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文益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三台县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缺血
  • 5篇缺氧
  • 4篇血性
  • 4篇缺氧缺血性
  • 4篇缺氧缺血性脑
  • 4篇脑病
  • 3篇真核
  • 3篇真核表达
  • 3篇真核表达载体
  • 3篇缺血性脑病
  • 3篇缺氧缺血性脑...
  • 3篇细胞生成素
  • 3篇核表达
  • 3篇红细胞生成
  • 3篇红细胞生成素
  • 3篇EPO
  • 3篇促红细胞生成...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骨髓间充质
  • 2篇骨髓间充质干...

机构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三台县人民医...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解放军第三二...

作者

  • 6篇王文益
  • 3篇赵聪敏
  • 3篇廖伟
  • 1篇张红
  • 1篇左佳

传媒

  • 2篇重庆医学
  • 1篇双足与保健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0
  • 3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大鼠EPO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 克隆大鼠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基因片段,构建表达大鼠EPO的体外真核表达质粒pEGFP-N1//EPO;分离、培养并鉴定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
王文益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真核表达载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缺氧缺血性脑病
文献传递
不同剂量川芎嗪注射液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脑组织损伤的改善作用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川芎嗪注射液对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新生儿脑组织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将87例中、重度HIE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大剂量组及小剂量组,各29例。3组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大剂量组、小剂量组在此基础上分别加用川芎嗪注射液8 mg/kg、4 mg/kg静脉滴注。结果大、小剂量组各神经症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大剂量组各神经症状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小剂量组(P<0.05或P<0.01)。3组治疗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均较治疗前升高,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或P<0.01)。组间比较,NO、MDA、NSE和MBP水平,大剂量组<小剂量组<对照组,SOD水平,大剂量组>小剂量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可有效减轻HIE患儿的脑组织损伤,缓解临床症状,安全性较高,且大剂量川芎嗪的疗效优于小剂量。
李给世王文益
关键词:川芎嗪注射液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脑组织损伤一氧化氮氧自由基
社区健康干预对儿童保健服务及母亲养育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为了提高社区儿童保健服务的质量,该次主要对社区健康干预对儿童保健服务及母亲养育行为的影响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将2015月—2017年2月进行社区健康干预的儿童保健服务对象以及母亲选取100名作为实验组,并且将没有实施社区健康干预的母亲及儿童100名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育儿知识的知晓情况以及儿童保健服务的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对儿童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实验组对儿童保健服务的满意度也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改善母亲的养育行为,对其实施社区健康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父母对儿童保健的认识,使得社区儿童保健服务的效果得以提高。
王文益左佳
关键词:社区健康干预儿童保健养育行为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神经保护作用被引量:3
2009年
王文益赵聪敏廖伟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保护
大鼠EPO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2009年
目的构建表达大鼠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N1/EPO,并检测其在体外的表达。方法从大鼠肾脏获得EPO基因片段并用RT-PCR方法扩增,将其连接于真核表达质粒pEGFP-N1,测序鉴定后,用脂质体包裹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EPO的表达。结果经酶切和测序鉴定证实本实验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正确,该质粒在体外转染大鼠MSCs细胞后可表达EPO蛋白。结论成功构建的pEGFP-N1/EPO重组质粒能在体外表达EPO蛋白。
王文益赵聪敏廖伟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真核表达载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缺氧缺血性脑病
EPO基因修饰MSCs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治疗作用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移植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至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大鼠,观察移植细胞EPO的表达及向神经元分化情况,为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提供实验基础。方法构建大鼠EPO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N1/EPO,用脂质体2000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EPO表达,然后移植7d HIBD大鼠,免疫组化检测体内EPO表达及MSCs向神经元分化情况。结果酶切和测序鉴定证实重组表达质粒正确,该质粒体外转染大鼠MSCs后可表达EPO,移植EPO修饰的MSCs体内能表达EPO,部分表达神经元特异标记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结论EPO修饰的大鼠MSCs能在新生HIBD大鼠中存活并表达EPO、部分移植细胞呈现向神经元分化的趋势,对新生HIBD大鼠有治疗作用。
王文益赵聪敏廖伟张红
关键词:真核表达载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