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林
- 作品数:55 被引量:200H指数:9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从主体理性的凯旋走向理性主体的黄昏被引量:12
- 2003年
- 近代哲学以“方法论的唯我论”作为主体理性确定理性主体本位的方法论前提,其结果必然是真正存在的不是理性主体,而是与客观存在相剥离、对立而囿于自我的思想与心灵。这种理性主义所内含的偏颇与荒谬一开始便为其走向危机埋下了种子。在西方现代哲学各种思潮的反思与批判、匡正与重构中,近代哲学主体理性的一统天下分崩离析;理性主体也随之失去了以往那种惟我独尊的权威。
- 王振林
- 关键词:哲学思想唯我论理性主义实证主义科学主义
- 梅洛·庞蒂的“他人与人的世界”
- 2016年
- 梅洛一庞蒂知觉现象学的创新性在于:总是从对传统哲学的观点、方法的批判开始,然后,以现身于情境中的肉身化主体为基点,探索与描述“人与世界、与他人、与自己的”各种关系。这种哲学努力,不仅推进了交互主体性问题的研究,而且开启了法国的生存现象学。
- 王振林
- 关键词:传统哲学肉身
- 米德的“符号互动论”解义被引量:29
- 2014年
- 米德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基于社会行为主义的基本立场,以进化论为依托,提出了一种从社会秩序出发的研究方法,成功地分析了语言的机制。通过对语言符号的分析,不仅揭示了人类心灵的生成与本性,而且阐释了具有心灵的人类有机体,在社会交流过程的"角色扮演"中所形成的自我,以及由自我依据语言交流原则所形成的人类社会,体现了他对改造社会生活的语言交往功能的关注。
- 王振林王松岩
- 关键词:米德符号互动论语言心灵自我
- 交往:新时代的哲学主题被引量:1
- 2000年
- 王振林
- 关键词:人文哲学交往问题
- 当代实践哲学与生活世界理论
- 生活世界是人生存的一个基本事实。生活世界的引入,既突显了实践问题的重要性,也导致了实践哲学的复兴。实践哲学的复兴,既彰显了哲学的思维方式与问题域的转换,也表现了哲学对自身认识的深化与更新。
- 王振林
- 文献传递
- 存在主义化的马克思主义——述评《辩证理性批判》
- 1992年
- 萨特在《辩证理性批判》中,从个人实践开始中经群而终于集团的论述是否填补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空白”完成了“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制作呢?文章认为,所谓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空白”并不存在,而是萨特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中,找到了创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工具”——人。当萨特把脱离生产和生产方式的个人实践的主观因素当作历史发展的绝对基础时,则注定他存在主义“制作”的失败。但萨特在确定了社会发展的主要规律后,提出具体研究社会状态和社会中的各种层次(个人——群——集团)的相互作用的要求是合理的。
- 王振林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辩证理性批判》存在主义认识历史人学创造历史
- 解析与探索-哲学视域中的主体际交往
- 王振林
- 辨析康德义务体系中的不完全义务概念被引量:2
- 2013年
- 康德道德哲学在对义务阐释过程中进行了完全义务和不完全义务的划分,其中德性义务作为不完全义务在其道德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德性义务不仅具有通常意义上的约束力,同时还容纳了自由行动的空间。
- 王振林赵夏文
- 康德范畴理论研究
- 1993年
- 1 近代哲学从其开始,对于概念的研究,主要限于探求其根源、性质及应用范围.在这些问题上,尽管各国个哲学家各有己见,但从本质上可分为经验论和唯理论两派.经验论主张,概念是思维从感性材料中现成的分析、归纳出来的,因而不论它们多么复杂,都可还原为感性材料,并和它们相一致.唯理论主张,思维具有一种超越感性对象的能动创造作用,它无需借助于感性材料便在本身就具有了现实的知识内容或天赋观念.天赋观念作为理性的固有内容,不仅本身只有无须经验证实的天然自明性,而且还和客观存在的规律具有一致性.但经验论和唯理论自觉不自觉地都肯定了理性的作用。
- 王振林
- 关键词:感性材料近代哲学先验逻辑先验哲学欧洲哲学史统觉
- 医学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的类比作用被引量:3
- 2017年
-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的论证中,医学不仅仅只是起简单的例证作用,而是被亚里士多德作为一个典型方法来表达其伦理学,他通过医学与伦理学的类比,以医学介于纯粹理论与纯粹应用之间的特征,来阐释他与柏拉图的不同伦理学理念,医学的这种类比,对于亚里士多德阐述他的伦理学理论起着重要的方法论作用。
- 夏天成王振林
- 关键词: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