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阳
- 作品数:20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大连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髂前上棘内横行小切口高位精索静脉结扎术被引量:1
- 2004年
- 韩洪海于学炜杨阳
- 关键词:精索静脉结扎术髂前上棘小切口静脉曲张
- 外伤性肾动静脉瘘1例
- 2009年
- 患者,男,27岁。因被刀刺伤,右腰背部疼痛、出血伴心悸气短1h入院。患者诉右胸部及腹部疼痛,伴心悸气短,留置导尿管有淡血性尿液。体检:神智清,面色苍白,血压80/50mmg(1mmHg=0.133kPa),脉搏120次/min。右背部腋后线第10肋处可见2.5cm刀口,探查刀口入胸腔,出血,全腹压痛,以右上腹为主,伴反跳痛及肌紧张。血常规检查:红细胞1.77×10^12/L,血红蛋白71g/L,血小板72×10^9/L。尿常规红细胞1.349×10^12/L,未见白细胞。胸腹部CT示右血气胸,肾筋膜内出血,腹腔内积液。
- 韩洪海于宏川钟伟一张悦杨阳于学伟
- 关键词:肾动静脉瘘外伤
- 后腹腔镜与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 2020年
- 目的:观察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应用后腹腔镜与输尿管镜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98例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按术式不同分2组,各组49例,对照组行输尿管镜碎石术,观察组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80.74±29.41)min比对照组长,出血量(32.01±3.85)mL比对照组多,但结石清除率(90.54±5.41)%比对照组高,且住院时间(4.85±0.74)d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12%比对照组的20.41%低(P<0.05).结论: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的结石清除率高,且术后较少并发症,建议首选该术式治疗.
- 张悦于学炜于宏川仲伟一杨阳
- 关键词:后腹腔镜输尿管镜并发症
- 自发性肾错构瘤破裂出血诊疗方法被引量:1
- 2005年
- 韩洪海于学炜高岩杨阳仲维一
- 关键词:肾肿瘤错构瘤
- 传统手术与后腹腔镜治疗肾囊肿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对比研究传统手术与后腹腔镜治疗肾囊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肾囊肿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后腹腔镜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治疗效果包括手术中的治疗效果和手术后的治疗效果,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包括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手术中出血量)优势明显;随访结果是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是16%,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是4%。结论:对于需要治疗肾囊肿的患者,采用后腹腔镜治疗是更好的选择,治疗效果更佳。
- 于宏川包品杨阳
- 关键词:肾囊肿腹腔镜传统手术
- 探讨二次电切治疗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
- 2015年
- 目的探讨二次电切治疗在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 69例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未行二次电气治疗,观察组患者均行二次电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2年内肿瘤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2年内肿瘤复发率为11.43%,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6.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2.86%,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8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次电切治疗可有效降低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肿瘤复发率,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临床治疗中应对其慎重选择。
- 张悦杨阳仲伟一
- 关键词:肿瘤复发
- 脉冲微波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及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脉冲微波在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6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慢性前列腺炎76例、前列腺增生症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80例),研究组患者应用脉冲微波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脉冲超短波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及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也明显比对照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WBC水平及I-PSS评分均有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WBC水平、I-P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脉冲超短波相比,脉冲微波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的效果更好,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 于学炜杨阳于洪川
- 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超短波
- 探讨舒尼替尼治疗转移性肾癌的预后因素
- 2015年
- 目的探究转移性肾癌采用舒尼替尼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54例转移性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舒尼替尼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生存情况,并采用单因素分析法研究与患者预后相关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本组患者总体生存期为2.5~66.4个月,平均生存期为(22.5±14.8)个月,患者1年存活率为72.2%,2年存活率为63.0%,3年存活率为57.4%。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有ECOG(体力状况)评分、临床症状、骨转移、舒尼替尼1M-RDI(首月相对剂量密度)等,其中存在临床症状患者生存期短于无症状者(P〈0.05),发生骨转移患者生存期短于无骨转移者(P〈0.05),舒尼替尼1M-RDI〈50%患者生存期短于舒尼替尼1M-RDI≥50%者(P〈0.05),各项数据比较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舒尼替尼治疗转移性肾癌,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较多,临床使用靶向药物时需考虑患者实际病情和首日用药剂量等多方面因素,以提高患者生存率和治疗效果。
- 张悦杨阳仲伟一
- 关键词:转移性肾癌舒尼替尼预后因素
- 阴囊特发性钙质沉着症一例
- 2013年
- 阴囊钙质沉着症是特发性皮肤钙盐沉着症的一种,临床少见,易误诊,需要病理证实。我科2013年收治1例术前误诊为多发性皮脂腺囊肿,术后病理证实为阴囊特发性钙质沉着症,现报道如下。
- 于宏川韩洪海杨阳
- 关键词:钙质沉着症特发性阴囊病理证实术前误诊钙盐沉着症
- 应用综合疗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分析综合疗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共200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仅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抗生素同时,合并使用前列腺治疗仪以及前列腺按摩等综合疗法进行治疗。随诊观察两个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后,90例明显好转,8例好转,2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患者76例明显好转,6例好转,18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前列腺炎患者时,采用综合疗法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广泛使用。
- 于学炜杨阳于洪川
- 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