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心健 作品数:15 被引量:16 H指数:3 供职机构: 菏泽市立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食管癌手术技术改进的应用研究 马心健 马敏 张娟 李振龙 食管癌是我区高发病、多发病,其主要治疗手段仍以手术为主,乳糜胸是食管癌术后病人较常见的并发症。食管癌病术后病人一旦出现乳糜胸,将有大量的营养要素丢失,为弥补这些丢失需补充大量的蛋白、脂肪、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这样,不仅...关键词:关键词:食管癌 手术治疗 食管癌手术技术改进的研究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研究保持主动脉弓上纵隔胸膜完整在降低术后乳糜胸的作用。方法食管癌患者1575例手术中,改为食管和胃在主动脉弓下直接上颈部,不破坏主动脉弓上纵膈胸膜的完整。结果手术改进组术后发生乳糜胸12例占0.76%,对照组术后发生乳糜胸16例占2.1%。两组之间差别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食管癌手术保持主动脉弓上纵隔胸膜完整,能减少术后乳糜胸的发生。 马心健关键词:外科手术 “点—面—体”带教法在外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02年 “点—面—体”带教法 ,以基础知识作为“点”,由无数点形成“面”,并在实践中构成“体”。对照研究表明 ,实验组比对照组的理论考试成绩和病例分析考核成绩有显著差异 ,证明该带教法是有效的。 马心健 于信民关键词:临床教学 实习生 教学法 外科学 围手术期不输血食管癌切除术651例 2004年 目的 总结651例食管癌手术围手术期不输血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6年间收治的食管癌病人678例,其中651例围手术期未输血,27例围手术期输血。结果 651例围手术期未输血病人术后死亡率0.77%,颈部瘘发生率3.87%,乳糜胸发生率0.92%,肺部并发症发生率1.84%,未见胸内及胸部切口感染,术后平均住院天数13.68±4.11 d,99.23%病人顺利出院。结论 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是食管癌手术不输血的主要原因。 马心健 崔广德 马震 李振龙 王超峰关键词:食管癌手术 输血 无症状肺部肿块的诊断与处理 2012年 目的探讨无症状肺部肿块的诊断治疗措施。方法手术组患者,术后病理对照术前检查手段,判断各种术前检查措施的准确性。非手术组患者,追踪患者的病情变化、检查措施及最终后果。结果手术组良性40.38%,恶性59.6%,均得到了及时正确的治疗。非手术组恶性占78.6%,预后均不佳。结论无症状肺部肿块的患者,CT检查为常规检查,PET/CT为推荐检查,条件允许手术切除为最佳治疗措施。无症状肺部肿块在胸外科诊疗过程中见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切勿因拿不定主意而延误治疗。 马心健心脏粘液瘤的外科治疗 2002年 马心健 崔广德 李振龙 马震 王超峰关键词:肿瘤 外科手术 心脏粘液瘤的外科治疗 2002年 马心健 崔广德 李振龙 马震 王超峰关键词:外科手术 39例肺部炎性假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2002年 部炎性假瘤是肺实质内一种炎性增生性病变,极易与肺癌、肺结核互相混淆.我们自1986~2001年共收治39例肺部炎性假瘤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马心健 崔广德 马震 王超峰 李振龙关键词:肺部炎性假瘤 外科治疗 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误诊分析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误诊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4月—2017年6月收治的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Stanford B型AD 10例误诊病例资料。结果 10例均以腹痛为首发症状急诊入院,其中4例收入消化内科,3例收入胃肠外科,2例收入心内科,1例收入肝胆外科。10例均首诊误诊,分别误诊为胃肠炎及急腹症各3例,急性心肌梗死2例,胰腺炎及胆囊炎各1例。10例经相关科室治疗后腹部疼痛减轻不明显,后怀疑AD,经主动脉CT造影(CTA)检查确诊为Stanford B型AD,误诊时间5 h^14 d。确诊后均行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修复术,9例术后恢复良好出院,1例术后因肾衰竭死亡。结论 AD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特别是以腹痛为首发症状者易被误诊。在中老年急性腹痛患者鉴别诊断中应考虑到AD可能,及早行主动脉CTA有助于确诊。 陈琳 马波民 杨春卿 赵昌学 张远浩 马心健关键词:主动脉夹层 胃肠炎 急腹症 烟囱技术重建与单纯封闭左锁骨下动脉在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比较烟囱技术重建与单纯封闭左锁骨下动脉在近端锚定区不足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在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接受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的56例近端锚定区不足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左锁骨下动脉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烟囱重建组26例和单纯封闭组30例。烟囱重建组术中将主体支架封闭左锁骨下动脉并采用烟囱技术进行重建;单纯封闭组术中将主体支架单纯封闭左锁骨下动脉而不行重建。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随访12个月相关指标。结果单纯封闭组的主体支架释放后近端Ⅰ型内漏率及经球囊扩张后近端Ⅰ型内漏率均低于烟囱重建组(12.0%vs 42.3%,P<0.05;0 vs 26.9%,P<0.05),随访期间两组近端Ⅰ型内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胸主动脉段假腔完全血栓化率、术后真假腔重塑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封闭组术后左上肢无力、头晕症状发生率均高于烟囱重建组(P<0.05)。结论烟囱技术重建和单纯封闭左锁骨下动脉治疗近端锚定区不足主动脉夹层,两种方法随访时近端Ⅰ型内漏率与主动脉重塑结果相当,烟囱重建法随访时的左上肢无力、头晕发生率更低。 张远浩 马心健 赵昌学 马波民关键词:主动脉夹层 腔内修复术 锁骨下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