26.9%,显著低于RRM1+患者(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比较,培美曲塞组患者相对能较好耐受,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培美曲塞组患者FACT-L评分显著优于吉西他滨组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患者接受培美曲塞治疗有较好临床获益,RRM1-患者接受吉西他滨治疗临床获益较好,且培美曲塞化疗方案相对吉西他滨有较好临床耐受性,毒副作用相对较低,治疗后患者FACT-L评分较高。
范洪峰芮晓艳张艳喜
关键词:疗效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与序贯放化疗的临床疗效对比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与序贯放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将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6例据奇偶数原则随机分为同步放化疗组(实验组,n=48)和序贯放化疗组(对照组,n=48),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CR、PR以及总有效率分别为29.2%、47.9%和77.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CR、PR以及总有效率(20.8%、39.6%和60.4%),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骨髓抑制发生率为47.9%,显著高于对照组39.6%,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CD44v6以及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组内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尤以观察组患者血清CD44v6以及VEGF水平下降显著,组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1、2年生存率以及局控率分别为75.0%、62.5%和91.7%,对照组患者治疗后1、2年生存率以及局控率分别为56.3%、37.5%和81.3%,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总有效率高,患者术后生存率高,骨髓抑制发生率虽高,但总体临床效果肯定。
张艳喜芮晓艳范洪峰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序贯放化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诊治体会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总结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经常规抗感染、解痉平喘、化痰止咳等保守治疗均获成功,无效者行机械通气及支气管镜吸痰,支气管肺泡灌洗8例,无效2例。死因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气压伤、感染性休克、顽固性心衰、严重电解质紊乱和多脏器功能不全。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常规治疗结合机械通气、支气管镜下吸痰、支气管肺泡灌洗并根据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是救治成功的关键,及时治疗原发病和处理合并症,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
林文如徐晓飞范洪峰张艳喜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支气管镜机械通气
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哮喘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疗效及副作用观察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计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哮喘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疗效及副作用,为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哮喘合井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哮喘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茶碱缓释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盐酸丙卡特罗片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并记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症状评分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呼吸困难、喘息、咳嗽、湿罗音等症状评分情况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呼吸困难、喘息、咳嗽、湿罗音等症状评分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明显更低。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相比于对照组的15.56%,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哮喘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疗效显著,但是存在一定程度恶心、心悸的不良反应,在用药时应注意观察患者各项症状。降低副作用的影响,提高安全性。
张艳喜
关键词:盐酸丙卡特罗副作用
肺炎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肺炎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 1例肺炎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同时结合国内外文献复习。结果肺炎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首发症状以咳嗽、咯血及进行性呼吸困难为多见,实变肺密度低、蜂窝肺征、血管造影征尤其是血管高密度征、枯树枝征及多发腺泡结节是其胸部CT的主要表现特点。结论肺炎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多样,易误诊误治,经支气管镜肺活检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找脱落细胞是诊断肺炎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的可靠方法。
林文如范洪峰张艳喜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及鼻导管氧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被引量:52
2022年
目的探索研究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及鼻导管氧疗(NCO)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安徽省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收治的8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增加HFNC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增加NCO治疗。两组患者总治疗时间均≥3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氧合指数(PaO_(2)/FiO_(2)),并于患者出院时进行治疗舒适度调查。结果治疗3 d后,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和平均动脉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两组患者PaO_(2)和PaO_(2)/FiO_(2)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升高,PaCO_(2)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3 d后两组患者PaO_(2)、PaCO_(2)和PaO_(2)/FiO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舒适度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FNC及NCO对于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均有着较为稳定的疗效,但HFNC相较于NCO有着更好的治疗缓解率和治疗舒适度,临床实践中可针对氧疗需求患者广泛开展HFNC治疗。
张艳喜尚龙梅芮晓艳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经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确诊肺癌6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经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确诊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经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确诊的66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电子支气管镜活检阳性率(95.6%)明显高于刷检阳性率(74.2%)(P<0.05)。66例患者中,男56例,女10例;病理类型依次为:鳞癌(66.7%)、小细胞癌(15.1%)、腺癌(10.6%)及其他(7.6%)。男性患者鳞癌比例(76.8%)高于女性(10.0%),女性患者腺癌比例(50.0%)高于男性(3.6%)。结论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癌的确诊具有重要意义,不同性别的肺癌患者病理类型各有差异;提高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水平可有效提高肺癌的诊出率,同时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芮晓艳芮兵张艳喜
关键词:电子支气管镜检查腺癌鳞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