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辉
- 作品数:17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核科学技术更多>>
- 重离子反应形成超重核的机制
- 在双核模型框架下,不同于原模型用解析法解福克—普朗克方程,而用数值法解主方程计算通过重离子反应合成的熔合几率,则避免了对双核系统势能面的谐振子近似。双核系统势能面包含了反应系统的结构效应,谐振子近似削弱了此效应。而且入射...
- 李君清冯兆庆靳根明周小红甘在国黄明辉
- 关键词:重离子反应双核系统势能面中子发射
- 超重核合成时的驱动势与热熔合反应截面被引量:1
- 2008年
- 在双核模型框架下,双核系统生成超重复合核的机理是由双核中的弹核的核子全部转移到靶核产生的,而核子转移是由双核系统驱动势确定的.对有的反应道,核子转移与中质比变化路径之间有比较复杂的关系.原则上动力学方程与驱动势都应该是中子和质子的二维显函数.为处理方便,采用与中质比相关的核子转移路径的选择来取驱动势,得到了接近实验值的超重核合成蒸发剩余截面.
- 黄明辉甘再国范红梅苏朋源马龙周小红李君清
- 关键词:超重核激发函数反应截面
- 重离子反应中质子与中子转移对超重元素合成的影响
- 2008年
- 研究了采用类弹碎片质量数为变量的一维(1D)主方程(ME)描述重离子熔合反应时的受限制条件,建立了以类弹碎片中子和质子数为独立变量的二维(2D)ME,并采用分步差分格式法数值解(2D)ME得到了熔合几率。新的方法适用于研究任何弹靶组合系统,给出了与实验符合更好的结果,为寻求合成超重核的反应道提供了更为宽阔的选择空间。同时也研究了弹靶的不同同位旋组合对复合核形成截面的影响。
- 黄明辉甘再国周小红李君清
- 关键词:超重核熔合蒸发反应主方程
- 缺中子Np新核素的α衰变研究
- 2020年
- 合成远离稳定线的新核素、探索原子核存在的极限是目前核物理研究的重要课题。在中子壳N=126的最丰质子一侧,极端缺中子的超铀核素处于质子滴线和中子壳的交叉位置,合成和研究该核区核素对研究N=126壳结构的演化性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兰州重离子加速器上的充气反冲核谱仪装置(SHANS),利用^(36,40)Ar+^(185,187)Re熔合蒸发反应,合成了极缺中子的^(219,220,223,224)Np新核素,在中子壳N=126附近首次建立了Np同位素链的α衰变系统性,获得了N=126壳效应在Np同位素链中依然存在的实验证据。依据单质子分离能的系统性分析,确定了Np同位素链中质子滴线的位置,^(219)Np也成为目前已知的最重的质子滴线外核素。此外,基于实验测量的反应截面,并与理论模型的计算结果相比较,讨论了进一步合成该核区其它新核素^(218,221,222)Np的可行性。
- 张志远甘再国甘再国马龙杨华彬马龙黄明辉
- 关键词:新核素反应截面
- 40Ar+238U 实验介绍
- 主要介绍了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提供的270 MeV的40Ar离子束轰击238U靶, 通过熔合蒸发反应进行试合成Z=110附近的新同位素的实验情况. 分析了目前关于超重核研究的现状并描述了这次实验的目的、可行性分析、实验装...
- 范红梅谢成营王华磊宋立涛黄明辉甘再国郭俊盛吴晓蕾郭斌秦芝邬智君黄天衡
- 关键词:衰变链靶室
- 充气谱仪上位置灵敏探测器的刻度及应用
- 2011年
- 介绍了充气反冲谱仪上的位置灵敏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及测试过程,并对已有的能量及位置刻度方法进行了改进,得到各硅条对8.785 MeVα粒子的能量分辨为40~80 keV(FWHM),位置分辨小于1 mm(FWHM)。利用该探测器观察到了24Mg+232Th实验中产生的长寿命反应产物227Th的α衰变链。
- 贾国斌张志远黄明辉黄天衡马龙甘再国周小红徐瑚珊
- ^(40)Ar+^(238)U实验介绍
- 2006年
- 主要介绍了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提供的270 MeV的40Ar离子束轰击238U靶,通过熔合蒸发反应进行试合成Z=110附近的新同位素的实验情况。分析了目前关于超重核研究的现状并描述了这次实验的目的、可行性分析、实验装置以及实验过程等。本次实验仍然用氦喷嘴技术对产物进行传输,并用一套具有数对探测器组的转轮收集探测系统对产物进行收集和测量。
- 范红梅黄明辉甘再国郭俊盛吴晓蕾郭斌秦芝邬智君黄天衡谢成营王华磊宋立涛
- 关键词:衰变链靶室
- 兰州充气谱仪的焦平面探测系统被引量:2
- 2013年
- 在兰州充气谱仪上,设计安装了一套新的焦平面探测系统,该系统包括飞行时间(TOF)探测器、盒型硅(Si-box)探测器阵列和反符合(Veto)探测器3部分。Si-box探测器阵列是由3块位置灵敏硅探测器(PSSD)和8块周边硅探测器(SSD)构成,它对注入核的α衰变的探测效率达到80%左右。Si-box探测器阵列与TOF探测器关联可以有效区分注入信号和α衰变信号。Veto探测器与Si-box探测器阵列和TOF探测器关联可以反符合掉高能轻粒子对注入信号和α衰变信号的干扰。简要介绍了PSSD的能量和位置刻度方法。这套探测器系统已经应用于40Ca+175Lu和40Ca+169Tm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探测器系统具备很好的本底抑制能力,能够给出干净的α衰变能谱,结合能量-时间-位置关联测量方法可以实现对单原子的探测和鉴别,总体上达到了预期的设计要求。
- 杨华彬郁琳黄天衡张志远马龙黄明辉李广顺吴晓蕾甘再国
- 关键词:飞行时间
- 重离子熔合反应系统中的准裂变(英文)
- 2013年
- 在重离子熔合反应中,准裂变与熔合过程之间相互竞争。在双核模型中,常常在主方程中加入Kramers公式来描述准裂变。但只有当准裂变位垒足够高时,该公式才能成立。在本工作中,把弹靶核的间距作为独立的动力学变量,通过求解主方程来自洽地同时描述双核模型向全熔合和准裂变过程的演化,因此检验了Kramers公式的适用条件。此外,在重离子熔合反应过程中,把动力学形变的演化和核子的转移过程都看成是耗散过程,在系统的势能面的约束下,同时求解含有动力学形变参量和质量不对称度参量的一系列主方程。研究显示了动力学形变对准裂变质量分布的直接影响,得到了与实验观测值符合得很好的计算结果。
- 郁琳甘再国黄明辉张鸿飞李君清
- 关键词:超重核主方程
- N=127同中子素^(219)U和^(216)Ac的α衰变研究
- 2020年
- 本工作通过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40)Ar+^(183)W,产生了质子滴线附近的轻锕系核素^(219)U和^(216)Ac。实验在兰州充气反冲谱仪(SHANS)上开展,目标核产生后从薄靶中反冲出来,在飞行中与大量的本底粒子进行分离并偏转到位于焦平面的探测系统中。探测系统对注入的反冲核和随后的α衰变进行探测,并利用寻找α衰变链的方法对产物进行寻找和鉴别。在本次工作中,^(219)U已知的α衰变数据得到改善,其基态衰变到子核215Th基态的α粒子能量被确定为E_(α)=9 763(15)keV,半衰期为T_(1/2)=60(7)μs。首次发现了^(219)U两个新的α衰变分支,其能量为E_(α)=9246(17)keV,8975(17)keV,并指认它们分别是从^(219)U的基态衰变到子核215Th的低激发态(5/2^(-))和(3/2^(-))。此外,通过对^(216)Ac的α衰变数据的分析,证实了^(216)Ac存在同核异能态。
- 张明明甘再国张志远张志远黄明辉杨华彬黄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