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心脏
  • 4篇心脏瓣膜
  • 4篇瓣膜
  • 3篇动脉
  • 3篇心脏瓣膜病
  • 3篇置换术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3篇瓣膜病
  • 3篇瓣膜置换
  • 2篇动脉旁路
  • 2篇心病
  • 2篇手术
  • 2篇切口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手术
  • 2篇先天
  • 2篇先天性
  • 2篇小切口
  • 2篇冠状动脉旁路

机构

  • 9篇广东省梅州市...

作者

  • 9篇欧斌
  • 8篇刘治元
  • 5篇张剑彬
  • 2篇吴东信
  • 1篇蓝远敏
  • 1篇许伟
  • 1篇梁锦崧
  • 1篇黄志辉

传媒

  • 3篇中国实用医刊
  • 2篇河北医学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低体质量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外科手术治疗危险因素分析
2019年
目的探讨低体质量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外科手术治疗的危险因素,为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8年11月在梅州市人民医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低体质量先天性心脏病患儿60例,随访1个月,并根据随访结果分析影响外科手术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结果经随访发现,60例低体质量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经外科手术治疗后存活45例,死亡15例.死亡患儿中手术时体质量(≤4.0kg)、术前肺炎、术前肺高压(中度、重度)、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风险评估-1(RACHS-1)分级(4、5、6级)及术前无自主呼吸所占比例高于存活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分析,术前肺炎、术前肺高压(中、重度)、RACHS-1分级(4、5、6级)及术前无自主呼吸是影响外科手术效果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P<0.05).结论手术时体质量(≤4.0kg)、术前肺炎、术前肺高压、RACHS-1分级和术前无自主呼吸是影响低体质量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外科手术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其危险因素及预后.
黄思纳欧斌刘治元张剑彬徐崇斐曾生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低体质量外科手术
生物瓣膜置换术治疗老年心脏瓣膜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观察生物瓣膜置换术治疗老年心脏瓣膜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10月至2014年12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6例。研究组行生物瓣膜置换术治疗,对照组行机械瓣膜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心功能等级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成功率为86.96%,高于对照组的67.39%,研究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82.19±18.76)min、(8.25±1.82)d]短于对照组[(116.72±26.32)min、(10.27±2.7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心功能等级(1.25±0.17、2.16±0.35)均低于治疗前(3.36±0.77、3.32±0.80),且研究组下降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52%)低于对照组(2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生物瓣膜置换术治疗老年心脏瓣膜病疗效确切,同时还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促进患者身体康复,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黄思纳欧斌刘治元张剑彬徐崇斐
关键词:心脏瓣膜病老年并发症机械瓣膜置换术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急性肾功能损伤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急性肾功能损伤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8年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急性肾功能损伤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出现急性肾功能损伤者16例设为实验组,同期未出现急性肾功能损伤者86例设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临床特点、影响因素及急性肾功能损伤发生情况和预后.结果 实验组死亡3例,病死率为18.75%;对照组死亡4例,病死率为4.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体外循环转机时间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这些因素均可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年龄、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体外循环转机时间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显示其是诱发急性肾功能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临床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要综合考虑其年龄、并发症、体外循环转机时间等因素,做到早干预、早治疗,降低出现急性肾功能损伤情况的发生,改善冠状动脉搭桥患者的病死率.
黄思纳欧斌刘治元
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急性肾功能损伤影响因素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8例经胸小切口VSD封堵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监测,观察组采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分析和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24例患者均封堵成功,成功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P〈0.05);VSD缺口大小:观察组的检查结果为(3.76±1.01)mm,与对照组的(3.94±1.07)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的患者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能够进一步明确缺口大小,提高封堵成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欧斌
关键词: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室间隔缺损
二尖瓣置换术中保留瓣叶及瓣下结构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二尖瓣置换术中保留瓣叶及瓣下结构的临床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7年10月接受二尖瓣置换术治疗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术中尽可能保留瓣叶及瓣下结构,对照组不保留瓣叶及瓣下结构。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心功能变化及术后并发症情况予以观察。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死亡病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指标两组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均有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明显降低,每分钟排血量(CO)明显提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6.67%,对照组为2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二尖瓣置换术中保留瓣叶及瓣下结构,安全有效,明显改善患者术后心功能。
张剑彬刘治元欧斌黄思纳徐崇斐曾生
关键词:二尖瓣置换术心功能瓣叶瓣下结构
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
2010年
目的: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结果,探讨提高早期生存率的措施。方法: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共对41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进行了换瓣手术。结果:术后早期死亡3例,1例死于低心排。1例于术后第9天突发室颤,抢救无效死亡。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余病例全部治愈出院。死亡率7.32%。随访35例,心功能Ⅰ级10例,Ⅱ级28例,Ⅲ级3例。结论: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充分的术前心功能调整,恰当选择手术时机,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尽量保留二尖瓣部分装置,术后严密的监护,加强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刘治元吴东信欧斌蓝远敏
关键词:重症心脏瓣膜病外科手术瓣膜置换
右胸小切口外科治疗先天性房室缺21例
2010年
目的:探讨右胸小切口术式与传统正中开胸术式优缺点比较。方法:采用右胸小切口治疗先心病患者,其中房缺6例,室缺15例。结果:与传统正中开胸术式对比,右胸小切口具有切口隐蔽美观、出血少、恢复快、费用少等特点。结论:有适应征患儿可以采用右胸小切口术式。
刘治元梁锦崧许伟吴东信欧斌
关键词:先心病小切口
冠状动脉旁路术同期行心脏瓣膜替换术治疗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旁路术同期行心脏瓣膜替换术治疗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32例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旁路术同期行心脏瓣膜替换术,其中行二尖瓣置换加搭桥25例,主动脉瓣置换加搭桥4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加搭桥3例。分析所有患者术后情况、心脏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情况。结果患者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为(34.59±2.85)h,ICU监护时间为(4.74±1.62)d,住院时间为(13.29±2.33)d。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收缩末期内径均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例患者中,11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4.38%。随访可知,所有患者术后心功能情况均得到改善,其中29例(90.63%)患者得到较明显的恢复,3例(9.38%)患者需要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1例术后14 d安装,1例术后398 d安装,另1例术后851 d安装),但无瓣周漏发生。结论冠状动脉旁路术同期行心脏瓣膜替换术在治疗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变中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状态,远期预后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黄志辉张剑彬刘治元欧斌黄思纳徐崇斐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术心脏瓣膜替换术
瓣膜置换并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观察瓣膜置换并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51例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疾病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相关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疾病患者实施瓣膜置换并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能够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应在临床中不断推广和运用。
刘治元欧斌张剑彬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住院时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