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利成
- 作品数:104 被引量:222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PTEN、P130Cas与皮肤瘢痕癌上皮间质转化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磷酸酯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P130 Crk相关底物(P130Cas)与瘢痕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关系。方法收集8例瘢痕癌患者的瘢痕癌、癌旁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正常皮肤、瘢痕、瘢痕癌组织中PTEN、P130Cas、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结果 PTEN、P130Cas、E-cadherin在瘢痕癌、瘢痕、正常皮肤组织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Vimentin在正常皮肤、瘢痕组织内呈阴性表达,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与瘢痕癌组织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TEN与P130Cas在瘢痕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 78,P=0. 023);瘢痕癌中E-cadherin的表达与PTEN的表达呈正相关(r=0. 83,P=0. 011),与P130Cas呈负相关(r=-0. 74,P=0. 035),PTEN、P130Cas与Vimentin的表达不相关。结论 PTEN与P130Cas可能通过影响上皮间质转化现象在瘢痕恶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刘赞周捷张丕红任利成张明华曾纪章何志友梁鹏飞
- 关键词:皮肤肿瘤PTEN磷酸水解酶
- 烧伤后鼻缺损畸形的修复
- 目的:依据烧伤后鼻缺损的范围以及合并面部其他畸形情况,选择相应修复方案,探讨其修复效果.方法:近10年来笔者单位采用皮瓣修复烧伤后鼻缺损畸形12例,其中全鼻缺损4例,鼻部分缺损 8例;鼻孔有明显狭窄或闭锁4例,伴有额部瘢...
- 张丕红黄晓元任利成龙剑虹范鹏举曾纪章肖目张
- 严重腹部高压电烧伤的诊治策略探讨--6例报告与文献回顾
- 总结腹部高压电烧伤致腹壁大面积缺损和内脏损伤的诊治经验,初步提出严重腹部电烧伤的诊治策略.分析近8年来收治的6例腹部严重高压电烧伤,根据早期腹部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结合术中腹壁清创所见的损伤层次,决定是否行剖腹探查...
- 张丕红张明华黄晓元任利成曾纪章梁鹏飞周捷
- 关键词:疗效评价
- 皮瓣移植及静脉吻合修复手部严重皮肤撕脱伤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总结手部严重皮肤撕脱伤的修复方法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0-09/2005-09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整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手部严重皮肤撕脱伤患者9例,患者均知情同意。其中多指皮肤撕脱4例,手指、手掌、手背联合皮肤撕脱5例。应用同侧共蒂髂腰部、下腹部皮瓣联合移植4例,双侧髂腰皮瓣联合移植2例,同侧髂腰皮瓣移植加手掌、手背中厚植皮修复1例,撕断手背静脉吻合后撕脱手掌、手背皮瓣原位缝合2例。术后定时随访,观察患者手部外形、抓握、对掌功能和手指关节屈伸度等,进行术后手部功能评估,手部功能损害〈25%为功能良好。结果:9例手部严重皮肤撕脱伤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9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1年,其中3-6个月2例,6-9个月3例,9个月-1年4例。①除1例静脉吻合逆行手掌皮瓣边缘少许坏死外,其余皮瓣和皮片全部成活。②手部功能评定:恢复良好者8例。除1例全手皮肤撕脱术后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僵硬、手部功能恢复较差外,其余8例术后手部具有较好的屈伸、抓握、对掌等功能,效果基本满意。③应用共蒂髂腰、下腹部皮瓣修复手指、手掌、手背联合皮肤撕脱伤,血运可靠,有效保留了伤指,且能恢复患指大部分功能。具有手部制动限制少、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应用静脉吻合法修复手掌、手背联合皮肤撕脱伤,解决了逆行撕脱瓣静脉回流问题,效果良好。结论:皮瓣移植及静脉吻合均能有效修复手部严重皮肤撕脱伤患者的手部功能,其中共蒂髂腰、下腹皮瓣联合修复多指皮肤撕脱有利于手部早期功能锻炼;手背静脉吻合能改善逆行撕脱手背皮肤静脉回流障碍。
- 张丕红龙剑虹任利成谢庭鸿曾纪章黄晓元
- 关键词:外科皮瓣皮肤移植
- 琥珀酸对中性粒细胞的抑制作用(英文)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脆弱类杆菌代谢产物琥珀酸 (succinicacid)对中性粒细胞 (polymorphonuclear,PMN)功能的影响及其在脆弱类杆菌 (bacteroidesfragili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分离外周血PMN ,以 5 ,10 ,2 0 ,30mmol/L四种浓度的琥珀酸分别孵育 2 0min ,或以 2 0mmol/L浓度的琥珀酸孵育 5 ,10 ,15和 2 0min ,测定对PMN粘附率 (adherencerate)及硝基蓝四氮唑 (NBT)还原能力的影响。结果 琥珀酸能显著抑制PMN粘附率及NBT还原能力 ,且呈浓度 ,时间依赖关系。结论 琥珀酸能抑制PMN的功能 ,在脆弱类杆菌的发病中占有重要的作用。
- 任利成黄晓元龙剑虹
- 关键词:琥珀酸中性粒细胞粘附率
- 同期肢体多关节部位瘢痕挛缩畸形整复的临床效果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讨同期肢体多关节部位瘢痕挛缩畸形整复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8年6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针对24例患者同一肢体多关节部位瘢痕挛缩畸形进行同期手术整复,其中男16例、女8例,年龄3~42岁;上肢15例、下肢9例;一次手术整复腋窝和肘部瘢痕挛缩3例,肘窝和腕掌侧瘢痕挛缩4例,肘窝和手部瘢痕挛缩5例,腕掌侧、手掌和手指掌侧瘢痕挛缩3例,腹股沟和膝内侧瘢痕挛缩2例,腘窝和踝后瘢痕挛缩1例,踝前和足背瘢痕挛缩6例。多关节部位瘢痕挛缩松解后,皮肤缺损面积140~580 cm2,采用自体全厚皮移植修复7例,自体中厚皮移植修复4例,自体全厚皮移植联合局部皮瓣改形修复9例,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自体薄皮片移植修复4例。术后采取综合康复措施,观察所有皮片成活情况;术后6个月~8年随访患肢功能,其中上肢功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下肢术后检查关节活动度以及行走和下蹲功能,并记录患肢挛缩复发再次手术情况。结果22例患者植皮术后皮片全部成活;2例患者全厚皮小块坏死,其中1例患者创面经清创植皮后修复,1例患者创面经换药后愈合。各整复关节处瘢痕挛缩畸形完全或基本纠正。随访6~96个月,15例上肢瘢痕挛缩患者功能评定优12例、良3例;9例下肢瘢痕挛缩患者中除1例3岁患儿因膝内侧瘢痕挛缩复发5年后再次行手术松解植皮外,其余8例患者整复术后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效果较佳。结论同一肢体多关节部位连续性瘢痕挛缩畸形,采取同期手术松解植皮整复,可减少手术次数、获得较佳手术效果。
- 张丕红文一臻曾纪章任利成周捷梁鹏飞张明华何志友崔旭黄晓元
- 关键词:四肢瘢痕
- 游离上臂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足部电烧伤创面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观察游离上臂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足部电烧伤创面的效果。方法2010年6月-2013年6月,笔者单位收治手足部Ⅲ度电烧伤患者6例,创面大小:6.0cm×4.0cm-8.5cm×7.5cm。采用游离上臂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创面,皮瓣面积为9cm×4cm-12cm×9cm。5例供区拉拢缝合,1例供区移植腹部全厚皮。结果1例中指受损患者术后因皮瓣静脉回流障碍坏死,经换药后取腹部全厚皮移植修复;其余5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颜色和弹性与受区较匹配,臃肿不明显。随访6—24个月,手足部功能恢复尚可,5例患者手功能评定结果:优2例、良2例、差1例。供瓣区瘢痕较轻,无明显功能障碍,效果较佳。结论游离上臂外侧穿支皮瓣血管蒂相对较长,脂肪组织较少,是修复手足部电烧伤小创面的较佳皮瓣。
- 张丕红张明华谢庭鸿周捷任利成梁鹏飞曾纪章黄晓元
- 关键词:烧伤外科皮瓣创面修复
- 脆弱类杆菌脂多糖对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的影响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通过研究脆弱类杆菌脂多糖 (LPS)对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分泌白细胞介素 2 (IL 2 )和白细胞介 4素 (IL 4 )的影响 ,探讨脆弱类杆菌感染的机制。 方法 采用脆弱类杆菌临床分离菌和标准菌株 (NCTC9343)提取的LPS ,以不同浓度作用于PBMC ,2 4h后收集培养细胞上清 ,运用ELISA法检测其IL 2和IL 4的含量变化。 结果 脆弱类杆菌LPS对正常人PBMC分泌IL 2有显著抑制作用 ,并呈明显的浓度依赖关系 (r=0 .80 2 4 ,P <0 .0 1)。脆弱类杆菌LPS对正常人PB MC分泌IL 4有显著刺激作用 (P <0 .0 5 ) ,但无浓度依赖关系。脆弱类杆菌临床分离菌与标准菌株LPS对正常人PBMC分泌IL 2和IL 4具有相同效应 ,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r =0 .10 95 ,P >0 .0 5 )。 结论 脆弱类杆菌LPS对正常人PBMC分泌IL 2有抑制作用 ,而对IL
- 周捷黄晓元任利成唐寅
- 关键词: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4
- 腋窝创面修复的手术策略
- 梁鹏飞张丕红张明华任利成曾纪章郭乐胡佳雄崔旭黄覛涛黄晓元
- 电击伤后并发脑损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9
- 2003年
- 目的 探讨电击伤后并发脑损伤的发病特点及诊治方法。 方法 收集笔者单位近年收治的 138例电击伤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结果 ,判断其是否并发脑部损伤 ,并将受损程度分为轻、中、重、特重度 4类。分析电流出入口部位及电压高低与脑损伤的关系 ,提出可能的致病原因。根据诊断结果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结果 本组患者中 ,有 10 6例并发脑损伤 ,4例为重度 ,其余为轻、中度 ,影像学检查可见脑部阳性病变。致伤电压的高低、电流出入口部位与脑损伤发生率关系不大 ,但二者与脑损伤程度有密切关系。本组患者经治疗 ,131例治愈 ,7例死亡 ,但无1例因脑损伤而致死。 结论 高压电击伤后脑损伤的发生率较高 ,其原因可能与电流对脑部的直接损害、机械性损伤、电流所致心肺疾病、大面积烧伤均有关 ,早期、正确地诊断、治疗 ,是减少死亡率、致残率的关键。
- 谢庭鸿黄晓元刘卫平龙剑虹任利成杨兴华
- 关键词:电击伤脑损伤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