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谨准
- 作品数:108 被引量:710H指数:11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 厦门地区1 767例儿童过敏原皮肤点刺结果分析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探讨厦门地区儿童常见呼吸系统疾病过敏原的种类及分布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呼吸专科门诊的可疑过敏儿童1767例,采用过敏原皮肤点刺实验对每例患儿进行19种过敏原的检测,包括吸入性变应原9种(树Ⅰ、杂草、禾本科/谷类、动物毛Ⅰ、霉菌Ⅰ、霉菌Ⅱ、粉尘螨、蟑螂、棕榈)、食物性变应原10种(鳕鱼、蟹肉、小虾、蚌壳、芒果、花生、桃子、黄豆、牛奶、鸡蛋),分析不同年龄、季节、性别及疾病种类与过敏原阳性率的相关性。结果1767例儿童过敏原阳性率为54.9%,排名前3位的过敏原依次是:粉尘螨(47.9%)、蟑螂(10.4%)、小虾(4.3%);男童动物毛Ⅰ、蚌壳、鳕鱼过敏原阳性率高于女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岁以下的患儿粉尘螨及蟑螂的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12~14岁患儿动物毛Ⅰ、蟹肉、蚌壳过敏原的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阶段的患儿;夏秋季节粉尘螨、小虾、蟹肉、蚌壳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春冬季节,春夏季节鸡蛋过敏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粉尘螨在变应性鼻炎中阳性率高于其他疾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厦门地区患儿主要过敏原是粉尘螨、蟑螂、小虾,且不同性别、年龄阶段、季节及不同疾病的过敏原结构存在差异,应尽早对患儿进行过敏原的筛查,从而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 胡志凡葛丹丹黄小涵吴谨准
- 关键词:皮肤点刺实验儿童
- 手足口病生物标记物的代谢组学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寻找不同类型手足口病潜在的生物标记物.方法采用基于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手足口病患儿和健康人群血清中的代谢差异.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和正交校正的偏最小二乘分析法(OPLS-DA)分析代谢物谱图.通过GraphPad Prism 5软件中的t检验进行差异统计学分析.结果手足口病患儿与健康人群比较,体内代谢已发生紊乱,主要体现在脂蛋白、亮氨酸、缬氨酸、β-羟基丁酸、丙酮、葡萄糖、糖蛋白、甘油、甘氨酸、胆碱、氧化三甲胺和乳酸等代谢物的浓度显著升高,乙酸、肌酸等代谢物的浓度明显降低.手足口病重症型与普通型相比较,丙酮浓度进一步升高,脂蛋白和氧化三甲胺浓度反而降低.结论不同严重程度的手足口病患儿在脂代谢、糖代谢、蛋白质代谢等方面有差异,脂蛋白、丙酮和氧化三甲胺可作为手足口病潜在的生物标记物.
- 吴谨准吴彩明朱碧溱陈国兵陆国平戴晓珊
- 关键词:手足口病核磁共振生物标志物代谢组学
- 儿童长期家庭有创通气管理被引量:4
- 2017年
- 相较住院有创通气,家庭有创通气治疗的益处显而易见。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证据证实,长期家庭有创通气治疗切实可行。长期家庭有创通气患儿是一个多元化群体,可能涉及呼吸、神经、消化、心血管、骨骼及内分泌等其中一个或多个器官功能障碍。该文围绕2016年美国胸科学会《儿童长期家庭有创通气管理临床循证实践指南》中所提出的4个临床问题,即儿童长期家庭有创通气的医疗管理模式、出院前评估、长期家庭照护人员的培训及治疗过程中所需的仪器设备,并结合相关文献及国内实际情况进行逐一探讨,以期为国内同行开展长期儿童家庭有创通气提供参考。
- 朱碧溱吴谨准
- 关键词:有创通气家庭儿童
- 儿童慢性呼吸衰竭家庭机械通气11例效果分析及随访管理
- 2021年
- 目的探讨长期家庭机械通气治疗儿童慢性呼吸衰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开展长期家庭机械通气治疗的11例慢性呼吸衰竭患儿的临床资料、生长发育情况、生命质量、不良事件及预后。结果11例患儿中,男性8例,女性3例,发病年龄为26 d~13岁,开始家庭机械通气的年龄为3个月~13岁。8例原发病为神经肌肉疾病,3例为呼吸道疾病。11例患儿医院内机械通气时间最短者2周,最长者8个月。6例机械通气的方式为气管造口+有创通气,5例为鼻/面罩+无创通气,11例患儿均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家庭机械通气时间为3~27个月。随访至2020年3月31日,11例患儿耐受性可、生命质量提高、营养状况改善、安全性可;1例随访9个月后失访,1例因住院检查继发重症腺病毒肺炎死亡以外,其余9例均存活,其中4例已停用呼吸机治疗,4例曾因肺炎再次入院治疗1~2次,所有患儿均未发生与使用家庭呼吸机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儿童家庭机械通气治疗安全性良好,对于慢性呼吸衰竭患儿来说是一种可探索的长期治疗方案。
- 朱碧溱林丽华吴谨准陈国兵杨运刚
- 关键词:呼吸功能不全儿童
- 33例危重手足口病诊治体会被引量:6
- 2010年
- 陈国兵吴谨准庄德义丁雪芹
- 关键词:呼吸机正压通气气管插管肺出血病死率神经系统血气分析
- 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在抽动障碍儿童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探讨抽动障碍(TD)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 [25 (OH) D]水平与TD的临床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该院儿科门诊111例确诊的TD儿童作为TD组,同期随机将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111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组。结果 TD组儿童血清25 (OH) D水平(22. 60±2. 86 ng/ml)低于健康组的(33. 28±2. 42 ng/ml)(P<0. 01);TD儿童血清25 (OH) D不足率高于健康组(P<0. 01);但暂时性抽动障碍(TTD)、慢性抽动障碍(CTD)以及抽动秽语综合征(TS)组儿童血清25 (OH) 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维生素D不足可能与TD发病存在一定关联,但仍需进一步大样本研究证实。
- 陈先睿黄建琪陈玲吴谨准许锦平姚拥华
- 关键词:抽动障碍维生素D儿童
- 基于MFCC、DTW的计算机肺音分析系统在健康儿童中的应用
- 吴谨准
- 基于最小分类误差准则的呼吸音分类技术
- 2016年
- 从大量呼吸音样本中归纳综合出肺部病理特征的科学表示,实现自动化、定量化的呼吸音分类,是现代医疗信息化技术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分类误差(minimum classification error,MCE)准则的呼吸音分类方法,建立呼吸音类别的分类误差损失函数,采用广义概率下降法(generalized probabilistic decent,GPD)估计得到呼吸音的隐马尔科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参数,以增强不同类型呼吸音模型的区分能力.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最大似然(maximum likelihood,ML)法相比,基于MCE准则求解的HMM模型,具有更好的分类效果,提高了识别准确率,客观证明了基于MCE准则的呼吸音分类技术的有效性.
- 李琳徐文皓洪青阳童峰吴谨准颜卫源
- 关键词:隐马尔可夫模型最大似然
- 一种用于治疗新生儿脐疝的脐疝贴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脐疝贴,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新生儿脐疝的脐疝贴,包括弹性胶布、医用橡皮塞,医用橡皮塞设置在弹性胶布的粘贴面的中间位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压迫脐疝的医用橡皮塞与壹圆硬币直径、形状相当能达到...
- 黄湘晖许丽璇庄德义吴谨准
- 文献传递
- 厦门市区0~14岁儿童哮喘流行病调查分析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了解厦门地区儿童哮喘的流行病学因素。 【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拟调查 0~ 14岁儿童 10 0 0 0名 ,在正式流调前进行参加人员的认真培训 ,严把质量关。 【结果】 历经 4个月共调查 1190 8名本市儿童 ,失访率 0 .5 3% ,填写正式调查表 5 0 9份 ,平均哮喘发病率为 3.96 % ,其中 2~ 6岁儿童发病率最高 ,平均达 6 .70 % ,哮喘的误诊率为 34.5 4% ,近 12个月内有过发作占 75 .6 4% ,近 2年内有过发作者占 85 .4 6 %。常见诱因为感冒、天气变化、刺激性气味及运动 ;同时或曾患其它过敏性疾病占 73.0 8% ,其一、二级亲属中有哮喘占 2 9.6 6 % ;治疗上 10 0 %患儿均使用过抗生素。 【结论】 哮喘的发病率正呈上升趋势 ,尤其是在幼儿期的儿童 ,诊疗上存在一定的误诊及漏诊现象。在其症状、诱因、个人过敏史及家庭成员哮喘发生情况方面 ,与国内及国外某些地区的统计差异无明显性 (P <0 .0 1)。
- 吴谨准钟胜辉沈玉红陈琪赵立萍方玫张健民
- 关键词:哮喘发病率儿童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