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晓艳
- 作品数:11 被引量:141H指数:7
- 供职机构: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分布、耐药性及临床应用
- 孙耕耘徐爱晖王苒曹孟淑胡杰贵丁震曹晓慧芮晓艳章洪院黄隽敏
- 呼吸道感染是呼吸内科常见病,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导致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较多,抗菌药物和抗病毒药物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有力武器,但由于不合理的应用造成了病原体耐药性日趋严重,引起的不良后果给患者健康与生命带来严重威胁,导致...
- 关键词:
-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分布耐药性
-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D类碳青霉烯酶检测和同源性分析
-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标本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18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检测D类碳青霉烯酶基因,对产酶菌株同源性进行分析,了解产酶菌株在医院的流行情况。方法收集...
- 芮晓艳
-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亚胺培南碳青霉烯酶
- 文献传递
-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6
- 2018年
-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6例),分别给予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无进展生存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缓解率为45.65%,高于对照组的44.44%,但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5.45±1.03)个月和(5.13±1.05)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包括血小板降低和白细胞降低等,其中除血小板降低发生率外(P<0.05),两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经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可以获得一定的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应用可行性。
- 芮晓艳孙沫丁婷婷张艳喜范洪峰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吉西他滨顺铂
- TS和RRM1表达与培美曲塞、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关系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探讨胸苷酸合成酶(TS)和核苷酸还原酶M1(RRM1)的表达与培美曲塞、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8例,其中接受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治疗患者49例(A组),接受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患者49例(B组)。免疫组化检测所有肿瘤标本中TS和RRM1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培美曲塞组TS-患者总有效率为64.3%,显著高于同组TS+患者总有效率42.9%,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培美曲塞组RRM1+和RRM1-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52.1%和5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吉西他滨组RRM1-患者总有效率为57.7%,显著高于同组RRM1+患者总有效率47.8%,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吉西他滨组TS+和TS-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50.0%和5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美曲塞组TS-患者胃肠道毒副反应和血液毒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9%和21.4%,显著低于TS+患者(P<0.05);吉西他滨RRM1-患者胃肠道毒副反应和血液毒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1%和26.9%,显著低于RRM1+患者(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比较,培美曲塞组患者相对能较好耐受,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培美曲塞组患者FACT-L评分显著优于吉西他滨组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患者接受培美曲塞治疗有较好临床获益,RRM1-患者接受吉西他滨治疗临床获益较好,且培美曲塞化疗方案相对吉西他滨有较好临床耐受性,毒副作用相对较低,治疗后患者FACT-L评分较高。
- 范洪峰芮晓艳张艳喜
- 关键词:疗效
-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与序贯放化疗的临床疗效对比被引量:17
- 2018年
-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与序贯放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将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6例据奇偶数原则随机分为同步放化疗组(实验组,n=48)和序贯放化疗组(对照组,n=48),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CR、PR以及总有效率分别为29.2%、47.9%和77.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CR、PR以及总有效率(20.8%、39.6%和60.4%),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骨髓抑制发生率为47.9%,显著高于对照组39.6%,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CD44v6以及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组内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尤以观察组患者血清CD44v6以及VEGF水平下降显著,组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1、2年生存率以及局控率分别为75.0%、62.5%和91.7%,对照组患者治疗后1、2年生存率以及局控率分别为56.3%、37.5%和81.3%,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总有效率高,患者术后生存率高,骨髓抑制发生率虽高,但总体临床效果肯定。
- 张艳喜芮晓艳范洪峰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序贯放化疗
- 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检测及同源性分析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IRAB)碳青霉烯酶的基因型及同源性。方法采用Mi-croScan WalkAway-40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OXA-23、OXA-24、OXA-51、OXA-58组碳青霉烯酶基因型,肠杆菌科重复序列PCR(ERIC-PCR)检测耐药基因阳性菌株的同源性。结果 64株IRAB均为多重耐药菌株,其中10株(15.6%)为泛耐药菌株,51株(79.7%)blaOXA-23阳性,4株(6.3%)blaOXA-58阳性,57株(89.1%)blaOXA-66/blaOXA-51组阳性。ERIC-PCR结果显示blaOXA-23阳性菌株中47株为同一基因谱。结论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是我院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重要机制,菌株间可能存在克隆传播。
- 芮晓艳胡杰贵熊自忠
-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同源性
- 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8
- 2010年
- 目的了解64株临床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对18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采用Micro Scanwalk Away-40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头孢哌酮/舒巴坦及米诺环素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为37.5%,其次为米诺环素54.7%,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最高为100.0%,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大于81.1%。结论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严重,部分为泛耐药菌株,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较为敏感。
- 芮晓艳胡杰贵熊自忠
-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亚胺培南耐药性
- 经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确诊肺癌6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经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确诊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经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确诊的66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电子支气管镜活检阳性率(95.6%)明显高于刷检阳性率(74.2%)(P<0.05)。66例患者中,男56例,女10例;病理类型依次为:鳞癌(66.7%)、小细胞癌(15.1%)、腺癌(10.6%)及其他(7.6%)。男性患者鳞癌比例(76.8%)高于女性(10.0%),女性患者腺癌比例(50.0%)高于男性(3.6%)。结论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癌的确诊具有重要意义,不同性别的肺癌患者病理类型各有差异;提高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水平可有效提高肺癌的诊出率,同时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芮晓艳芮兵张艳喜
- 关键词:电子支气管镜检查腺癌鳞癌
-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及鼻导管氧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被引量:52
- 2022年
- 目的探索研究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及鼻导管氧疗(NCO)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安徽省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收治的8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增加HFNC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增加NCO治疗。两组患者总治疗时间均≥3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氧合指数(PaO_(2)/FiO_(2)),并于患者出院时进行治疗舒适度调查。结果治疗3 d后,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和平均动脉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两组患者PaO_(2)和PaO_(2)/FiO_(2)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升高,PaCO_(2)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3 d后两组患者PaO_(2)、PaCO_(2)和PaO_(2)/FiO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舒适度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FNC及NCO对于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均有着较为稳定的疗效,但HFNC相较于NCO有着更好的治疗缓解率和治疗舒适度,临床实践中可针对氧疗需求患者广泛开展HFNC治疗。
- 张艳喜尚龙梅芮晓艳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 血清ProGRP与CYFRA21-1水平辅助肺鳞癌诊断及预后的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究血清神经元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与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在肺鳞癌诊断及预后监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安徽省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肺鳞癌为观察组,同期38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为对照组,分析ProGRP、CYFRA21-1对肺鳞癌的诊断价值;并对102肺鳞癌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比较ProGRP、CYFRA21-1不同表达患者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ProGRP、CYFRA21-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ProGRP、CYFRA21-1诊断肺鳞癌的AUC分别为0.779、0.808。ProGRP、CYFRA21-1在TNM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浸润程度T3~T4患者中的高表达率显著高于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浸润程度T1~T2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图显示,ProGRP、CYFRA21-1高表达总体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roGRP、CYFRA21-1对鉴别肺鳞癌与肺部良性病变,判断分期、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以及判断鳞癌患者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 陈军范洪峰芮晓艳
- 关键词:细胞角蛋白19片段肺鳞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