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姝
- 作品数:10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英语专业口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被引量:1
- 2011年
- 英语口语教学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英语口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本文根据自身的口语教学实践,分析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英语口语教学的几点策略。
- 潘玉姝
- 关键词:口语教学
- 一种英语单词教学装置
- 一种英语单词教学装置,包括写字板,所述写字板上设有一端为开口结构的空腔,所述空腔内的底端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上设有滑板,所述滑板的板面上设有前后通透的豁口,所述豁口左侧的滑板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镶嵌有一号磁铁块,还包括字...
- 孙丽坤潘玉姝钟妮
- 文献传递
- 哲学文化和语言主体间性关系之探究——语言哲学主体间性视阈下的影视作品翻译被引量:1
- 2017年
- 研习中西翻译的历史,早期的翻译主体问题研究主要是译者主体的研究,对翻译的态度偏重于"主观"。但是随着研究需要的变化和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西方学术界兴起了对于翻译研究学派以多元取向为特征的探索。同时,随着我国文化"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的实施,影视作品翻译成为了翻译研究的新热点。本文试图将影视作品翻译作为研究语料来探讨哲学文化和语言主体间性之间有效交往沟通的关系。
- 王卓张威潘玉姝
- 关键词:哲学文化主体间性语言哲学
- 基于文化传播的赫哲族口传文学《伊玛堪》翻译探究
- 2021年
- 《伊玛堪》是赫哲族的民间口传文学,是赫哲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该文以《伊玛堪》英译本为例,探究少数民族口传文学翻译的翻译策略,从而更好地实现中国赫哲族伊玛堪文化的对外传播。鉴于少数民族口传文学所具有的民族性、口头性和表演性的特点,可采用归化异化相结合、深度翻译和民族志诗学等翻译策略,全方位地展现赫哲族伊玛堪说唱文学的原貌。
- 潘玉姝
- 关键词:深度翻译民族志诗学
- 《时震》之后结构主义解读
- 2013年
- 后结构主义是在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继结构主义掀起的一股思潮。它兴起于法国,而盛行于美国。其代表人物法国学者德里达率先对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提出质疑,并以西方逻各斯中心主义,形而上学系统作为攻击目标,提出了分解的概念,主张消解二元对立,挑战权威,反对任何中心和固定模式。而这一思想在美国后现代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的封笔之作《时震》中的到了有力印证。
- 潘玉姝
- 关键词:《时震》后结构
- 《五号屠场》创伤叙事特色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五号屠场》是美国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的代表作。小说主人公毕利参加过二战,目睹了德累斯顿大屠杀,也由此造成了在其心灵上的严重创伤。而小说《五号屠场》的叙事也因为毕利的精神错乱采取了一种时间倒错的非线性的叙述,叙述语言方面也出现了重复的特征。
- 潘玉姝
- 关键词:《五号屠场》心理创伤非线性叙事
- 异化翻译观下的鄂伦春民俗文化翻译与传播被引量:2
- 2020年
- 鄂伦春是居住在黑龙江省的少数民族,在长期生活生产中形成了以狩猎为中心的民俗文化。随着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独具特色的鄂伦春民俗文化需要得到更广泛的传播。而异化翻译观主张以源语言为归宿,力图最大限度地展现源语言文化元素。本文试图从异化翻译观出发,探讨鄂伦春民俗文化翻译与传播的具体实践方法。
- 潘玉姝霍中惠赵立伟
- 关键词:异化翻译文化传播
- 解析《五号屠场》的创伤性
- 库特·冯内古特是美国60年代涌现出来的一位后现代派经典作家,著名的黑色幽默派小说家之一,《五号屠场》是他享誉文坛的翘楚之作。对于《五号屠场》的思想及艺术特色的研究一直都是评论界关注的焦点。近些年来评论家们对其后现代特征以...
- 潘玉姝
- 关键词:库特·冯内古特心理创伤叙述手法《五号屠场》
- 文献传递
- 一种英语教学展示装置
- 一种英语教学展示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中间位置纵向设有丝杠,所述丝杠上设有螺母,所述螺母上设有一号链轮,所述一号链轮通过链条与电机输出轴上的二号链轮连接,所述丝杠的顶端与横梁连接,所述横梁的两端通...
- 潘玉姝孙丽坤钟妮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