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会议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新生儿
  • 3篇早产
  • 3篇早产儿
  • 3篇小肠
  • 3篇小肠结肠炎
  • 3篇结肠
  • 3篇坏死
  • 3篇坏死性小肠结...
  • 3篇产儿
  • 3篇肠炎
  • 2篇代谢
  • 2篇代谢组学
  • 2篇代谢组学研究
  • 2篇新生儿重症
  • 2篇新生儿重症监...
  • 2篇新生儿重症监...
  • 2篇重症
  • 2篇重症监护
  • 2篇重症监护病房
  • 2篇监护

机构

  • 7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8篇陈佳楠
  • 6篇王礼周
  • 2篇吴夏萍
  • 1篇吴谨准
  • 1篇户风莉
  • 1篇谭秀兰
  • 1篇郭少青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外科干预早期指征的探讨
2015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外科干预的早期指征。方法随机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该院收治的40例NEC患者进行研究,并对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是否需要接受手术分为保守治疗组(26例)与手术组(14例),对比临床早期表现及辅助检查等的差异。结果需手术组在NEC早期出现肉眼血便、腹壁红肿、触痛,机械通气,X线表现肠襻固定、梗阻、肠壁间积气或气腹,病原学检出阳性的例数高于保守治疗组(P<0.05)。结论 NEC需要接受外科干预的早期指征是综合性的,临床应重视疾病早期症状及检查。
陈佳楠
关键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外科干预
NICU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流行病原学调查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导管相关性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医院NICU收治1 051例新生儿,分析导管相关的感染率、病原菌的分布情况,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051例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102例,感染率为9.71%,其中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19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9例;CRBSI和VAP发生率随着新生儿出生时体质量的增加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例新生儿共检出28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共23株占82.14%。结论医院感染中导管相关性感染多发生于新生儿静脉营养和机械通气,与感染相关的高危因素是新生儿出生时的体质量,导管相关性感染病原菌以克雷伯菌属、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属为主,临床上应给予重视。
王礼周户风莉谭秀兰陈佳楠吴夏萍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导管相关性感染病原菌流行病学调查
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在早产儿肺损伤中的研究
目的:应用ELISA法检测早产儿生后早期的血清CC16值,初步探寻我国早产儿生后早期血清CC16的水平及其与早产儿肺损伤程度的相关联系,协助临床上判断肺损伤程度,为CLD的发生找寻可能的预警指标。此外,氧毒性可造成肺损伤...
陈佳楠
关键词:早产儿疾病血清蛋白细胞病理学
文献传递
振幅整合脑电图在新生儿癫痫中的应用
王礼周陈佳楠
肺脏超声评分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价值的研究
王礼周郭少青陈佳楠
基于1H-NMR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代谢组学研究
陈佳楠王礼周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疗器械相关感染流行病原学调查
王礼周陈佳楠吴夏萍
基于~1H-NMR法的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代谢组学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代谢组学能否揭示早产儿并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早期生物标志物。方法回顾分析和比较12例NEC早产儿以及23例日龄、体质量相仿的无NEC早产儿血浆中小分子物质和脂类代谢物。NEC早产儿于发病后1小时内收集血标本,采用~1H-NMR方法检测血浆中小分子物质和脂类代谢物。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EC组β-羟基丁酸酯、琥珀酸、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多不饱和脂肪酸明显升高;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丙氨酸、肌酸、苏氨酸明显降低;赖氨酸、谷氨酸、柠檬酸、酪氨酸、葡萄糖轻度降低;差异可完全区分。结论 NEC发病时即伴有与炎症通路有关的谷氨酸谷氨酰胺、酮体和丙氨酸代谢通路的异常,以及脂质代谢的紊乱。代谢组学方法可应用于早产儿NEC的研究。
陈佳楠王礼周吴谨准
关键词: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代谢组学早产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