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红 作品数:66 被引量:310 H指数:9 供职机构: 青岛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 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玉屏风颗粒联合他克莫司胶囊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肾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及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6 2021年 目的:探讨玉屏风颗粒联合他克莫司胶囊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肾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及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接收的PNS患儿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他克莫司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玉屏风颗粒联合他克莫司胶囊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肾功能、体液免疫功能以及Th1/Th2细胞因子水平,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9个月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00%(46/50),高于对照组的74.00%(37/50)(P<0.05)。治疗9个月后,观察组血清肌酐(Cr)、24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BUN)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9个月后,观察组免疫球蛋白(Ig)A、Ig G、补体C3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9个月后,两组Ig M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9个月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IL)-10较对照组高,IL-2、转化生长因子(TGF-β1)、IL-6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PNS患儿采用玉屏风颗粒联合他克莫司胶囊治疗疗效确切,可使患儿体液免疫功能、肾功能改善,调节Th1/Th2细胞平衡,且安全性较好。 刘雅琳 曹红梅 王晓静 孙山 田克成 常红关键词:玉屏风颗粒 他克莫司胶囊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肾功能 体液免疫功能 TH1/TH2细胞 PIK3CD功能获得性突变致慢性EB病毒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2023年 目的报道1例PIK3CD基因功能获得性(GOF)突变致慢性EB病毒(EBV)感染患儿,探讨该病临床表现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提取患儿及直系亲属外周血DNA,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检测其基因突变情况,并检索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儿自2岁始反复出现呼吸道感染,伴肝脾淋巴结肿大,反复出现种痘样皮疹;血清EBV抗体水平显著升高,淋巴组织活检提示T淋巴细胞增殖性改变,EBV编码RNA(EBER)阳性。13岁时患儿血液中免疫球蛋白水平显著升高伴多种自身抗体阳性。基因检测提示PIK3CD基因杂合突变c.3061G>A(p.E1021K),文献复习提示该突变为GOF突变。结论PIK3CD基因GOF突变可导致EBV易感及EBV慢性感染,临床表现为淋巴组织增生、特征性皮疹出现。该病患儿亦可表现为血液中免疫球蛋白水平的显著升高,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所致自身抗体大量形成有关。 牛和娣 柏翠 王高燕 王大海 张冉冉 王加兰 常红 邵乐平 林毅关键词:爱泼斯坦巴尔病毒感染 突变 近端指间关节周围胶原沉积症2例并文献复习 2023年 目的:探讨近端指间关节周围胶原沉积症(pachydermodactyly, PDD)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2例确诊PD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儿均表现为双手近端指间关节肿胀,无关节痛;查体可见受累关节侧面呈梭形膨大,肤色、皮温正常,无触痛;炎症指标、免疫学检查均无异常;影像学检查示双手近端指间关节软组织肿胀,无关节、骨质异常改变;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示复鳞上皮轻度增生伴角化过度,间质纤维胶原组织增生,诊断为PDD,未治疗,均随访3个月以上,关节症状无进展。结论:PDD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疾病,通常无需特殊处理,临床上需和炎症性关节炎相鉴别,避免误诊、误治。 陈宇 姜忠 邵世宏 常红 邵乐平 林毅关键词:近端指间关节周围胶原沉积症 胶原沉积 儿童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降解单糖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分析过敏性紫癜(Henoch-Schönlein purpura,HSP)患儿血清降解单糖的水平变化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9月至2022年1月诊断为HSP的13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健康儿童132例为对照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析2组血清降解单糖的含量。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降解单糖的诊断效果。结果HSP患儿血清降解甘露糖、氨基葡萄糖、氨基半乳糖和半乳糖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01),4种降解单糖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9、0.913、0.832、0.932(P<0.05),对HSP具有诊断价值。结论HSP患儿血清中降解甘露糖、氨基葡萄糖、氨基半乳糖和半乳糖的含量高,其水平对HSP的诊断可能具有重要价值。[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2,24(8):894-898] 王志亮 盛楷迪 林毅 张秋业 张丽娟 常红关键词:过敏性紫癜 单糖 儿童 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树突状细胞Toll样受体与共刺激分子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表面Toll样受体(TLR)2、TLR3、TLR4表达状况,探讨TLR表达异常在HSP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2年7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HSP患儿20例为HSP组,2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健康对照组。无菌条件下采集外周静脉抗凝血,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经细胞因子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lL-4)和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rhTNF-α)诱导培养获得DC,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TLR2、TLR3、TLR4、CD83、CD86的表达。结果1.HSP组DC表面CD83表达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0,P〉0.05)。2.HSP组DC表面CD86表达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9.56,P〈0.01)。HSP组DC表面TLR2、TLR3、TLR4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t=11.79、13.29、9.45,P均〈0.01)。3.HSP组DC表面TLR2、TLR3、TLR4表达率与CD86表达率皆呈正相关(r=0.84,P〈0.01;r=0.53,P〈0.05;r=0.66,P〈0.05)。结论HSP患儿DC表面TLR2、TLR3、TLR4和共刺激分子CD86表达增强且呈正相关,提示TLR和共刺激分子表达异常在HSP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可能通过启动以Th2为优势的异常免疫应答参与HSP的发病。 常红 刘秀琴 陈玉秀 曹永献 林毅 王薇 张秋业关键词:紫癜 过敏性 树突状细胞 TOLL样受体 CD86 静脉免疫球蛋白对早产儿脐血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静脉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对早产儿脐血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探讨IVIG免疫调节作用的机制.方法 选择2011年6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出生、胎龄32~34周的早产儿15例为研究对象.在无菌条件下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脐血单个核细胞(cord blood mononuclear cells,CBMC),置于不同浓度IVIG(A、B、C组分别为6、9和12 mg/ml)条件下体外培养72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 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regulatery T lymphocyte,Treg细胞)的表达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干扰素(interferon,IFN)γ、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的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 CBMC分泌IFN-γ及IL-4水平变化:C组CBMC分泌IFN 7水平为0.03±0.02,低于A组的0.18±0.08和B组的0.13±0.05(F=5.72,P<0.01),而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CBMC分泌IL-4水平(分别为0.02±0.01和0.01±0.01)均显著低于A组的0.03±0.01(F=20.38,P均<0.01),B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Treg细胞的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67,P均>0.05).(3)C组CBMC分泌IL-10水平为3.02±3.79,明显低于B组(6.90±4.64)和A组(10.78±5.44)(F=4.68,P<0.05和0.01);B组也明显低于A组(P<0.05);B组(16.15±13.94)和C组(8.44±13.71)CBMC分泌TGF-β1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30.23±16.32)(F=5.22,P<0.05和0.01),B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IG可抑制早产儿脐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1和2的细胞功能,且与其剂量有关;IVIG可通过调节细胞因子IL 10和TGF-β1的分泌抑制天然脐血Treg细胞的功能,且有剂量依赖效应. 常红 张秋业 庄超 盛红玲 吴蒙蒙 朱海燕关键词:胎血 T淋巴细胞 幼年皮肌炎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探讨幼年皮肌炎(J D M)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J D M病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JD M病儿中,男8例,女11例,发病年龄1岁10月~15岁,中位数年龄10岁;19例病儿有皮疹和肌肉症状,其中并发肺炎2例,免疫相关性甲状腺炎1例,嗜血细胞综合征1例。实验室检查14例病儿肌酸激酶(CK)升高;肌电图示肌源性损害13例;3例肌肉活检示肌炎改变。所有病儿均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6例病儿加用甲氨蝶呤;除1例病儿因嗜血细胞综合征死亡,余病情好转出院。12例病儿出现误诊,误诊为过敏性皮炎、关节炎、呼吸道感染等。结论 JDM是一种发病率较低的疾病,早期发病较隐匿,易误诊,可累及多个器官,其中以呼吸系统受累多见。 付元 常红 陈秀霞 吴蒙蒙关键词:皮肌炎 治疗学 紫癜性肾炎病儿转谷氨酰胺酶-2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转谷氨酰胺酶-2(TG2)在紫癜性肾炎(HSPN)病儿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过敏性紫癜(HSP)病儿9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肾脏损伤,分为HSPN组(39例)和非HSPN组(NHSPN组,52例);另选取同期体检的30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各组儿童血清及尿液中TG2的水平,并对HSPN组病儿尿液TG2水平与血清TG2水平、24 h尿蛋白定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尿液TG2水平对HSPN的诊断效能。结果HSPN组、NHSPN组及对照组儿童血清TG2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HSPN组病儿尿液TG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及NHSPN组(t=4.906、6.944,P<0.01);HSPN组病儿尿液TG2水平与24 h尿蛋白定量呈负相关(r=-0.89,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尿液TG2水平诊断HSPN的曲线下面积为0.857,95%置信区间为0.767~0.948;HSP病儿尿液TG2诊断HSPN的最佳阈值为0.32μg/L,此时其诊断灵敏度为0.795,特异度为0.892。结论HSPN病儿尿液TG2水平明显降低,且与24 h尿蛋白定量呈负相关;尿液TG2可作为早期诊断和预测HSP并发肾损伤的有效指标。 赵海燕 高媛 王大海 聂娜娜 林毅 常红关键词:肾炎 SOCS1低甲基化在过敏性紫癜儿童Th17/Treg细胞失衡中的作用 常红 张庆群 訾广琴 林毅 张秋业PAX2基因变异致慢性肾脏病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PAX2基因变异致慢性肾脏病(CKD)的临床和基因变异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例PAX2基因变异致CKD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家系基因检测结果,并在PubMed数据库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检索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女患儿各1例,均有蛋白尿及肾功能下降,例1处于CKDⅡ期,例2患儿处于CKDⅢ-Ⅳ期。基因检测发现2例患儿PAX2基因均存在致病变异。检索到32例PAX2基因变异致CKD患儿,表现为肾脏发育不良、蛋白尿,亦可有视神经缺损等肾外表现,部分患儿最终进展至终末期肾病。结论PAX2基因变异致CKD临床表型多样,相同变异位点者临床表型也可有显著差异。基因测序有助于早期诊断,早期对症支持治疗有助于延缓肾功能下降。 孙晓朋 林毅 聂娜娜 张秋业 王加兰 尹讯章 常红关键词:蛋白尿 慢性肾脏病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