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忠
- 作品数:21 被引量:83H指数:6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索拉菲尼、PDTC联用对胰腺癌细胞株PANC-1的作用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背景与目的:多分子靶向药物索拉菲尼(sorafenib)可抑制多种肿瘤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但单药治疗胰腺癌效果较差,可能与肿瘤中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factor-kappa B,NF-κB)通路激活有关,因此有必要寻求联合NF-κB活化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yrrolidinedithiocarbamate,PDTC)以提高疗效。本研究观测索拉菲尼联合PDTC对体外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的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对细胞质中NF-κB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单药不同浓度的索拉菲尼(1.5、3.0、6.0、12.0μmol/L)、PDTC(10.0、25.0、50.0、100.0μmol/L)及低浓度联合用药(3.0μmol/L索拉菲尼+25.0μmol/L PDTC)进行分组,在用药后24、36、48、72 h,MTT法检测各组对胰腺癌细胞株PANC-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分别计算出细胞半数抑制浓度(IC50);在用药后48 h,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药物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在用药后48 h,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各药物组NF-κB在细胞中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索拉菲尼和PDTC均能显著抑制胰腺癌细胞株PANC-1的增殖,但单药IC50值较高,低浓度联合用药组能显著提高细胞生长抑制率(P<0.05)。索拉菲尼、PDTC及低浓度联合用药组细胞均发生G0/G1期停滞(P<0.05),S期细胞减少,低浓度联合用药组效果优于单药组(P<0.05)。索拉菲尼诱导NF-κB在胰腺癌PANC-1细胞内表达明显增强,低浓度联合用药组诱导后胰腺癌PANC-1细胞中NF-κB的表达明显减弱(P<0.05)。结论:索拉菲尼和PDTC在体外对PANC-1细胞增殖均具有抑制作用,但单药效果不佳。PDTC和索拉菲尼联合应用能明显提高胰腺癌细胞株PANC-1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并使细胞发生G0/G1期停滞,其原因可能是PDTC通过抑制NF-κB活化,增强PANC-1细胞对索拉菲尼的敏感性。
- 刘国忠石铮郭回希
- 关键词:索拉菲尼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核转录因子-ΚB
- 腹股沟疝急诊手术治疗原则被引量:7
- 2023年
- 嵌顿性和绞窄性腹股沟疝需要急诊治疗,其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CT检查可确定疝内容物的性质并有助于判断嵌顿肠管的活性。对于嵌顿时间4~6 h以内病人可尝试手法复位,复位成功病人应尽快手术;对可疑肠坏死及手法复位失败病人建议急诊手术。手术方式可先采用腹腔镜探查明确有无肠坏死,如无肠坏死可考虑应用大网孔轻量型补片或生物补片行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或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如腔镜探查见肠坏死或术前已明确肠坏死的病人,建议正中切口行肠切除吻合,二期再行疝修补。
- 翁山耕陈易平刘国忠张翔
- 关键词:腹股沟疝嵌顿绞窄急诊手术
- 一种ERCP辅助胆管超选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ERCP辅助胆管超选装置,包括导丝组件和球囊;所述导丝组件包括导管、导丝和操作手柄;所述导管具有充气内腔和导丝内腔,所述导管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充气内腔连通的充气孔,所述导丝内...
- 刘国忠
- 模式化裁剪补片塑形修补治疗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后会阴疝经验总结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模式化裁剪补片对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后会阴疝患者的塑形修补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疝外科的8例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后会阴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67.6±7.2)岁(范围:56~76岁),直肠癌术后第(11.3±2.9)个月(范围:5~13个月)出现会阴部肿物。手术缺损修补采用15 cm×20 cm防粘连补片,经模式化裁剪、塑形为近网兜状以适应盆腔缺损,并于补片前方裁剪出两侧细长固定带固定于前方耻骨梳韧带。结果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40.6±48.8)min(范围:155~300 min)。5例患者行开腹手术,3例患者先尝试行腹腔镜手术,后中转开腹联合会阴部入路。3例患者术中发生肠管损伤。所有患者术后无肠瘘、出血,无再手术,术前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术后住院时间(13.5±2.9)d(范围:7~17 d),2例患者术后发生肠梗阻,经保守治疗后好转。2例患者术后会阴部疝囊内积液,其中1例因合并感染行疝囊积液穿刺置管,并持续冲洗引流后治愈。术后随访(34.8±14.0)个月(范围:13~48个月),1例患者于术后第7个月会阴疝复发,未再行手术治疗。结论腹会阴直肠癌切除术后会阴疝手术优先选择经腹部入路,必要时行腹会阴部联合入路,模式化裁剪补片塑形修补方案的治疗效果较好,可用于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后会阴疝的治疗。
- 陈易平张翔林春忠刘国忠翁山耕
- 关键词:外科网直肠肿瘤会阴疝
- 腹直肌分离诊治进展
- 2024年
- 腹直肌分离(rectus abdominis diastasis,RAD)是腹白线两侧腹直肌肌腹相互分离的现象,可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障碍,常见于孕产期女性与肥胖人群等,目前RAD已经逐渐引起相关外科医师的重视。国内外关于RAD的研究较少,关于诊断及治疗尚无统一的标准。本文将结合国内外文献,就腹直肌分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 刘国忠林佑团翁山耕
- 关键词:腹壁疝腹壁整形
- 免气囊分离无钉合完全腹膜外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41例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免气囊分离无钉合完全腹膜外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EP)的效果。方法2006年8月至2008年8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微创外科对41例腹股沟疝病人行TEP。用镜头替代气囊分离器分离腹膜前间隙,用巴德3D补片无钉合固定。结果41例均在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8~120min,平均(46±23.6)min,发生腹股沟区血清肿3例,未发生其他并发症。随访3~24个月,无腹股沟疝复发。结论免气囊分离无钉合TEP手术经济、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
- 翁山耕刘赵琪林春忠刘国忠石铮
- 关键词:腹股沟疝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补片
- 肠外营养添加精氨酸与谷氨酰胺对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 2007年
-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精氨酸(arginine,Arg)和谷氨酰胺(glutamine,Glu)的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 tion,PN)对胃癌患者根治术后免疫功能影响。方法:将60例胃癌患者随机平分为四组:Arg组、Glu组、Arg+Glu组及常规PN组(Rou组)。术后第1天起各组均连续给予PN支持7d,均为等氮等热量。另取15例同期行择期手术的普外科腹部手术患者(其中胆囊息肉6例、胆囊结石9例)作为空白对照组。术前、术后第8天分别检测各组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指标。结果:术前60例胃癌患者的CD3、CD4、CD4/CD8、IgA、IgM及IgG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CD8则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术后第8天,IgA、IgM、IgG在Arg组、Glu组和Arg+Glu组三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三组均高于Rou组(P<0.05);CD3、CD4的百分比及CD34/CD8比值在Arg组和Glu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均高于Rou组(P<0.05),均低于Arg+Glu组(P<0.05);而CD8的百分比和CRP、C3、C4的浓度与上述相反,CD3、CD4及CD4/CD8在Arg+Glu组和Rou组组间差异有极为显著性(P<0.01)。结论:联合Arg和Glu增强的PN比单用Arg或Glu增强的PN更能增强胃癌患者根治术后细胞免疫功能。
- 刘国忠邱明链陈思曾
- 关键词:肠外营养精氨酸谷氨酰胺胃癌免疫
- 腹壁疝的内镜下Sublay修补被引量:4
- 2020年
- 1背景腹壁疝的有效修补层次包括Onlay、Sublay与腹腔内[1]。从力学角度,将补片放置在缺损后、腹腔外的Sublay层面最为可靠。但Sublay需对腹壁进行广泛分离,存在一定的难度与创伤,通过开放途径更是增加了创伤及切口并发症发生率[2]。1993年LeBlanc等描述了腹腔镜下腹壁切口疝修补术,是将防粘连补片放置于腹腔内腹膜面进行修补,即腹腔镜腹腔内网片修补术(laparoscopic intraperitoneal onlay mesh,Lap-IPOM)修补[3]。
- 汤睿蒋会勇吴卫东刘国忠蔡小燕崔夕军孟相真刘剑文王涛司先科
- 关键词:切口并发症腹腔内腹壁疝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网片修补术
- 内镜下全腹膜外Sublay修补在腹壁疝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评价腹壁疝内镜下全腹膜外Sublay(TES)手术的效果并总结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国内10所医院自2016年3月至2019年7月115例腹壁疝内镜下TES手术的患者资料。分析患者情况、疝的特点、手术经过和结果。结果115例计划实施TES的患者中,因严重腹膜破损中转为IPOM修补患者1例,其余均成功手术。可以缝合缺损患者108例(94.74%),需要永久补片固定患者15例(13.16%)。放置引流患者76例(66.67%),中位手术时间为144 min,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时间3~45个月,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0例(17.54%),其中出现血清肿患者5例(4.38%)。绝大多数患者术后仅出现轻微疼痛,未出现慢性疼痛。结论在腹壁疝的治疗中,对熟悉腹壁解剖的外科医师而言,TES是一种有效、安全的修复手段。在熟悉手术的基础上适应症可逐步拓展。
- 吴卫东蒋会勇孟相真刘国忠蔡小燕王涛刘剑文崔夕军司仙科魏云汤睿
- 关键词:腹壁疝
- 腹股沟疝Kugel补片修补日间手术临床应用被引量:7
- 2008年
- 日间手术是病人当天住院、当天手术和当天出院的一种治疗模式,其起源于英国,随后发展很快,其特点是治疗过程快捷安全。我院于2005年10月至2008年3月开展局麻下前入路Kugel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日间手术83例,并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阮宁翁山耕林春忠刘国忠石铮
- 关键词:腹股沟疝修补术补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