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手术
  • 7篇肺癌
  • 5篇胸腔
  • 5篇胸腔镜
  • 4篇骨折
  • 3篇皮下
  • 3篇肿瘤
  • 3篇细胞
  • 3篇细胞肺癌
  • 3篇小细胞
  • 3篇小细胞肺癌
  • 3篇开胸
  • 3篇肋骨
  • 3篇肋骨骨折
  • 3篇非小细胞
  • 3篇非小细胞肺癌
  • 2篇胸部
  • 2篇胸腔镜手术
  • 2篇胸外
  • 2篇胸外科

机构

  • 17篇天津市第五中...

作者

  • 17篇杨洋
  • 14篇隋铁泉
  • 7篇张秀强
  • 7篇张志伟
  • 3篇杨涛
  • 1篇付华伟

传媒

  • 3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当代医学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临床医学
  • 1篇肿瘤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实用疼痛学杂...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近远期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近远期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该院2008年3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87例行胸腔镜肺叶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析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站数和总数、术后引流时间及总量和住院时间),手术切除和并发症情况;远期随访患者的术后复发情况,1、3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及中位无瘤生存期(DFS ),并回顾分析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同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全组的手术时间为(207.3±72.5)min ,术中出血量为(235.0±104.8)mL ,淋巴结清扫站数为(4.6±1.2)个,淋巴结清扫总数为(12.5±3.9)枚,术后引流时间为(7.4±3.5)d ,术后引流总量为(1887.4±432.6)m L ,住院时间为(10.3±3.7)d;87例患者中9例有轻微并发症,给予对症治疗后均改善;共随访4~52个月,中位随访23个月;至随访截止时间(2013年3月),53例患者仍存活,术后56例出现术后复发,局部复发39例,远处转移17例;1、3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82.4%和66.2%,1、3年的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4.5%和36.8%,中位DFS为18.7个月(95% CI:9.2~28.5)。影响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预后的因素有病理分期、分化水平、辅助放化疗、纵隔淋巴结转移、淋巴结清扫站数和淋巴结清扫总数。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近远期疗效较好,同时影响预后的因素较多。
滕洪生张志伟杨洋
关键词:胸腔镜检查肺切除术预后
54例腋下小切口开胸手术的临床应用探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腋下小切口开胸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7年7月~2011年12月行开胸手术的104例开胸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类型将其分为腋下小切口手术组及常规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拔出胸管及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患者的满意度等。结果小切口手术组的手术时间37.72±11.42min、术中出血量50.52±32.31ml、切口长度6.11±1.02cm等均小于常规手术组,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26%vs 12.00%)无明显差异,小切口手术组的术后拔出胸管时间(47.42±9.42h)及下床活动时间(63.21±12.41h)小于常规手术组,术后随访显示小切口组对手术的满意度(90.35%)明显高于常规手术组(72.28%)。结论腋下小切口手术相比常规手术有一定的优势,对具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建议行小切口手术治疗。
张秀强隋铁泉杨涛滕洪生杨洋
关键词:腋下小切口开胸手术
术中植入^(125)Ⅰ放射性粒子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放射性粒子植入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方法。笔者自2010年5月至2012年10月对42例无法接受标准肺癌根治切除的非小细胞癌患者(non 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进行了术中直视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42例,其中鳞癌27例,腺癌15例。男30例,女12例,年龄46~78岁,中位年龄54.7岁。右肺上叶肺癌12例,右肺下叶肺癌8例,左肺上叶肺癌8例,左肺下叶肺癌14例。
杨洋隋铁泉张秀强张志伟
关键词: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术中植入晚期恶性肿瘤中位年龄
肺癌围手术期免疫功能保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20年
肺癌患者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红细胞免疫等状况较正常人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低下。目前早中期患者肺癌的首选治疗方式仍然是手术切除治疗。虽然切除肿瘤可以逐渐消除瘤体本身造成的免疫抑制,但手术创伤引发的机体应激反应、神经内分泌变化、疼痛的刺激以及麻醉药物的使用在术后一段时间内反而会加重免疫抑制。因此针对围术期内多个治疗环节加以改进,可以有助于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恢复,减少肿瘤复发、转移的几率。具体措施包括术前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番茄红素、胸腺肽等药物以及预先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以提升免疫力;术中更多的运用微创胸腔镜技术并在全身麻醉时联用硬膜外麻醉;围术期采用多模式联合镇痛,术前给予氟比洛芬酯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开展超前镇痛,术后给予静脉持续自控镇痛时辅用地佐辛等药物或与肋间神经阻滞相结合,或改用硬膜外自控镇痛、自控椎旁神经阻滞等方法镇痛;此外术后建议给予患者早期营养支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输血,需要输血时使用辐照成分输血。
杨洋隋铁泉
关键词:肺癌围术期免疫保护
生长抑素与食管癌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检测食管癌组织中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的表达情况,研究这种生物因子与临床常见指标间的联系,试评价其在食管癌预后及生物治疗中的价值。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99例经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的石蜡组织标本进行研究。结果:SS与组织分化程度和形态学分型显著相关。分化越差,SS的表达越低。SS与总生存期(OS)有显著相关性。SS可以作为影响OS的独立预后因子。取值越低,生存期越短。结论:SS在食道癌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占有一定的地位。SS可能是一种判断食管癌预后的独立因子。
杨洋
关键词:食管肿瘤生长抑素免疫酶技术
多模式联合镇痛在成人创伤性肋骨骨折非手术治疗初期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评估新型多联合镇痛模式在成人创伤性肋骨骨折非手术治疗初期的镇痛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93例未接受手术治疗的创伤性肋骨骨折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传统镇痛组、皮下镇痛组和联合镇痛组,每组31例。其中男56例,女37例;平均(47.3±13.2)岁。所有患者均为中重度疼痛,VAS评分大于5分。传统镇痛组:每天2次给予氯诺昔康8 mg静脉注射;皮下镇痛组:单纯使用皮下自控镇痛泵治疗;联合镇痛组:在传统镇痛组的基础上,加用皮下自控镇痛泵治疗,泵药配置用量同皮下镇痛组。比较伤后3天内卧床制动期间各组患者镇痛治疗前(T1),治疗后24 h(T2)、48 h(T3)、72 h(T4)的静息时和咳嗽时的VAS评分。比较镇痛治疗78 h后下床活动时的VAS评分。当各组患者卧床治疗72 h内出现VAS评分大于7的突发疼痛时,比较各组使用盐酸布桂嗪100 mg补救镇痛的日均使用次数。比较皮下镇痛组和联合镇痛组的患者卧床治疗期间镇痛泵的日均按压次数。比较各组出现恶心、肺炎等不良反应例数。结果联合镇痛组的静息痛和咳嗽痛在观测时点(T2~T4)上的VAS评分均优于皮下镇痛组和传统镇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床活动时,3组间的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镇痛组的疼痛评分最低。补救镇痛时,盐酸布桂嗪日追加次数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镇痛组次数最少。使用镇痛泵的两组患者之间,联合镇痛组自主按压次数低于皮下镇痛组(P<0.05)。联合镇痛组治疗期间的肺炎发生率低于其他两组,恶心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单纯镇痛组。结论成人创伤性肋骨骨折非手术治疗初期,传统静脉间断给药联合皮下持续给药的的多模式镇痛效果优于传统静脉或皮下给药的单一镇痛模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杨洋隋铁泉
关键词:多模式镇痛肋骨骨折非手术治疗皮下自控镇痛
肋软骨骨折29例诊疗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肋软骨骨折是胸部创伤中一种少见但非罕见的损伤。多年来,国内针对肋软骨骨折的相关分析基本集中于影像学而鲜见来自于临床的研究。为减少漏诊并优化骨折治疗效果,笔者汇总了我院2007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9例肋软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此类骨折的诊断及治疗体会加以总结。现报告如下。
杨洋隋铁泉张秀强张志伟
关键词:肋软骨骨折诊疗胸部创伤骨折患者影像学
以腹部皮下结节为首发症状的转移性肺癌10例
2007年
付华伟隋铁泉杨洋
关键词:转移性肺癌皮下结节腹部皮肤首发症状原发性肺癌癌发病率
细胞跨膜Notch配体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中细胞跨膜Notch配体4(DLL4)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临床意义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on法检测58例非小细胞性肺癌的组织标本及同时切取的58例癌旁正常组织中DLL4的表达情况。结果:DLL4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75.9%(鳞癌77.3%,腺癌75.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阳性率为29.3%),两组间比较χ2=11.74(P<0.01);DLL4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其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肿瘤的组织类型无关(P>0.05)。结论:DLL4在非小细胞肺癌和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可能参与了肿瘤新生血管发生,参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侵袭和转移,从而影响患者的预后。
隋铁泉张志伟杨涛滕洪生杨洋张秀强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蛋白表达
序列穴位刺激护理对自发性气胸患者VATS围术期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探讨序列穴位刺激护理对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根据不同的手术医师及患者自愿选择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观察患者最大通气量(MVV)、血氧饱和度(SPO_2)、术后引流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降钙素原(PCT)指标。结果应用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5d后,两组患者相比,MVV及SPO_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3d及5d,两组PCT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胸管引流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列穴位刺激护理对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术后患者恢复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和缩短住院时间等方面优于常规术后护理方法。
张法越姜霭玲隋铁泉张秀强张志伟杨洋殷海伦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电视胸腔镜手术最大通气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