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云娟

作品数:14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常州科教城(高职教育园区)院校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文化科学
  • 5篇语言文字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8篇高职
  • 5篇英语
  • 3篇英语教学
  • 3篇职专
  • 3篇高职英语
  • 3篇高职专业
  • 2篇适应性
  • 2篇区域产业结构
  • 2篇课堂
  • 2篇教师
  • 2篇教学
  • 2篇高职英语教学
  • 2篇高职专业结构
  • 2篇产业结构
  • 1篇单词
  • 1篇动名词
  • 1篇心理健康
  • 1篇性学
  • 1篇学记
  • 1篇学生公寓

机构

  • 11篇常州机电职业...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常州机械学校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14篇郑云娟
  • 7篇许朝山
  • 4篇刘刚
  • 1篇宋田田

传媒

  • 4篇职教通讯(江...
  • 3篇职教通讯
  • 2篇机械职业教育
  • 1篇职业技术教育
  • 1篇九江职业技术...
  • 1篇无锡职业技术...
  • 1篇太原城市职业...
  • 1篇中国高校科技

年份

  • 1篇2020
  • 4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199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作好中专校的学生工作
2002年
许朝山郑云娟
关键词:教师后进生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英语课程体系构建被引量:8
2012年
职业能力导向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将基础阶段的教学内容与行业阶段的教学内容自然衔接,构建了由发展学生生活能力的基础英语和发展学生职业能力的行业英语两大部分组成的高职英语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提出了以文化为载体设置基础英语课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设计行业英语学习情境,探索实践了基础英语课程的生活化问题模式和行业英语课程的工作任务模式,丰富了能力导向的课程组织模式。
郑云娟
关键词:职业能力导向高职英语课程体系
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被引量:1
2010年
提出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对英语教学进行改革,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场英语教学模式,突出高职英语的实用性和职业性。
郑云娟
关键词:工学结合工作过程导向高职英语
科学记忆英语单词
1999年
学生学习英语最头痛的是记不住单词,甚至有人因此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其实,记忆单词有许多方法。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和积累的一些资料,介绍几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供参考。
郑云娟
关键词:科学记忆动名词联想记忆记忆单词过去分词合成名词
自主学习模式下外语教师的角色转化被引量:3
2008年
"自主学习"的教学思想正推动着国内各种层次的英语教学改革,对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从传统"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定位中解脱出来,成为学生知识建构过程中的组织、指导、合作、监督者,善于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灵活的教学形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与提高。
郑云娟
关键词:自主学习模式外语教师角色转化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适应性探究——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被引量:12
2016年
产业供给侧改革对高职专业供给侧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在对常州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及其两者偏离度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常州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适应性进行剖析,并从调整战略、优化结构、打造特色、完善机制等四个维度提出对策建议。
刘刚许朝山郑云娟
关键词:高职专业结构区域产业结构适应性
高职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被引量:2
2007年
郑云娟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高职生自主性学习英语终身学习
常州市高职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适应性实证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文章在分析常州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及两者偏离度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常州高职整体和不同院校各自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适应性进行了现状及成因剖析,并从优化结构、打造特色、完善机制三个维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刘刚郑云娟许朝山
关键词:高职专业结构区域产业结构适应性
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开放课堂学习
2007年
该文由建构主义理论出发,从"课前开放、课堂开放、课后开放以及开放教学评价"等四个方面对高职英语教学中开放课堂学习作了有益的实践探索,并提出了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教师角色定位、学生学习效果保障等问题和解决对策。
郑云娟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开放课堂
常州大学城学生管理模式探讨
2004年
入住5所高职院的常州大学城建设一年多来,得到了教育部、财政部以及江苏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第一批学生已顺利入城就学.以提高就业水平为目标,加快大学城特色建设,培养更多现代制造业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力争使常州大学城成为全国一流的国家级高等职业教育基地,已成为各入城学校的共同目标.各高职院在不断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积极突破育人模式这一瓶颈,一种有别于中专校和普通本科院校的具有大学城特色的育人理念和学生管理模式正在逐步形成.
许朝山郑云娟
关键词:常州大学城学生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公寓管理心理健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