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红

作品数:8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三二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孕鼠
  • 2篇孕鼠子代
  • 2篇神经行为
  • 2篇气管
  • 2篇子代
  • 2篇污染
  • 2篇家装
  • 2篇儿童
  • 1篇低浓度
  • 1篇多囊
  • 1篇多囊肾
  • 1篇多囊肾病
  • 1篇新生大鼠
  • 1篇新生鼠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血性
  • 1篇遗传性
  • 1篇疑似
  • 1篇真核

机构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解放军第三二...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张红
  • 5篇赵聪敏
  • 3篇张雨平
  • 2篇徐红珍
  • 1篇陈霞
  • 1篇吴春
  • 1篇苏庸春
  • 1篇匡凤梧
  • 1篇王文艺
  • 1篇王文益
  • 1篇柏林
  • 1篇廖伟
  • 1篇陈晓熹
  • 1篇王文益

传媒

  • 4篇重庆医学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5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先天性食管闭锁伴气管食管瘘围术期的呼吸管理被引量:13
2005年
目的 探讨先天性食管闭锁伴气管食管瘘围术期的呼吸管理 ,以减少肺部并发症发生 ,提高治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 8例先天性食管闭锁伴气管食管瘘病儿术前、麻醉术中、术后的呼吸管理过程。结果  6例采取了慢诱导气管内插管保留自主呼吸 ,气管食管瘘管钳闭后完全控制呼吸管理 ,术后胸片显示 ,无明显肺不张及肺炎加重。 2例快诱导病例出现胃胀气 ,气道阻力逐渐增加 ,术后胸片显示肺炎加重并出现肺不张。 8例均无麻醉死亡。 7例治愈出院 ,1例因核黄疸放弃治疗。结论 早诊断、禁食、置胃管、积极有效吸引是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关键 ;术中麻醉采用慢诱导气管内插管保留自主呼吸与气管食管瘘管钳闭后完全控制呼吸相结合的呼吸管理能有效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
徐红珍苏庸春张红柏林吴春匡凤梧
关键词:先天性食管闭锁气管食管瘘呼吸管理小儿
罗格列酮治疗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的机制:ERK1/2信号通路的作用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治疗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的机制:ERK1/2信号通路的作用。 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罗格列酮作用MDCK细胞后ERK、PPARγ蛋白的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的变化,并检测罗格列酮作...
张红
关键词:多囊肾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罗格列酮治疗
文献传递
妥洛特罗贴剂对疑似喘息儿童的诊断性治疗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应用妥洛特罗贴剂对5岁以下疑似喘息性疾病的儿童进行诊断性治疗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取5岁以下疑似喘息性疾病的儿童,按就诊单双日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抗感染、止咳化痰、对症支持治疗),试验组加用妥洛特罗贴剂治疗。比较两组病例在治疗后24、72h和5d这3个时间点日间和夜间咳嗽症状改善情况、起效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在3个时间点日间和夜间咳嗽症状缓解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起效时间在日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咳嗽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以夜间咳嗽消失时间试验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妥洛特罗贴剂经皮给药作为5岁以下喘息性疾病儿童的诊断性治疗方法之一,疗效确切,使用安全方便,患儿依从性高,家属容易接受,明显缩短了治疗疗程,值得推广。
张红陈霞陈晓熹徐红珍
关键词:儿童支气管扩张剂
孕早期暴露家装空气污染物及高温对新生鼠神经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孕早期暴露家装空气污染物以及联合高温对新生大鼠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22只孕鼠随机分为4组,每天置于污染物柜、高温柜、高温联合污染物柜以及空染毒柜中2h时,共10d,然后对其分娩的新生鼠在不同时间点观察体质量变化和神经行为学改变。同时观察大鼠海马CA1区凋亡和死亡神经元的数量并检测海马组织中NMDA受体NR1亚基的基因表达变化。结果化学污染物、高温可导致新生鼠海马神经元的死亡和凋亡以及促进海马NMDA受体NR1基因的表达,并对其神经行为、学习记忆能力有显著的影响,二者联合可加重其损伤作用。结论孕早期暴露家装空气污染物和高温环境会对新生鼠神经系统的发育产生明显影响。
张红赵聪敏
关键词:污染物高温孕鼠神经行为
化学染毒及高温环境对孕鼠子代海马神经元形态及神经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化学毒物及高温环境对孕鼠子代海马神经元的形态和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将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染毒组、染毒联合高温组(联合组)和高温组,分别在孕早期(D1-D10)给予相应的处理。在生后不同时间观察新生大鼠大脑的发育以及海马神经元的形态变化,并检测新生大鼠的早期反射活动。结果各组新生大鼠脑组织无畸形,但染毒组和联合组海马CA1区变性坏死的神经元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和高温组(P<0.01)。出生1个月后染毒组和联合组海马CA1区神经元的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和高温组(P<0.05)。行为学检测发现染毒组、联合组、高温组早期反射出现的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结论化学染毒可导致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变性、坏死。染毒联合高温并不加重脑组织海马神经元的损害,但高温对动物的早期正常反射的出现却有明显的延迟作用。
张红赵聪敏张雨平王文益
关键词:孕鼠海马神经元
重庆某福利院1~2岁儿童膳食状况的调查及评价
2009年
目的通过营养咨询软件对某福利院1~2岁儿童膳食进行分析,对福利院儿童日常喂养提供指导。方法采用惠成公司提供的营养评价系统对某福利院80名1~2岁儿童膳食进行分析,统计三大物质及各种微量营养素摄入、达标情况。结果该福利院膳食中热能、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均明显低于推荐摄入量。微量营养素中锌、硒、钠、维生素A、核黄素、硫胺素摄入均低于推荐量。撮入过高的成分有钙、磷、钾、维生素E。结论该福利院儿童膳食中能量、三大营养物质及多种营养素的摄入不足,应调整膳食结构,均衡营养。
张雨平赵聪敏张红
关键词:膳食儿童
低浓度家装污染对孕鼠子代神经系统形态及功能的影响
2009年
目的探讨低浓度家装污染对孕鼠子代神经系统的形态和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将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染毒组,分别在孕早期(d1-d10)给予相应的处理。在生后不同时间观察新生大鼠大脑的发育以及海马神经元的形态变化,并检测新生大鼠的早期反射和神经行为活动。结果各组新生大鼠脑组织无畸形,但染毒组海马CA1区变性坏死的神经元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出生1个月后染毒组海马CA1区神经元的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行为学检测发现,染毒组早期反射出现的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且空间探索能力降低。结论化学染毒可导致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变性、坏死,并对仔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具有损害作用。
张红赵聪敏张雨平王文艺
关键词:孕鼠神经功能
EPO基因修饰MSCs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治疗作用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移植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至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大鼠,观察移植细胞EPO的表达及向神经元分化情况,为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提供实验基础。方法构建大鼠EPO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N1/EPO,用脂质体2000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EPO表达,然后移植7d HIBD大鼠,免疫组化检测体内EPO表达及MSCs向神经元分化情况。结果酶切和测序鉴定证实重组表达质粒正确,该质粒体外转染大鼠MSCs后可表达EPO,移植EPO修饰的MSCs体内能表达EPO,部分表达神经元特异标记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结论EPO修饰的大鼠MSCs能在新生HIBD大鼠中存活并表达EPO、部分移植细胞呈现向神经元分化的趋势,对新生HIBD大鼠有治疗作用。
王文益赵聪敏廖伟张红
关键词:真核表达载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