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惠杰

作品数:10 被引量:11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7篇细胞肺癌
  • 7篇小细胞
  • 7篇小细胞肺癌
  • 7篇肺癌
  • 5篇非小细胞
  • 5篇非小细胞肺癌
  • 4篇肿瘤
  • 3篇预后
  • 3篇化疗
  • 2篇转移瘤
  • 2篇晚期
  • 2篇晚期非小细胞
  • 2篇肺肿瘤
  • 2篇分子
  • 2篇靶向
  • 2篇靶向治疗
  • 1篇动脉灌注
  • 1篇动脉灌注化疗
  • 1篇多西他赛

机构

  • 10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0篇王惠杰
  • 8篇张湘茹
  • 4篇孙燕
  • 4篇石远凯
  • 2篇王燕
  • 1篇储大同
  • 1篇孙克林
  • 1篇王彬

传媒

  • 4篇癌症进展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临床药物治疗...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分子预后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治疗是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化疗的疗效达到平台。药理遗传学和药理基因组学的研究显示,患者个体基因多态性及肿瘤组织的基因表达与化疗的疗效和/或毒性反应相关。本文回顾基因表达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预测因子的临床研究现状。
王惠杰石远凯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化疗预后
Gefitinib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现状与展望被引量:7
2005年
Gefitinib是一个选择性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凭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和较轻的毒性反应而成为非小细胞肺癌 (NSCLC)靶向治疗的热点之一。本文对gefitinib的作用机制、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不良反应和疗效预测因子等进行回顾。更深入的研究有助于准确评价gefitinib在NSCLC治疗中的地位。
王惠杰王燕张湘茹孙燕
关键词:GEFITINIB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被引量:1
2006年
王惠杰张湘茹
关键词:多学科综合治疗病死率分析农村居民
脑膜转移瘤22例的临床诊治及预后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研究恶性肿瘤脑膜转移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以及预后。方法 :对 2 2例脑膜转移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2病例中 ,有明确影像诊断者 2 0例 ,CSF细胞学诊断者 6例 ,2 1例分别接受鞘内化疗、局部放射、全身化疗等治疗 ,总生存期 1周~ 15月 ,中位生存期 3月。结论 :脑膜转移是癌症的一个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预后较差 ,诊断主要依靠CSF细胞学和MRI,治疗手段有全身化疗、鞘内治疗、局部放射治疗等。
王惠杰张湘茹
关键词:脑膜转移瘤预后
122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综合治疗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局限期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对手术联合化放综合治疗的122例局限期SCLC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2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38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6%、50.0%和38.0%。Ⅰ期、Ⅱ期、Ⅲ期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未到达、52个月和22个月(P=0.001),5年生存率分别为57.1%、43.1%和28.3%。Ⅲ期患者术后化放疗和术后化疗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0个月和20个月,5年生存率分别为45.3%和26.1%(P=0.071)。结论局限期SCLC采用综合治疗显示较好的生存期,TNM分期为影响预后的因子。
王惠杰孙克林张湘茹孙燕石远凯
关键词:肺肿瘤综合疗法外科治疗药物治疗
肝脏转移瘤的局部治疗被引量:2
2004年
王惠杰张湘茹
关键词:肝脏转移瘤肝动脉灌注化疗肝切除术免疫治疗
恶性肿瘤与血栓性疾病被引量:77
2006年
血栓栓塞性疾病是恶性肿瘤疾病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其存在与肿瘤本身的进展、治疗及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对恶性肿瘤伴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机制、危险因素、预防、治疗,抗凝/抗栓治疗的现状及对肿瘤预后的影响进行回顾。
王惠杰张湘茹
关键词:恶性肿瘤血栓性疾病
吉非替尼和多西他赛二线交叉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82例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和多西他赛用药的先后顺序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二线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院肿瘤医院2002年4月至2007年1月期间接受吉非替尼和多西他赛交叉二线治疗的82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吉非替尼交叉到多西他赛(A组)17例,多西他赛交叉到吉非替尼(B组)65例。交叉前为第1阶段,交叉后为第2阶段。吉非替尼在第1、2阶段的有效率分别为29.4%和27.7%(P〉0.05),多西他赛分别为13.8%和5.9%(P〉0.05)。对用药顺序进行统计学调整处理后吉非替尼的有效率为28.0%,明显优于多西他赛(12.2%,χ^2=5.46,P=0.02)。吉非替尼治疗的中位至疾病进展时间为6.0个月,明显长于多西他赛的4.0个月(P=0.00)。A、B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0.0和22.0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分层分析显示,体力状态差的患者先用吉非替尼较先用多西他赛生存期明显延长(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3.0和6.0个月,P=0.01)。2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均可耐受,不同用药顺序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结论吉非替尼和多西他赛的用药顺序对NSCLC患者的疗效和生存期无明显影响,但是一般情况较差的患者先用吉非替尼可能延长生存时间。
王燕张湘茹王惠杰王彬储大同孙燕
关键词:肿瘤治疗方案吉非替尼多西他赛
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的预后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的生存期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11例接受术后化疗的小细胞肺癌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对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进行生存预后分析。结果总体病例中位生存期38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5.6%、50.6%和38.7%。Ⅰ、Ⅱ和Ⅲ期的5年生率分别为61.4%、40.2%和29.9%(P=0.001),男性和女性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3.7%和56.5%(P=0.042),有或无淋巴结转移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2.5%和59.6%(P=0.001),有或无脉管瘤栓5年生存率分别为21%和46%(P=0.001)。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性别、脉管瘤栓、淋巴结转移和化疗周期数为独立的预后因子。结论TNM分期仍是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的重要预后因子,性别、脉管瘤栓、化疗周期数也是影响预后因子。
王惠杰张湘茹孙燕石远凯
关键词:肺肿瘤化学治疗预后
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被引量:3
2006年
与传统细胞毒性化疗相比,分子靶向治疗能更特异性作用于肿瘤而毒性反应较轻。新的靶向治疗药物得到发展,并相继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二线治疗中进行临床试验,其中有的药物显示了较好的疗效。本文对近年来关于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临床试验进行回顾。
王惠杰石远凯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