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翟小颖

作品数:14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省儿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细胞
  • 7篇淋巴
  • 7篇淋巴细胞
  • 7篇急性
  • 7篇儿童
  • 7篇白血
  • 7篇白血病
  • 6篇淋巴细胞白血...
  • 6篇急性淋巴细胞
  • 6篇急性淋巴细胞...
  • 6篇急性淋巴细胞...
  • 5篇化疗
  • 4篇血细胞
  • 3篇噬血细胞
  • 3篇噬血细胞综合...
  • 3篇贫血
  • 3篇综合征
  • 3篇免疫
  • 3篇患儿
  • 2篇益生菌

机构

  • 14篇河北省儿童医...

作者

  • 14篇翟小颖
  • 10篇王丽
  • 10篇温丽
  • 7篇贾丽媛
  • 4篇梁玉丽
  • 3篇张古英
  • 3篇王嘉敏
  • 2篇张楠
  • 2篇全美洁
  • 1篇付海燕
  • 1篇东蕾
  • 1篇李春珍
  • 1篇杨硕
  • 1篇郭巍巍
  • 1篇刘福娟
  • 1篇马琳
  • 1篇王乐
  • 1篇孔红肖

传媒

  • 2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检验医学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小儿血液...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EB病毒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EB病毒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EBV-HLH)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12例EBV—HLH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2例因病情重放弃治疗失访;1例缓解后复发,随后放弃治疗;1例给予地塞米松和依托泊甙的第2天死亡;8例缓解。结论EBV-HLH早期诊断及治疗至关重要,不要为等骨髓中找到噬血细胞而延误治疗。用国际组织细胞学会HLH-2004方案治疗EBV—HLH取得了很好的近期效果。
王丽温丽翟小颖李春珍刘福娟
关键词:EB病毒噬血细胞综合征儿童
益生菌对接受大剂量甲氨蝶呤的ALL患儿影响及经济学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益生菌对接受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的免疫功能影响及其药物经济学分析。方法选取河北省儿童医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血液肿瘤科收治的113例ALL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均给予HD-MTX强化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疗效、腹泻发生情况、免疫功能[辅助性T细胞(CD4^(+))、细胞毒性T细胞(CD8^(+))、CD4^(+)与CD8^(+)比值(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并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成本-效果比(C/E)。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为92.7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腹泻概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52%vs.36.36%,χ^(2)=6.431,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腹泻患儿大便次数较少、大便水样状较少、病程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244、2.427、7.128,P<0.05);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情况有所改善,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CD4^(+)、CD4^(+)/CD8^(+)、NK比例均较治疗前升高,且均高于对照组,CD8^(+)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308、4.997、19.301、6.165,P<0.05);观察组每升高一个百分点所需费用为13512.97元,对照组为17748.61元,成效比为581.48,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成本增加效果同样增加。结论益生菌可提高接受HD-MTX治疗的ALL患儿缓解率,显著降低腹泻发生率,改善患儿腹泻症状和免疫功能,具有较好疗效-成本比。
孟艳翟小颖东蕾付海燕张古英
关键词:益生菌大剂量甲氨蝶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药物经济学分析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乳酸脱氢酶、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危险度分层和预后不良的关系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乳酸脱氢酶(LDH)、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危险度分层和预后不良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ALL患儿60例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到我院健康查体的同龄健康儿童6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25-OH-D3和IL-6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LDH水平,对比病例组与对照组血清25-OH-D3、LDH、IL-6水平,对比不同危险度分层ALL患儿血清25-OH-D3、LDH、IL-6水平,分析其与危险度分层的相关性。ALL患儿进行规范化治疗,根据治疗结果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对比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临床特征及血清25-OH-D3、LDH、IL-6水平,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病例组患儿血清25-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LDH、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低危型、中危型ALL患儿血清25-OH-D3水平高于高危型,且低危型高于中危型(P<0.05);低危型、中危型ALL患儿血清LDH、IL-6水平低于高危型,且低危型低于中危型(P<0.05)。预后不良组高危型患儿及白细胞计数>100×10^(9)/L的患儿所占比例、血清LDH及IL-6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25-OH-D3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25-OH-D3水平与ALL患儿危险度分层呈负相关(P<0.05),血清LDH、IL-6水平与ALL患儿危险度分层呈正相关(P<0.05)。危险度分层及血清25-OH-D3、LDH、IL-6是ALL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ALL患儿血清25-OH-D3、LDH、IL-6水平异常改变,与危险度分层相关,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贾丽媛王丽温丽翟小颖梁玉丽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5羟维生素D3乳酸脱氢酶白细胞介素-6危险度分层预后
免疫抑制疗法在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中对外周血指标的影响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5
2016年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在化学、物理及生物等多种诱因下发生的以外周血细胞减少和骨髓造血干细胞降低为主要特征的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性疾病。现今对其发病的具体病因尚不明确,临床以出血、贫血和感染为主要症状,依据骨髓抑制程度和病情进展将其分为重型和非重型及慢性和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温丽王丽翟小颖梁玉丽孔红肖
关键词:外周血细胞减少免疫抑制疗法骨髓造血干细胞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功能障碍性疾病
补充维生素A对缺铁性贫血伴下呼吸道反复感染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补充维生素A(VitA)对缺铁性贫血伴下呼吸道反复感染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省儿童医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116例缺铁性贫血伴下呼吸道反复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VitA补充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贫血状况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变化,记录并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患儿咳嗽时间、白细胞数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容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治疗前,CD8^+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IgM、IgA、IgG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咳嗽持续时间、白细胞数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辅用VitA能够有效改善缺铁性贫血伴下呼吸道反复感染患儿的贫血及免疫功能低下症状,缩短治疗进程,加速患儿康复。
贾丽媛王丽钱增丽温丽翟小颖全美洁李文梓杨明丽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反复呼吸道感染维生素A免疫功能
HLH-2004方案分层治疗在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中的疗效及对血清IL-6、IL-10和IL-12水平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讨HLH-2004方案分层治疗在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HPS)中的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0和IL-1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血液肿瘤科收治的HPS患儿5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儿分为观察组(40例,采用HLH-2004方案分层治疗)和对照组(16例,采用常规化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症状评估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纤维蛋白原(FIB)、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和炎症因子(IL-6、IL-10、IL-12)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缓解38例(95.00%),疾病活动2例(5.00%)。对照组临床缓解12例(75.00%),疾病活动4例(25.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79,P=0.029)。两组治疗后TG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C、FIB和PLT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IL-10和IL-12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LH-2004方案分层治疗可改善HPS患儿的高脂血症,减轻患儿全身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缓解率。
温丽王丽梁玉丽翟小颖贾丽媛王嘉敏李华利李文梓
关键词: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甘油三脂
不同种类益生菌应用于儿童ALL化疗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不同种类益生菌在预防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化疗不良反应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11月于河北省儿童医院治疗的ALL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应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与对照组(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NK)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肠道菌群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化疗前,两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观察组的CD3^(+)、CD4^(+)、NK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D8^(+)水平明显更低(t值分别为16.647、14.327、21.600、5.399,P<0.05);观察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6.360、23.639、14.581,P<0.05);观察组的双歧杆菌、乳杆菌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5.958、14.253、11.811、4.566,P<0.05)。观察组的恶心、腹痛、腹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6.667、4.267、6.239,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较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更能有效地减轻炎性反应、调节肠道菌群生态平衡、修复并保护肠黏膜,对改善ALL患儿的胃肠道不良反应作用更显著。
孟艳翟小颖张楠杨静张古英
关键词: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双歧杆菌活菌片
CAT化疗相关的肝静脉闭塞病1例报道
王丽温丽翟小颖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前后细胞免疫的变化及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关系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化疗前后细胞免疫的变化及与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关系。方法103例接受化疗的ALL患儿设为ALL组,34例健康儿童设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照组、ALL组初治时、化疗结束时、化疗后3个月T细胞亚群。化疗结束时采用PCR检测HCMV病毒,并根据检测结果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对比分析两组T细胞亚群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CMV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ALL组(初治时)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L组化疗前后CD3^+、CD4^+、CD4^+/CD8^+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结束时共18例患者HCMV病毒检测为阳性,感染组化疗结束时CD3^+、CD4^+、CD4^+/CD8^+低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疾病危险度是ALL患儿HCMV感染的危险因素(AOR=1.543,95%CI:1.213~1.809,P=0.028),而CD3^+、CD4^+、CD4^+/CD8^+、最低PLT是HCMV感染的保护因素。结论 ALL自身以及化疗后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增加了HCMV感染风险,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与HCMV感染可能互为因果。
温丽王丽翟小颖贾丽媛全美洁王嘉敏李文梓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细胞免疫HCMV感染
长期化疗后相继出现肺、肝侵袭性真菌感染急性髓系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加强对长期化疗儿童继发真菌感染尤其是少见脏器感染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儿童医院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M2b)男性患儿持续大剂量化疗后相继出现肺、肝真菌感染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结合文献复习该病的临床特征及生物学特点。结果该患者首次化疗后骨髓象缓解,7个月后复发,同时出现肺部真菌感染,给予长期口服伏立康唑并继续第2次化疗。复发后8个月出现发热,抗生素治疗无效,腹部CT检查提示肝右叶巨大脓肿。行腹腔镜探查,术中见肝脏右后叶上段后部圆形肿物,切除肿物并行病理检查提示毛霉菌感染。给予两性霉素B联合伊曲康唑抗感染治疗2个月,院外伊曲康唑口服1个月,伏立康唑口服3个月后病灶消失。结论长期化疗儿童肺外毛霉菌感染要积极完善相关检查,对病灶进行内外科联合干预效果好,两性霉素B对毛霉菌感染有效。
粱玉丽刘刚温丽翟小颖贾丽媛王丽
关键词:白血病急性真菌病毛霉菌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