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颖
-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超未成熟儿高酪氨酸血症I型1例被引量:3
- 2011年
- 患儿 男.出生后1h+.因“胎龄26周,生后1+h”入院。患儿为第3胎第1产孕26周臀位助产娩出,出生体重986g。无早破水,羊水清,胎盘、脐带正常。无宫内窘迫史,有产后窒息抢救史,经复苏处理,于气管插管正压通气下转入NICU。其母自然流产1次。
- 谭小华崔其亮莫镜李颖林黎黎
- 关键词:酪氨酸血症超未成熟儿臀位助产宫内窘迫NICU正压通气
- 左卡尼汀治疗新生儿血清CK-MB异常的效果评价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新生儿血清CK-MB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血清CK-MB异常的新生儿80例分为4组:大、小剂量左卡尼汀组分别予左卡尼汀注射液0.15、0.1 g/(kg.d)静脉滴注;左卡尼汀联合果糖治疗组(复合药物组)予左卡尼汀注射液0.1 g/(kg.d)静脉滴注及果糖二磷酸钠0.16 g/(kg.d)静脉注射;果糖组予果糖二磷酸钠0.16 g/(kg.d)静脉注射,均1次/d。选取血清CK-MB水平正常的新生儿20例为对照组,予一般支持对症治疗。治疗以7 d为1个疗程,所有新生儿自出生后即进入观察阶段。观察出生后第1、3及7天血清CK-MB的变化。结果 (1)各组7 d内的血清CK-MB稳定下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71,P<0.05);各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27,P>0.05)。(2)出生后第3天,各组血清CK-MB水平较第1天均有下降,各组下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出生后第7天,各组均有部分新生儿的血清CK-MB值较第3天上升,各组上升例数占本组总例数的百分比分别为小剂量左卡尼汀组25%,大剂量左卡尼汀组15%,果糖组55%,复合药物组15%,对照组15%。(4)出生后第7天各组血清CK-MB较第3天下降的百分比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出生后第7天各组患儿血清CK-M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左卡尼汀能有效地降低新生儿异常的血清CK-MB水平,且作用较应用果糖明显。
- 李颖崔其亮谭小华张慧林黎黎
- 关键词:左卡尼汀心肌损害新生儿
- 人卵子体外成熟过程中组蛋白乙酰化的动态变化模式
- 2013年
- 目的:组蛋白乙酰化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多个染色质相关事件有关,但是它在哺乳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作用仍不清楚。本研究通过观察人卵子体外成熟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组蛋白H3K9乙酰化变化模式,以探讨组蛋白乙酰化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我们选择在我院进行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的病人,共收集用于GV期卵子25个,MI期卵子28个用于本研究。将其中一部分直接用4%多聚甲醛固定,另一部分体外培养成熟至MII期,再用4%多聚甲醛固定。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不同发育时期卵子的组蛋白H3K9乙酰化状态。结果: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GV期的卵子可检测到明显的H3K9乙酰化,MI期和MII期的卵子的H3K9乙酰化程度逐渐减弱。结论:人类卵子在成熟过程中会发生组蛋白H3K9乙酰化水平的逐渐降低,可能与减数分裂过程中特定的染色体分离、基因表达的重新编程密切相关。
- 陈欣洁骆玉梅李颖龚亚飞龙晓林范勇
- 关键词:组蛋白乙酰化去乙酰化卵子重编程
- L-肉碱在危重新生儿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0年
- 危重新生儿可因多种因素造成L-肉碱缺乏,随着L-肉碱在临床中应用价值的不断体现,其必将在危重新生儿的诊治中发挥一定作用,本文就L-肉碱在儿科中的既往应用和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 李颖崔其亮
- 关键词:新生儿L-肉碱
- 不同方法补充左卡尼汀对新生儿血浆肉碱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评价采用不同剂量与用药途径补充外源性左卡尼汀对新生儿血浆肉碱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的新生儿160名,随机分为4组,每组40例并予以不同干预方案:口服治疗组(口服组)予左卡尼汀口服液0.1 g/(kg.d)口服,1次/d;静脉小剂量治疗组(小剂量组)予左卡尼汀注射液0.1 g/(kg.d)静脉滴注,1次/d;静脉大剂量治疗组(大剂量组)予左卡尼汀注射液0.15 g/(kg.d)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治疗以7 d为1个疗程。在生后第1 d治疗前、生后第3 d及生后第7 d,分别采集足跟血滤纸片,采用串联质谱检测法测定患儿血浆游离肉碱浓度。结果:(1)足月儿出生后第1 d血浆游离肉碱(44.81±17.3)μmol/L,大于早产儿的(35.19±19.5)μmol/L(P<0.05);(2)无论大剂量还是小剂量静脉补充左卡尼汀,均能使患儿血浆游离肉碱浓度在7 d内持续升高,且大剂量补充后未发生不良反应;而口服补充左卡尼汀血浆游离肉碱水平缓慢下降,但下降速度慢于对照组。以上三组患儿补充左卡尼汀前、生后第3 d及第7 d血浆游离肉碱浓度分别为大剂量组(39.50±13.5)μmol/L、(148.85±96.1)μmol/L、(218.55±161.9)μmol/L;小剂量组(37.46±9.7)μmol/L、(134.73±109.4)μmol/L、(194.12±160.9)μmol/L;口服组(35.87±9.6)μmol/L、(35.31±13.4)μmol/L、(29.02±7.1)μmol/L(P<0.05);(3)对照组出生后血浆游离肉碱浓度逐渐下降且与静脉补充左卡尼汀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在出生后第1 d、第3 d和第7 d的浓度分别为(35.43±14.3)μmol/L、(32.57±16.2)μmol/L、(24.02±9.7)μmol/L。结论:未给予左卡尼汀补充的新生儿在生后1周内血浆游离肉碱浓度逐渐下降,予以左卡尼汀补充可有效提高新生儿血浆游离肉碱浓度,经静脉途径补充效果较口服途径为好。
- 谭小华崔其亮李颖张慧江剑辉
- 关键词:左卡尼汀血浆肉碱婴儿
- 应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技术检测缺氧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动态变化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应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LSCM)技术检测缺氧状态的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PMVEC)内钙离子(Ca2+)浓度动态变化的价值。方法:HPMVEC常规培养,按观察时间点不同分为5个缺氧培养组(1h hyp组、2h hyp组、4h hyp组、6h hyp组和8h hyp组)以及1个对照组(0h con组)共6个组,每组设8个复孔,应用LSCM技术测定缺氧后HPMVEC内Ca2+浓度水平及随时间推移的变化。结果:LSCM技术显示HPMVEC内Ca2+的荧光强度1h hyp组与0h con组比较、2h hyp组与1h hyp组比较、4h hyp组与2h hyp组比较、6h hyp组与4h hyp组比较、8h hyp组与6h hyp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a2+荧光强度与缺氧时间成正相关(r=0.969,P<0.01)。结论:HPMVEC内Ca2+浓度随缺氧时间增长而增高;LSCM在动态检测缺氧状态下HPMVEC内的Ca2+浓度变化中具有明显优势。
- 莫镜崔其亮张费通林黎黎李颖廖嘉仪
- 关键词: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缺氧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钙离子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