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辉
- 作品数:64 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核科学技术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 利用熔合蒸发反应对156Yb核高自旋态的实验研究
- 对于质量在150左右的稀土区核,价核子开始填充 i 13/2中子和 h11/2质子轨道,通过对这个质量区原子核性质的研究为核理论模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检验手段, 目前在大同位旋范围内很多理论模型已经对这些原子核的基态进行了...
- 李忠宇华辉王守宇孟杰李智焕张双全许甫荣叶沿林江栋兴郑涛李湘庆卢飞范凤英韩丽英王赫肖军陈东方晓周善贵竺礼华吴晓光李广生贺创业刘颖李雪琴郝昕潘波李立华
- β^+延发粒子衰变的一种在束测量方法被引量:1
- 2001年
- 报道了一种在束测量β+ 延发粒子的方法。由新建成的兰州放射性次级束流线 (RIBLL )提供的2 0 Na次级束 ,利用飞行时间 (TOF)和能损 (ΔE)符合的方法实现 2 0 Na次级束流的在束鉴别与调制。将数据获取过程分为有束和停束两个获取时段 ,分别完成对次级束流和β+ 延发粒子的记录。同时利用脉冲发生器和计数器实现2 0
- 王宏伟肖志刚吴和宇段利敏张保国靳根明李祖玉魏志勇柳永英王素芳卢朝晖陈克良胡荣江朱海东岑玲李湘庆陈陶华辉
- 关键词:飞行时间半衰期Β射线探测器半衰期
- 25MeV/u^(40)Ar+^(159)Tb反应中等质量碎片的热核蒸发被引量:4
- 1996年
- 在20°至155°范围内测量了25MeV/u的40Ar轰击159Tb靶产生的单举中等质量碎片(3≤Z≤9)能谱.后角区中等质量碎片能谱具有明显的统计蒸发特性,不同元素的能谱可用相同参数的单个运动源模型很好地拟合.拟合提取的源速度和核温度等源参数与非完全熔合所形成热核的反冲速度和核温度近似一致,表明这些不同的中等质量碎片共同起源于热核的统计蒸发.使用统计程序GEMINI计算了碎片角分布和电荷分布.
- 钱兴江栋兴钱涛华辉林俊松邬恩九郑纪文靳根明尹淑芝谭继廉金卫阳宋明涛李祖玉贺智勇王素芳
- 关键词:中等质量碎片氩40
- ^(17)C反应截面和去中子截面被引量:2
- 2005年
- 利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放射性束流线RIPS,测量了能量为79A MeV的^(17)C在^(12)C反应靶上的反应截面,并同时得到了^(17)C的移去1个、2个及3个中子的截面;分别利用有限力程Glauber模型和少体Glauber模型结合壳模型的谱因子分析了反应截面和移去1个中子截面,研究了^(17)C的密度分布、结构和价中子布居。反应截面和中子移去截面是两个相互独立的量,通过对两者的分析,都可以得出^(17)C由芯核^(16)C和价中子组成,并且价中子主要处于d_(5/2)轨道的结论。总结了现有的碳同位素的反应截面和相互作用截面的工作。
- 吴翠娥叶沿林江栋兴郑涛华辉李智焕李湘庆陈志强胡青元张高龙庞丹阳王佳Yamaguchi YOzawa ATanihata I
- 关键词:反应截面中子截面GLAUBER模型^12C
- 质子滴线外奇异原子核的衰变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质子滴线外原子核的质子衰变为研究极端同位旋条件下原子核的结构和稳定性提供了关键的谱学手段。首先总结了近年来质子衰变的实验研究现状,简要介绍了产生质子滴线外原子核的主要途径、质子衰变研究的主要实验方法,以及对滴线核质子衰变机制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最近开展的对^(18)Mg四质子发射现象的实验研究。通过不变质量法,实验上首次观察到超出质子滴线两个中子的新核素^(18)Mg,确定了其基态和2_(1)^(+)态的衰变能量和衰变宽度。实验测得为远离稳定区原子核中N=8壳层能隙的减弱提供了新的证据。对衰变产物的关联分析表明,^(18)Mg基态主要发生连续两步直接双质子衰变过程,经过中间核^(16)Ne的基态衰变到^(14)O。
- 金瑜倪磊华辉李智焕牛晨阳吴鸿毅
- 关键词:质子衰变
- 低气压多丝正比室性能的系统测试
- 2004年
- 介绍了对自行研制的低气压多丝正比室在低能下的系统测试结果。结果显示:在最佳工作条件下,低气压多丝正比室的位置分辨率小于 0.8 mm,时间分辨率小于2 ns,低能下的探测效率接近 100%,适合于放射性核束的束流监测。
- 狄振宇叶沿林李智焕王全进陈陶江栋兴华辉李湘庆葛愉成庞丹阳
- 关键词:时间分辨率束流监测
- 在33.4MeV/u^(17)N与~9Be反应中中子发射的起源被引量:2
- 2000年
- 在不同角度测得的 33 4MeV/u17N +9Be反应中 ,发射中子的能谱具有复杂的形式 ,而且随着角度的增大显示出有规律的变化 发射中子至少来源于靶弹核间的核子 -核子碰撞、17N的破裂反应以及熔合热核的统计蒸发三种不同起源 分析结果表明 :反应体系三种起源的发射中子截面分别为 4 4 9,0 4 4和 5
- 华辉江栋兴李湘庆钱涛吴和宇靳根明詹文龙段利敏郭忠言肖志刚李祖玉王素芳张保国王宏伟胡佩钢
- 关键词:丰中子核核反应
- 二维位置灵敏硅探测器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 2003年
- 对二维位置灵敏硅探测器进行了239Puα源刻度测试,并在弹性散射实验中使用了二维位置灵敏硅探测器.考察了两种定位方法在实验中与测试中的一致性.测量了二维位置灵敏硅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位置分辨率和位置畸变.对位置畸变进行了定性理论解释.
- 陈陶李智焕叶沿林江栋兴华辉李湘庆葛榆成王全进庞丹阳狄振宇
- 关键词:能量分辨率
- ^(17)N+^(197)Au反应中碎片与中子的符合测量
- 2002年
- 在 3 3 .4MeV/u17N束轰击197Au靶产生的反应中 ,利用放置于不同角度组合的 1 7个中子探测器 ( 4°— 83°)和 1 4个半导体望远镜 ( 2 .3°— 9.0°)对反应产物碎片与中子进行了符合测量 .经对所得实验角分布积分得到Z =3— 6元素的同位素产额分布 .在参加者 -旁观者模型框架下 。
- 李湘庆华辉江栋兴叶沿林陈陶李智焕葛愉成王全进吴和宇靳根明段利敏肖志刚王宏伟李祖玉王素芳
- 关键词:中子丰中子核相对论平均场放射性核束核反应
- 细推万物理,一字亦当核
- 2023年
- 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所创建于1983年5月,是在北京大学原技术物理系(成立于1955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07年,整合重离子物理研究所和技术物理系的主要力量,原重离子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升级成为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离子物理研究所及技术物理系成为该重点实验室的主要依托力量.
- 薛建明华辉
- 关键词:核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核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