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顺 作品数:16 被引量:39 H指数:4 供职机构: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培养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南京市卫生局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ASPN基因微卫星多态性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易感性的关系 目的:探讨ASPN基因微卫星位点多态性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scoliosis,AIS)易感性之间的关联性。
方法:选取222名AIS患者和220名年龄匹配对照组,记... 刘文军 邱勇 陈志军 潘金顺 刘臻 束昊 孙超 王信华关键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基因多态性 易感性 微卫星位点 文献传递 乙肝病毒基因型及基因变异与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分析HBV基因型及基因变异与原发性肝癌(PHC)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基因型特异引物PCR法测定HBV基因型,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基因亚型;直接测序法检测HBV DNA 1653、1762/1764及1896位点的变异情况;统计比较多个因素在慢性乙型肝炎(CHB)和PHC患者中的异同,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与CHB组比较,PHC组患者年龄较大,HBeAg阴性更常见,而ALT水平和HBV DNA载量较低(P<0.05)。CHB组HBV的基因型B型与C型相当,而PHC组绝大多数为C型(P<0.01);两组基因型C型的亚型多为Ce亚型。两组病毒G1896A变异无差异,而PHC组C1653T、A1762G/T1764A变异出现的几率较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只有基因C型和高龄为PH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BV基因型C型为HBV相关PHC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C1653T、A1762G/T1764A变异与PHC有一定相关,但非独立危险因素。 张勇扬 王爱平 潘金顺 周锦勇 唐勤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原发性肝癌 基因变异 基因型 戊型肝炎病毒(4型)ORF2蛋白抗原性特征及其在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戊型肝炎(戊肝)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感染是我国急性肝炎的常见原因,诊断戊肝主要依靠抗-HEVIgM检测。目前检测试剂盒所用HEV抗原来自于1型病毒,而我国以4型HEV为主。而且,现有试... 周乙华 潘金顺 吴超 毕永春 孙静 唐勤关键词:戊型肝炎病毒 文献传递 4型戊型肝炎病毒ORF2多肽的二聚体特性和抗原性特征 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研究4型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开放阅读框架2(open reading frame2,ORF2)编码的多肽二聚体特性和抗原性特征。方法从患者血清克隆HEV ORF2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不同长度的ORF2多肽,并表达点突变多肽,纯化后在SDS—PAGE不同条件下分析二聚体特性,同时用Western blot分析其抗原性特征。结果由459~607位氨基酸构成的ORF2多肽能形成二聚体,而在氨基端截短13个氨基酸或在羧基端截短13个氨基酸均不形成二聚体,562位天冬酰胺、595位异亮氨酸分别突变后在SDS作用下仅以单体存在。Western blot显示,抗-HEV仅与二聚体的ORF2多肽反应,而不与单体ORF2多肽或截短肽反应。结论4型HEV ORF2多肽形成二聚体必须含有459—607位氨基酸,其中562位和595位氨基酸突变能影响二聚体的稳定性。该多肽的抗原性取决于二聚体结构。 潘金顺 庄辉 吴超 周锦勇 唐勤 周乙华关键词:戊型肝炎病毒 二聚体 抗原性 点突变 利用戊型肝炎病毒开放读码框架2截短多肽降低抗戊型肝炎病毒IgM检测中的假阳性 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研究用戊型肝炎病毒4型(HEV-4)开放读码框架(ORF)2主要免疫表位截短多肽排除抗-HEV IgM检测中发生假阳性的可行性。方法用重组HEV-4 ORF2蛋白主要抗原决定簇多肽(459—607位氨基酸)及其截短多肽(472~607位氨基酸)为抗原分别包被ELISA板,用间接ELISA法分别检测35份HEV RNA阳性患者血清、69份健康人血清和117份可疑阳性血清标本的抗.HEVIgM,并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确认,逆转录(RT).PCR检测HEVRNA加以比较。结果WB检测结果显示,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抗-HEV IgM仅与459—607多肽二聚体反应,而不与其单体及472~607多肽反应。间接ELISA法检测35份HEV RNA阳性患者血清抗.HEV IgM均能与459~607多肽反应,而不与472~607多肽反应;69名健康人血清与2种多肽都不反应。117份可疑阳性血清中,5份能同时与2种多肽反应,但450nm吸光度(A450)值之差小于0.5。WB检测这5份血清抗-HEV IgM均阴性;RT—PCR检测HEV RNA为阴性,说明这5份血清为非特异性吸附引起的假阳性。结论ORF2 459~607多肽可有效检测抗-HEV IgM,根据血清与2种多肽反应的A450差异,能有效排除因非特异性吸附导致的抗-HEV IgM假阳性。 毕永春 潘金顺 庄辉 孙静 吴超 唐勤 周乙华关键词:戊型 免疫球蛋白M 病毒蛋白质类 假阳性反应 普通成年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调查普通成年人群隐匿性HBV感染率。方法:收集普通成年人血清1440份,ELISA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分别设计HBV DNA不同区域的引物,用巢式PCR检测HBV DNA,对阳性标本进行DNA序列分析,并确定HBV基因型。结果:1440份血清中,HBsAg阳性70例(4.86%);HBsAg阴性的1370份血清中,3例(0.21%)至少2组不同特异性引物巢式PCR显示HBV DNA阳性。其DNA序列与基因库中已知HBV序列同源,证实了PCR产物的特异性,而各HBV DNA序列又不完全相同,排除了因污染造成的假阳性。3例隐匿性HBV感染中2例为基因型B型,另1例为C型。结论:普通成年人群存在隐匿性HBV感染。输血和器官移植时,仅以血清学标志物作为筛查HBV的手段,可能会引起HBV的传播。 刘勇 张乐 张乐 朱天礼 毕永春 潘金顺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隐匿性感染 巢式PCR DNA测序 RNA干扰和伊马替尼杀伤K562细胞效果的比较 2008年 目的比较RNA干扰(RNAi)和伊马替尼(imatinib)杀伤K562细胞的效果。方法设计有效的bcr—abl干扰shRNA序列,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插入到干扰载体构建RNAi质粒。测序鉴定正确的RNAi质粒转染K562细胞,48h后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RT—PCR技术检测K562细胞中bcr—abl表达水平。同时,伊马替尼作用K562细胞。利用凋亡分析、MTT增生实验和磷酸化的酪氨酸蛋白含量检测来评估RNAi和伊马替尼作用效果。结果与伊马替尼一样,RNAi使K562细胞凋亡增强,增生减少,磷酸化的酪氨酸蛋白含量减少。结论RNAi达到伊马替尼杀伤K562细胞的效果,有望在临床用于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尤其是那些对伊马替尼等化疗药物不敏感的CML患者。 顾香芳 孙雪梅 陈军浩 刘勇 潘金顺关键词:K562细胞 RNA干扰 采用戊型肝炎病毒主要免疫表位多肽检测特异性IgM抗体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采用戊型肝炎病毒主要免疫表位多肽检测特异性IgM抗体。方法:采用戊型肝炎病毒主要免疫表位多肽,制备ELISA检测试剂,同时使用北京万泰生物药业公司生产的抗-HEV IgM抗体诊断试剂,分别检测33例戊型肝炎患者血清和344例普通人群血清抗-HEV IgM,并对部分阳性标本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确认。结果:用本室ELISA试剂检测33例戊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EV IgM均阳性,符合率为100%;用万泰公司试剂检测阳性31例,符合率为93.9%。344例普通人血清中,本室试剂检测抗-HEV IgM阳性11例,而用万泰试剂检测仅其中6例显示阳性;对本室试剂阳性而万泰试剂阴性的5例进一步用WB检测,抗-HEV IgM均阳性。结论:本室制备的ELISA试剂可准确高效地检测血清抗-HEV IgM。 潘金顺 周镇先 毕永春 吴超 周乙华关键词:戊型肝炎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特异性IGM抗体 靶向ANG-2的shRNA重组载体抑制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生长和侵袭的研究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采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抑制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基因的表达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的方法将针对ANG-2基因的短发卡状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表达载体转染到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中,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ANG-2rnRNA及蛋白的表达;噻唑蓝比色法检测Ishikawa细胞的增殖;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侵袭实验检测其对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ANG-2mRNA及其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增殖被抑制,抑制率63.11%;细胞凋亡增加,细胞凋亡率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细胞生长减慢,阻滞于G1期的增多,S期细胞减少;侵袭能力明显下降。结论靶向ANG-2的shRNA能成功下调ANG-2基因的表达,抑制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生长和侵袭。 周怀君 何荣荣 夏宝妹 寻庆英 潘金顺 胡娅莉关键词:血管生成素-2 子宫内膜癌 ISHIKAWA细胞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同时阳性患者随访分析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同时阳性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病毒学特征动态变化。方法对53例HBsAg和抗-HBs同时阳性患者进行平均13.5个月的随访,检测随访前后血清HBV标志物,并对HBV DNA进行定量检测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分析其病毒学特征变化特点。结果 53例患者随访期间,4例(7.55%)HBsAg转为阴性,13例(24.53%)抗-HBs转为阴性,而36例(67.92%)HBsAg和抗-HBs仍同时为阳性。随访后患者血清HBsAg与抗-HBs水平、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率及ALT水平与随访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后HBV DNA水平(3.44±1.60log10)IU/mL较随访前(3.00±1.36)log10IU/mL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多数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的HBV感染者抗原与抗体可长期存在,HBsAg及HBV DNA水平较低、HBeAg阴性患者更易发生HBsAg转阴。 刘勇 周锦勇 周锦勇 潘金顺 李雷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病毒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