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鹏飞
- 作品数:95 被引量:221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改进缝合方法等综合措施减少皮肤扩张器外露并发症被引量:4
- 2008年
- 扩张器自切口处外露是皮肤扩张术中的主要并发症,发生比例高。而临床中操作相似的隆乳术很少发生假体外露。据此,我们分析了我科扩张器外露病例的发生原因,改进切口缝合等方法,大大降低了此类并发症的发生。
- 雷少榕黄晓元谢庭鸿梁鹏飞
- 关键词:扩张器外露皮肤扩张术并发症假体外露切口缝合切口处
- BMP-2反义寡核苷酸对增生性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
- 目的观察反义寡核苷酸干扰BMP-2表达后培养的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增殖、胶原合成的变化。方法根据人BMP-2的DNA序列,设计及合成反义寡核苷酸及错义寡核苷酸,将培养的瘢痕成纤维细胞分为4组:A组(对照组)、细胞+培养液;...
- 雷少榕黄晓元梁鹏飞龙剑虹
- 关键词:瘢痕BMPS反义寡核苷酸胶原
- 文献传递
- 烧伤新病房细菌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了解烧伤科搬迁后新病房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变化。方法统计自2010年6月烧伤病房搬迁后送检各类标本中分离出来的菌株情况及药敏试验结果,分为2010年6月-2012年6月和2012年6月-2013年6月两个时间段,并与搬迁前2003年8月-2006年7月的住院患者细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010年6月-2012年6月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铜绿假单胞菌与鲍曼不动杆菌分别位列第二、三位;而2012年6月-2013年6月鲍曼不动杆菌检出最多,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位列其后,且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与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和头孢他啶等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明显增强。结论烧伤病房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逐年增加,搬迁后前2年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增多、病原菌菌谱出现较大变迁可能与病房搬迁后环境改变、设备更新等有关。
- 刘赞周宇翔张丕红何亭张明华任利成梁鹏飞曾纪章黄晓元
- 关键词:烧伤细菌流行病学耐药性
- TNF-α诱导Hacat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 目的探讨 TNF-α诱导永生化表皮细胞 Hacat 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 Hoechst 33258 染色后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学改变,计算凋亡细胞百分率,利用 caspase 活性定量检测试剂盒分析
- 梁鹏飞黄晓元蒋碧梅张丕红杨兴华龙剑虹
- 文献传递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β在表皮生长因子诱导HaCaT角质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通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β(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β,PPARβ)调控Ha...
- 梁鹏飞蒋碧梅杨兴华肖献忠黄旭龙剑虹张丕红肖目张谢庭鸿黄晓元
- 文献传递
- 187例瘢痕癌患者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分析瘢痕癌的病因学及临床特征,并探讨其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15年5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烧伤重建外科收治的187例瘢痕癌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患者性别、初始伤或原发病发生年龄、瘢痕癌发生年龄,初始伤或原发病、潜伏期长短、溃疡前期长短、溃疡后期长短、病变部位、病灶类型、病灶面积、局部瘢痕张力情况,组织病理学类型、细胞分化程度,骨侵犯及淋巴结病变情况,治疗方法及预后。对初始伤或原发病发生年龄与潜伏期长短、溃疡前期长短与溃疡后期长短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对复发情况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1)本组患者男女比例约1.6:1.0,初始伤或原发病发生年龄为0.17~78.00(17±18)岁,瘢痕癌发生年龄为18~84(49±14)岁。(2)本组患者初始伤最常见的为火焰烧伤。潜伏期0.25~74.00(32±16)年,溃疡前期0~73.00(26±19)年、溃疡后期0.08~59.00(6±11)年。病变部位常见于下肢及头面部,病灶类型以侵蚀性溃疡最为常见,病灶面积为1~625(69±110)cm2。初始伤或原发病发生年龄与潜伏期长短、溃疡前期长短与溃疡后期长短均呈明显负相关(r值分别为-0.71、-0.50,P值均小于0.01)。176例患者病变周围存在张力较大的病理性瘢痕。(3)组织病理学类型以鳞状细胞癌为主,细胞高分化者居多。(4)本组患者有59例出现癌细胞骨侵犯,100例出现淋巴结肿大,18例出现癌细胞淋巴结转移。(5)本组患者中20例未行手术;167例采用手术治疗,以病灶扩大切除术为主。根据病灶扩大切除术后的创面情况,主要行皮片移植修复和局部皮瓣转移修复。139例行病灶扩大切除术患者创面绝大部分为一次性修复。104例随访患者中28例术后复发,头面部、上肢、下肢、臀部复发情况差异不明显�
- 刘赞周宇翔张丕红张明华任利成曾纪章周捷梁鹏飞黄晓元
- 关键词:烧伤瘢痕病因学潜伏期
- 89例下肢瘢痕癌的诊治体会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总结下肢瘢痕癌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烧伤重建外科1998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9例下肢瘢痕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统计学、致伤因素、癌变潜伏期、病变部位、溃疡面积、病理类型、骨质侵犯、淋巴结转移情况、手术方式、修复方法与预后等。结果:89例下肢瘢痕癌患者中,男70例,女19例;最常见致伤因素依次为火焰烧伤(42例)、创伤(19例)、烫伤(12例)。病变最常见于小腿(31例),其次为大腿(11例)、足跟(11例);溃疡面积为1.5~600.0 cm2。其中鳞状细胞癌80例、疣状癌8例、肉瘤1例。术前发现腹股沟淋巴结肿大78例,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49例,单纯淋巴结活检、切除29例;9例发现淋巴结转移,8例有骨质侵犯;24例行截肢术,53例行病灶扩大切除皮片移植术,12例行病灶扩大切除皮瓣修复术。65例得到随访,8例出现复发,其中截肢者2例,扩大切除者6例,且肿瘤复发与手术方式无关(P>0.05)。结论:下肢瘢痕癌复发转移率较高,需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应尽早手术治疗并定期随访;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较常见,需行淋巴结活检、切除或清扫;局部扩大切除、植皮或皮瓣修复是其主要治疗方法,但癌肿较大、侵犯较深且下肢瘢痕广泛、畸形严重者可考虑截肢。
- 田靖梁鹏飞张丕红刘赞周捷任利成
- 关键词:烧伤瘢痕癌淋巴结转移皮瓣移植
- 核仁素对热变性成纤维细胞的功能影响
- 目的:探讨核仁素在热变性皮肤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核仁素对热变性成纤维细胞的功能影响。方法:采用热损伤(52℃ 30s)处理原代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复制成纤维细胞热变性模型,采用Western-blot检测核仁素的表达...
- 梁鹏飞蒋碧梅黄晓元
- 烧伤脓毒症小鼠早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三种标志物的表达变化及免疫调控机制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 观察烧伤脓毒症小鼠伤后早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膜联蛋白A1(ANXA1)、GATA-3、T-bet的表达情况,分析3种标志物的免疫调控机制. 方法 将780只清洁级雄性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伤组60只、烧伤组240只、脓毒症组240只及烧伤脓毒症组240只.假伤组小鼠背部于37 ℃温水中浸浴10s模拟致伤;烧伤组小鼠背部于100 ℃沸水中浸浴10 s造成20% TBSA深Ⅱ度烧伤;脓毒症组小鼠腹腔注射LPS(6 mg/kg);烧伤脓毒症组小鼠同烧伤组处理后,立即同脓毒症组腹腔注射等剂量LPS.(1)伤后即刻,假伤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选取6只小鼠,每只小鼠收集1管外周血淋巴细胞悬液.其余3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于伤后12、24、48及72 h各选取6只小鼠,每只小鼠收集1管外周血淋巴细胞悬液.每管细胞悬液等分为2份,一份加入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人抗小鼠CD4单克隆抗体、藻红蛋白(PE)标记的人抗小鼠γ干扰素单克隆抗体,以标记Th1;另一份加入FITC标记的人抗小鼠CD4单克隆抗体、PE标记的人抗小鼠IL-4单克隆抗体,以标记Th2.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h1、Th2百分比,并计算Th 1/Th2比值.(2)伤后即刻,假伤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取18只小鼠,每只小鼠收集1管外周血淋巴细胞悬液.其余3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于伤后12、24、48及72 h各选取18只小鼠,每只小鼠收集1管外周血淋巴细胞悬液.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淋巴细胞中ANXA1、GATA-3、T-bet mRNA的表达量.(3)伤后即刻,假伤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取36只小鼠,每只小鼠收集1管外周血淋巴细胞悬液,分成6次进行实验.一次取6管细胞悬液分别加入6种抗体组合:标记Th1和Th2的抗体分别与PE-花青素7标记的人抗小鼠ANXA1单克隆抗体、PE-花青素7标记的人抗小鼠GATA-3单克隆抗体、PE-花青素7标记的人抗小鼠T-bet单克隆抗体联用,以分别标记Th1、Th2的3种标志物.其余3组按照随
- 周宇翔黄鹏张丕红任利成曾纪章周捷梁鹏飞黄晓元
- 关键词:烧伤脓毒症淋巴细胞膜联蛋白A1
- 股前外侧皮瓣在严重高压电烧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 <正>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皮瓣在修复严重高压电烧伤深度创面中的应用。方法:2007年1月-2012年8月,采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严重高压电烧伤深度创面7例,其中颈部1例,腹部3例,前臂2例,腹股沟大腿上段1例;岛转转移2例,...
- 张丕红任利成张明华梁鹏飞曾纪章黄晓元
- 关键词:股前外侧皮瓣电烧伤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