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敏
- 作品数:14 被引量:62H指数:5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联合磺胺嘧啶银乳膏治疗局部Ⅱ度烧伤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联合磺胺嘧啶银乳膏治疗局部Ⅱ度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局部Ⅱ度烧伤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磺胺嘧啶银乳膏,观察组将磺胺嘧啶银乳膏和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体积比为1∶1)调匀后涂抹在患处,包扎。比较两组愈合时间、创面细菌培养阳性、创面愈合率及临床疗效等。结果:观察组愈合时间和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7d、24d后,观察组创面愈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3%,高于对照组的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联合磺胺嘧啶银乳膏治疗局部Ⅱ度烧伤,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 郭敏
- 关键词:磺胺嘧啶银乳膏
- 小鼠急性皮肤缺损创面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表达特点及其作用机制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创面愈合过程中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的表达变化及其在创面愈合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采用小鼠全层皮肤缺损伤模型。肌肉麻醉后在背部中线近颈侧制作1.0cm×1.0cm大小皮肤缺损伤创面。50只雄性小鼠创面造模成功后,单笼饲养,将每笼编号,依次为1~50号,按完全随机原则将小鼠分为对照组(25只)和GM—CSF治疗组(25只),每组分为5个时相点,分别为5只。治疗组创面用重组GM—CSF(rhGM—CSF)凝胶(10μg/cm^2),对照组创面用凝胶基质。于伤后第3,5,7,10和14天,观察创面愈合时间;测定创面愈合率;切取创面组织,检测病理组织学变化;通过CD3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分析,计算创面微血管密度;应用RT—PCR检测创面GM—CS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 derivedfactor-1,SDF-1)基因表达变化。结果RT—PCR检测结果显示创面GM—CSF基因表达伤后3d达峰值(P〈0.01),直到伤后10d均维持较高水平(P〈0.05),伤后14d其表达显著下降接近正常;应用rhGM—CSF凝胶后,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提前(2.4±0.3)d,其创面愈合率于伤后7~14d显著升高(P〈0.05);组织学显示创伤早期创面中性粒细胞数量较少,创沿上皮细胞增殖数量较多,创面肉芽组织增生明显,并日.细胞密度大,以梭形细胞和卯圆形细胞为主,新生血管数量较多;创面微血管密度在伤后7~14d显著增加(P〈0.05);VEGF和SDF-1基因表达,分别于伤后7d和10d内显著上调表达(P〈0.05),促愈生长因子PDGF基因于伤后各时相点均显著上调表达(P〈0.05)。结论GM—CSF在创面愈合早期表达增高,GM—CSF可促进�
- 郭敏崔文慧徐祥简宇代卉杨永华蒋建新黄宏简华刚
- 关键词:伤口愈合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基因表达
-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创面愈合被引量:10
- 2011年
-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是一种多功能的造血生长因子,具有促进恢复骨髓造血和增强机体免功能的生物学作用。目前有研究表明GM-CSF能加速创面愈合。临床上已经将GM-CSF用于慢性创面的治疗,并取得满意的效果。为此,我们对GM-CSF在创面愈合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 郭敏崔文慧黄宏徐祥简华刚
- 关键词:创面愈合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肤损伤
-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诱导骨髓来源细胞促进皮肤创面愈合
- 目的探讨皮肤创面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1α,SDF-1α)在诱导骨髓来源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cells,BMDCs)募集到达创面过程中的...
- 黄宏曾登芬王莎莉张波蒋建新王正国冯帅南郭敏简宇
- 小鼠创面GM-CSF表达特点及其作用机制初探
- 黄宏徐祥郭敏崔文慧简宇戴卉杨永华蒋建新
- VA通过RARα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HIBD引起的神经元凋亡
- 目的: 探讨维生素A(vitamin A,VA)是否能够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引起的神经元凋亡。 方法: 按照本课...
- 郭敏
-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损伤PI3K/AKT信号通路神经元凋亡
-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在诱导骨髓来源细胞到达皮肤创面中的作用
- 2010年
- 目的 探讨皮肤创面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1α,SDF-1α)在诱导骨髓来源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cells,BMDCs)向创面募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小鼠BMDCs,并通过CXCR=4(SDF-1d特异性受体)免疫荧光鉴定BMDCs.培养的BMDC8分为正常培养组(BMDCs组)和CXCR4抗体共孵育组(100 ng/ml,anti-CXCR4组),用CM-DiI标记后分别将各组BMDC8注入全层皮肤缺损伤小鼠模型的尾静脉,同时以注射DMEM/F12无血清培养基作为对照组,观察创面标记的BMDCs数量及创面愈合率. 结果 (1)BMDCs均表达CXCR4;(2)在伤后7和14 d BMDCs组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41.3±4.6)%和(92.3±2.1)%,显著高于相应时相点对照组[(29.3±2.3)%、(77.3±2.5)%]和anti-CXCR4组[(30.7±4.6)%、(85.7±1.5)%](P<0.05),而anti-CXCR4组的创面愈合率仅在伤后14 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在伤后7和14 d,BMDCs组创面标记的BMDCs数目分别为(535±84)个/每张切片和(769±124)个/每张切片,显著高于相应时相点的anti-CXCR4组[(335±97)个/每张切片;(521±127)个/每张切片](P<0.05). 结论 BMDCs参与并促进皮肤创面愈合;SDF-1α在诱导BMDCs到达创面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 冯帅南徐祥曾登芬张猛王莎莉郭敏简宇张波杨策蒋建新王正国黄宏
- 关键词:伤口愈合骨髓细胞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
- 小鼠急性皮肤缺损创面GMCSF表达特点及其作用机制
- 目的:探讨创面愈合过程中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的表达变化及其在创面愈合中的作用和机制。
方法:采用...
- 郭敏
- 关键词:小鼠创面愈合时间RHGM-CSF创面愈合率
- 转化生长因子-β1促血管内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化的作用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促进内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化[endothelial-mesenchymal(myofibroblast)transition,EnMT]的效应,探讨肌成纤维细胞的来源以及纤维化疾病发生的新机制。方法分离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采用不同浓度的TGF-β1(0、10、25、和50ng/ml)刺激细胞72h后,倒置显微镜观察诱导后细胞形态变化,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和α-SMA表达变化,RT-PCR检测VE-钙粘蛋白(VE-Cadherin),α-SMA和Ⅰ型胶原基因表达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内皮细胞呈铺路石样生长,TGF-β1刺激组内皮细胞由铺路石样形态向梭形转化。免疫荧光检测可见对照组含有少量FⅧ,α-SMA双阳性细胞。TGF-β1组FⅧ,α-SMA双阳性细胞明显增多,并且具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P<0.05,P<0.01)。RT-PCR检测结果显示,TGF-β1刺激导致内皮细胞特异性标记物VE-钙粘蛋白(VE-cadherin)基因的表达显著减少(P<0.05),随着TGF-β1刺激浓度的增加,VE-钙粘蛋白基因表达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相反,内皮细胞间质性标记物α-SMA和I型胶原基因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P<0.01),并且具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结论 TGF-β1刺激内皮细胞后,细胞表型和功能均表现为间质细胞特性,提示TGF-β1具有促进内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化(EnMT)的作用,并且其促EnMT效应具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
- 简宇简华刚黄宏徐祥郭敏代卉崔文慧蒋建新朱佩芳王正国
- 关键词:内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转化生长因子-Β1
- 维生素A与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症状的相关性和机制研究
- 第一部分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营养调查 目的:调查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SD)儿童的营养素水平及与正常儿童营养素水平的差异。 方法:纳入332名2-7岁ASD...
- 郭敏
- 关键词:营养状况维生素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