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顺
- 作品数:104 被引量:542H指数:1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研究与发展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政治法律建筑科学更多>>
- 骨端打磨钻头组合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骨端打磨钻头组合装置,所述骨端打磨钻头组合装置包括凹面钻头和凸面钻头,所述凹面钻头和凸面钻头的前端均包括能够插入髓腔的角度控制器(1),所述凹面钻头和凸面钻头的后端均为能够与电钻相连的连接杆(3),在...
- 曲华毅郭卫杨荣利李广学燕太强李大森唐顺
- 文献传递
- 脊柱转移瘤的前路手术治疗被引量:9
- 2005年
- 目的研究脊柱转移瘤引起的椎体塌陷、脊髓压迫或顽固性疼痛的患者经前路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1997年12月~2003年12月,我中心经前路手术治疗脊柱转移瘤患者93例,包括胸椎转移53例,腰椎转移33例,颈椎转移7例。男性53例,女性40例。原发肿瘤为:肺癌21例、肾癌13例、前列腺癌8例、肝癌5例、乳腺癌13例、甲状腺癌5例、结肠癌3例、多发性骨髓瘤8例、未发现原发病灶者17例。无明显神经系统受累者39例;出现神经系统受损者54例,其中完全瘫痪者16例,不完全瘫痪者38例。病变累及1个脊椎节段者69例,2个脊椎节段者20例,3个以上脊椎节段者4例。所有接受手术患者的预期生存时间均超过6个月。随访时间为10~72个月。结果93例患者中,87例(93.5%)术后疼痛得到缓解;54例有神经功能损害的患者中,47例术后麻痹症状改善;16例完全瘫痪的患者中,7例在减压术后Frankel分级提高了1~2个等级;未见严重并发症;术后存活1年以上的患者79例,约占患者总数的85%。结论对于单节段或两个相邻节段的脊椎转移瘤应按原发肿瘤处理,行前路手术彻底切除肿瘤,坚强的内固定术。对于脊椎转移瘤压迫脊髓的病例均应尽早行肿瘤切除椎管减压手术,缓解神经麻痹症状,增加脊椎稳定性,提高生存质量。
- 郭卫艾克拜尔汤小东李南唐顺李大森
- 关键词:脊柱转移癌椎体切除内固定
- 异体骨移植重建四肢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移植及联合人工假体置换修复骨肿瘤切除后长段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1999年8月~2003年12月对28例四肢恶性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进行了长段同种异体骨段移植重建。其中骨肉瘤16例,骨旁骨肉瘤4例,尤文肉瘤5例,软组织肉瘤骨侵犯3例。均经术前活检及术后病理检查确诊,Enneking分期,IB期5例,ⅡB期23例。所有骨肉瘤及尤文肉瘤患者均接受规范术前及术后化疗。18例采用异体骨人工关节复合物重建,10例采用长段异体骨干移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后采用MSTS评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5~48个月,平均24个月。1例术后半年出现局部复发,行截肢术;3例出现异体骨与宿主骨接合处的不愈合和严重的骨吸收;2例深部感染。术后未发生移植骨骨折。其中23例术后功能恢复良好,MSTS评分15~27分,平均23.4分。结论异体骨移植及联合人工关节置换是重建四肢恶性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行坚强内固定,保证异体骨与宿主骨稳定接触,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汤小东郭卫杨荣利唐顺董森
- 关键词:异体骨移植人工关节保肢
- 骶骨原发尤文肉瘤15例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研究骶骨原发尤文肉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式及预后。方法1998年6月至2011年6月,对收治的15例骶骨原发尤文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男9例,女6例,其年龄11~45岁,平均18岁。所有患者术前均有骶尾部疼痛症状,11例伴有会阴区麻木、下肢疼痛等神经症状,3例可触及局部肿块。侵及单个节段者2例,累及2个节段及以上者13例。术前X线片及CT提示骶椎多呈不规则溶骨性破坏,CT和MRI 检查经常可见巨大的软组织肿块。所有患者均行系统化疗及手术治疗,10例于术后接受放疗。9例行骶骨肿瘤分块切除、重建术,6例行整块切除术,其中4例行一期前后路联合全骶骨切除重建术。结果术后随访2~10年。平均5.2年。所有患者局部疼痛均得到缓解。围手术期并发症5例,其中伤口并发症4例。11例均存在不同程度大小便功能障碍。在随访期内出现肿瘤局部复发及转移10例,局部复发9例(9/15,60%),肺转移5例(5/15,33.3%),其中包括局部复发伴肺转移4例。其中行肿瘤整块切除6例中骶骨局部复发1例,局部复发伴肺转移1例。转移及局部复发时间7个月至5年,局部复发及转移者中全部10例均接受二线治疗。至末次随访已死亡9例,2例带瘤生存。2年无瘤生存率60%,5年无瘤生存率33.3%,5年总生存率为47%。结论骶骨原发尤文肉瘤是一类高度恶性的肿瘤,必须采取手术、放疗和化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模式。骶骨肿瘤术后并发症较多。骶骨肿瘤整块切除术是对于骶骨原发高度恶性肿瘤的重要局部治疗方法。
- 李晓郭卫杨荣利杨毅唐顺
- 关键词:骶骨肉瘤肿瘤治疗方案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放射疗法
- 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蛋白2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作用
- 2015年
- 目的:研究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蛋白2(Gli2)在骨巨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影像学级别、病理类型、复发的关系,探讨其对骨巨细胞瘤发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治疗中心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有完整病历及随访资料的初治骨巨细胞瘤46例,其中良性40例(含侵袭性病例10例),恶性6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实时PCR方法检测Gli2在不同类型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病例的临床情况探讨Gli2对骨巨细胞瘤预后的影响。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提示Gli2在骨巨细胞瘤中高表达,其阳性率在恶性病例组[100.0%(6/6)]高于良性病例组[55.0%(2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在复发病例组有增高趋势,但与未复发病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4)。实时PCR结果表明骨巨细胞瘤组织中Gli2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正常骨组织(P<0.0001),其表达水平在恶性病例组、CampanacciⅢ级组及复发病例组有增高趋势,但与其他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Gli2与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THrP)、PTHrP与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RANKL与骨保护素(OPG)表达具有相关性(均P<0.05)。结论 Gli2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水平增高,可能参与骨巨细胞瘤的复发及恶性转化。其可能通过与PTHrP及RANKL之间的调控关系参与骨巨细胞瘤的溶骨作用。
- 杨腾蛟唐顺杨毅郭卫
- 关键词:骨巨细胞瘤聚合酶链反应
- 病灶内边界的整块切除对于恶性和局部侵袭性脊柱肿瘤的意义
- 目的 整块切除脊柱恶性和局部侵袭性肿瘤有时难以获得良好的外科边界.对于病灶内边界的椎体肿瘤整块切除是否优于分块切除仍存在争议.因此有必要对两者的局部控制、生存率,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方法 2007年6月至2015年1...
- 汤小东郭卫杨荣利唐顺李大森董森
- 关键词:脊椎肿瘤整块切除
- 髋臼周围肿瘤的切除与重建
- 目的:髋臼周围肿瘤的切除重建是骨科的难点,手术技术要求高、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多。本文总结了我院近年来髋臼周围肿瘤切除重建的病例,讨论了肿瘤切除及重建的方式及合并症。材料和方法:1997年7月到2003年7月期间,共有69...
- 郭卫杨荣利汤小东唐顺李大森杨毅
- 关键词:肿瘤切除灭活再植骨肉瘤
- 文献传递
- 成骨肉瘤新辅助化学药物治疗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6
- 2004年
- 目的 探讨恶性骨肿瘤新辅助化学药物治疗 (化疗 )的治疗经验。方法 自 1996年 7月至 2 0 0 2年 12月 ,对 113例成骨肉瘤的患者实施了术前化疗 ,局部广泛切除加术后化疗。其中男6 5例 ,女 4 8例 ,年龄 7~ 32岁。肿瘤部位包括 :股骨近端 6例 ,股骨干部 4例 ,股骨远端 4 9例 ,胫骨近端 37例 ,胫骨干部 2例 ,胫骨远端 1例 ,肱骨近端 7例 ,腓骨 3例 ,锁骨 1例 ,肩胛骨 1例 ,骨盆骶骨各 1例。外科分期 (Enneking ) :ⅡA 7例 ,ⅡB 10 6例。术前化疗 2个周期 ,术后继续行 3个周期的化疗。结果 完全有效者 6 0例 ,部分有效者 35例 ,对术前化疗无效者 18例。所有术后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 3年半 ,最长者 7年 ,最短者 2 7个月。不同的手术方式术后局部复发率不同 ,人工关节置换组局部复发 5例 ( 8 3% ) ,肿瘤骨灭活再植组局部复发 12例 ( 5 5 % )。对术前化疗反应好的 6 0例患者 ,随访期间有 11例患者出现肺转移 ,占 18 3%。其中有 10例局部复发 ,均为行肿瘤骨灭活再植及灭活骨复合人工关节置换的患者。对术前化疗反应中等的 35例患者中 ,13例出现肺转移 ,占 37%。对术前化疗反应差的 18例中 ,14例出现肺转移 ,约占 78%。对本组 113例成骨肉瘤的治疗结果进行了Kaplan Meyer生存曲线分析 ,5年生存率为 71 93%。?
- 郭卫杨荣利汤小东唐顺李大森杨毅
- 关键词:成骨肉瘤药物治疗肿瘤药物疗法
- 脊柱转移癌外科治疗策略及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 明确脊柱转移癌外科治疗后生存情况、治疗效果及相关预后因素,为制定脊柱转移癌规范化外科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3年1月至2012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脊柱转移癌患者资料,对患者因素、肿瘤因素和治疗因素三大类因素与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均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 最终纳入研究453例.其中男性263例,女性190例;年龄10 ~ 86岁,平均(56±13)岁.术后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78例患者(17.2%)发生局部复发,72例患者(15.9%)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一般情况较差(x2=4.16)、术前神经功能严重受损(x2=10.23)、未应用二磷酸盐类药物治疗(x2 =10.47)、转移时间较短(x2=23.31)、以骨转移灶为首发表现(x2=10.94)、原发病灶为快速进展型肿瘤(x2 =15.45)、合并内脏转移(x2 =4.10)、术后未行局部放疗(x2=18.10)和术后未接受敏感的全身治疗(x2=11.20)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均P<0.05);其中术前神经功能严重受损(P=0.012,95% CI:1.11 ~2.30)、转移时间较短(P=0.023,95%CI:1.05 ~ 1.83)、原发病灶为快速进展型肿瘤(P=0.000,95% CI:1.74 ~ 3.06)、合并内脏转移(P=0.008,95%CI:1.08 ~ 1.68)、术后未行局部放疗(P=0.000,95%CI:1.38 ~2.35)和术后未接受敏感的全身治疗(P=0.045,95% CI:1.01~1.58)为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明确脊柱转移癌患者的预后因素有助于确定手术的适应证,从而进一步提高脊柱转移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期.
- 尉然郭卫杨荣利杨毅唐顺王毅飞张春芳
- 关键词:脊柱肿瘤转移外科手术预后
- 下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在179例骶骨肿瘤切除中的临床应用
- 目的:总结微创技术下位腹主动脉球囊置入,阻断血流在骶骨肿瘤切除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79例在术中应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控制出血下完成骶骨肿瘤切除手术,男性97例,女性82例,年龄2l岁~76岁,平均55岁.脊索瘤58...
- 燕太强唐顺董森郭卫杨荣利
- 关键词:骶骨肿瘤切除术出血控制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