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娜娜 作品数:32 被引量:72 H指数:6 供职机构: 青岛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更多>>
BNP对左向右分流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心功能评价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在左向右分流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HD)心功能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67例左向右分型CHD病儿和10例正常对照组儿童血浆BNP水平,观察其与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的相关性。结果根据NYHA和改良Ross评分将左向右分流型CHD病儿分为心功能Ⅰ级(16例)、心功能Ⅱ级(28例)、心功能Ⅲ级(15例)和心功能Ⅳ级(8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左向右分流型CHD病儿血浆BNP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t=10.32,P<0.01)。左向右分流型CHD病儿血浆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724,P<0.01)。血浆BNP水平诊断心力衰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8,按照ROC曲线选取的诊断界值≥213ng/L。左向右分流型CHD病儿血浆BNP水平与LVEF、LVFS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血浆BNP水平与左向右分流型CHD病儿心功能密切相关,是评价心功能的有效指标,是诊断左向右分流型CHD病儿早期心力衰竭和无症状心力衰竭的敏感指标。 张冲 聂娜娜 李伟 李自普关键词:心脏功能 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病儿血浆BNP和CT-1变化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CHD)病儿血浆脑钠肽(BNP)、心脏营养素-1(CT-1)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25例左向右分流CHD病儿和10例正常儿童血浆BNP和CT-1水平,观察血浆BNP和CT-1水平与肺动脉压力、左心室射血分数(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I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IDs)和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儿童比较,左向右分流CHD病儿血浆BNP和CT-1水平明显升高(t=9.50、3.07,P<0.01);肺动脉高压病儿血浆CT-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肺动脉压病儿(t=10.92,P<0.01),且左向右分流CHD病儿血浆CT-1水平与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r=0.512,P<0.05),但与EF、FS、LVIDd、LVIDs和LVMI无相关性(P>0.05);左向右分流CHD病儿血浆BNP水平与EF、FS、LVIDd、LVIDs、LVMI和肺动脉压力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浆BNP和CT-1水平能较好地反映左向右分流型CHD病儿的心功能状态,血浆CT-1水平随肺动脉压力升高而升高。 聂娜娜 宁险峰 曹文 张欣 李自普关键词:脑钠肽 心脏营养素-1 川崎病患儿外周血细胞因子转导抑制因子1、3 mRNA 表达及辅助性 T 淋巴细胞、CD4+ CD25+调节性 T 淋巴细胞的变化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观察川崎病(KD)患儿急性期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中细胞因子转导抑制因子1(SOCS1)和SOCS3 mRNA 的表达及辅助性 T 淋巴细胞、CD4+ CD25+调节性 T 淋巴细胞(CD4+ CD25+ Treg)的变化,探讨 KD的免疫学机制。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儿科诊断为 KD 急性期16例患儿为 KD 组,男10例,女6例;年龄1~2岁[(1.6±0.3)岁];同期诊断为肺炎的16例患儿为肺炎对照组,男9例,女7例;年龄1~3岁[(1.5±1.1)岁];同期小儿外科手术的8例患儿为正常对照组,男5例,女3例;年龄1~5岁[(2.0±1.1)岁]。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各组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中 SOCS1及 SOCS3 mRNA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及 CD4+ CD25+ Treg 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肺炎对照组患儿急性期外周血 T 淋巴细胞 SOCS1和 SOCS3 mRNA 的表达及 IL-4水平无明显变化(P ﹥0.05),但 INF-γ水平及 CD4+ CD25+ Treg 比例均明显下降(t =3.71、12.81,P 均﹤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KD 组患儿急性期外周血 T 淋巴细胞 SOCS1和 SOCS3 mRNA 的表达、INF-γ和 IL-4水平及 CD4+CD25+ Treg 比例均明显下降(t =2.27、4.48、17.64、2.73、7.70,P 均﹤0.05)。与肺炎对照组比较,KD 组患儿急性期外周血 T 淋巴细胞 SOCS1和 SOCS3 mRNA 的表达、INF-γ和 IL-4水平均明显降低(t =2.74、1.25、2.36、2.59,P 均﹤0.05),但 CD4+ CD25+ Treg 比例无明显改变(P ﹥0.05)。结论 KD 患儿急性期辅助性 T 淋巴细胞功能受到抑制;CD4+ CD25+ Treg 可能参与了 KD 的发病过程。 聂娜娜 林毅 毛成刚 锡洪敏 李自普关键词:川崎病 淋巴细胞 CD25 调节性 淋巴细胞 川崎病患儿外周血SOCS1和SOCS3 mRNA表达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目的:观察川崎病患儿急性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SOCS1和SOCS3 mRNA的表达及Thl/Th2、CD4+CD25+Treg的变化,以探讨川崎病的免疫学机制。
方法:选取正常组儿童10例,肺炎组及川崎病组儿童各2... 聂娜娜关键词:川崎病患儿 T淋巴细胞亚群 文献传递 心肌干细胞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的研究 本文建立大鼠心肌细胞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s)非接触共培养体系,观察共培养后心肌细胞中凋亡蛋白及培养液中多种细胞因子变化,探讨研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于心肌细胞的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冯旋 聂娜娜 徐敏 张彩宁 候旭 李自普关键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凋亡蛋白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转化生长因子-Β 儿童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22例临床特点及预后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儿童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AVB)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9年确诊22例CAVB病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本组22例病儿中先天性CAVB占9%,获得性CAVB占91%。2例先天性CAVB病儿母亲均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1例经药物治疗后好转,另1例门诊长期随访,未作治疗。获得性CAVB病儿中,心肌炎者占80%(16/20),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占15%(3/20),扩张型心肌病者占5%(1/20)。16例心肌炎病儿中,6例安装临时起搏器,另外10例给予药物治疗;其中5例痊愈,7例好转,3例无变化,1例死亡。3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病儿,1例经药物治疗好转,1例安装永久起搏器,1例调整起搏器参数后CAVB消失。扩张型心肌病所致CAVB病儿拒绝安装起搏器,口服药物维持治疗,随访好转。结论儿童CAVB以获得性为主,常见病因为心肌炎;其预后与病因、发病年龄、心电图特点、治疗措施及时机等有关,需长期随访,定期监测。 唐月兰 毛成刚 聂娜娜 锡洪敏 李自普关键词:心脏传导阻滞 儿童 预后 儿童过敏性紫癜并非扭转性急性睾丸坏死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了解儿童过敏性紫癜睾丸病变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对1例过敏性紫癜并发急性睾丸坏死病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病儿8岁,因腹痛、双下肢紫红色皮疹8d入院,经治疗症状减轻。入院第3天出现左侧睾丸疼痛,超声检查提示左侧睾丸中心部分实质缺血坏死,未见明显扭转征象。手术证实左侧睾丸坏死,无扭转,切除左侧睾丸。术后恢复良好,过敏性紫癜症状消失并未有反复。结论睾丸病变,尤其是非扭转性睾丸坏死是过敏性紫癜的少见并发症,超声检查在该病的诊断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咸雨蔚 张秋业 常红 聂娜娜 徐敏 林毅关键词:睾丸疾病 超声检查 儿童 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病儿外周血和肽素、BNP和CRP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和肽素(copeptin)、脑钠肽(BNP)和C-反应蛋白(CRP)在先天性心脏病(CHD)心力衰竭(HF)病儿外周血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CHD病儿66例,分为HF组、HF肺炎组和无HF组,同时设肺炎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病儿外周血copeptin、BNP和CRP的水平,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排血分数(LVEF)。结果 HF肺炎组病儿血copeptin、BNP和CRP水平明显高于HF组和肺炎对照组(F=133.33~211.30,q=9.20~11.40,P〈0.05)。CHD伴HF组病儿外周血copeptin、BNP和CR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q=20.00~28.34,P〈0.05),且随HF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升高。CHD伴HF病儿血copeptin和BNP水平与LVEF呈明显负相关(r=-0.602、-0.561,P〈0.05),CRP与LVEF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以外周血copeptin 1.92μg/L和BNP 239.50ng/L为临界点诊断CHD HF,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2和0.801,诊断特异度分别为87.5%和81.2%,诊断灵敏度分别为86.8%和89.5%,Youden指数copeptin为0.743、BNP为0.707,差异无显著性(P〉0.05);copeptin和BNP的串联试验与平行试验诊断HF的特异度分别为94%和75%,灵敏度分别为79%和95%,Youden指数分别为0.730和0.700,诊断心衰的正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D HF病儿外周血copeptin和BNP水平明显升高,且与LVEF水平呈明显的负相关;外周血copeptin和BNP水平可作为HF诊断、严重度评价及心功能分级的生物学标志物。 李伟 毛成刚 聂娜娜 锡洪敏 李自普关键词:和肽素 脑钠肽 C-反应蛋白质 COQ2基因突变所致原发性辅酶Q10缺乏症1例 被引量:1 2019年 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1例COQ2基因突变所致的原发性辅酶Q10缺乏症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特点,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收集患儿临床资料,基因测序明确患儿基因突变并进行分析。患儿,男,1岁8个月,以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为临床表型,低蛋白血症难以纠正,水肿进行性加重。基因检测发现存在COQ2基因复合杂合突变,分别为COQ2基因c.854A>G突变(来自母亲)和c.912+1 del G突变(来自父亲);肾活检病理结果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诊断为COQ2基因突变导致的原发性辅酶Q10缺乏症。COQ2基因突变导致的原发性辅酶Q10缺乏症可仅表现为激素耐型肾病综合征,病理类型多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早期大剂量补充外源性辅酶Q10可能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蔡玉艳 林毅 张秋业 王芳 聂娜娜 柏翠 常红关键词:肾病综合征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川崎病静脉应用丙球蛋白后溶血性贫血1例并文献复习 2021年 目的提高对川崎病静脉应用丙种球蛋白(IVIG)后发生溶血性贫血的认识,有利于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例川崎病应用IVIG后发生溶血性贫血病例,并检索200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共20年的国外文献进行复习。结果1例3岁男性患儿在应用4g/kg IVIG后发生溶血性贫血,血红蛋白最低降至78g/L。给予患儿指导随访,出院12d复查血红蛋白升至113g/L。检索国外文献,符合本文纳入及排除标准病例报告共32例。结果发现溶血多发生在应用IVIG后4d内,年龄分布在2月~16岁,以3~6岁儿童居多。其中男性(62.5%)、A型血(50%)及应用4g/kg IVIG(78%)的患儿易发生溶血。72%的患儿需要接受输血或激素治疗。结论川崎病应用IVIG后出现进行性贫血、与川崎病病程不一致时,需要注意溶血性贫血。其发生溶贫的高危因素包括非O型血、大剂量IVIG(包括二次输注)、肥胖、自身过度炎症反应。该并发症预后良好。 冀青 郭兴青 柏翠 聂娜娜 毛成刚关键词:川崎病 丙种球蛋白 溶血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