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曾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抑郁
  • 1篇英文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治疗慢性胃炎
  • 1篇转录
  • 1篇转录本
  • 1篇胃炎
  • 1篇疗效
  • 1篇临床疗效
  • 1篇慢性
  • 1篇慢性胃炎
  • 1篇美利曲辛
  • 1篇结直肠
  • 1篇结直肠癌
  • 1篇抗原
  • 1篇基因
  • 1篇焦虑
  • 1篇氟哌噻吨
  • 1篇氟哌噻吨美利...

机构

  • 2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2篇王晓艳
  • 2篇李曾
  • 1篇沈守荣
  • 1篇李予
  • 1篇黄铄
  • 1篇王理
  • 1篇苏峥
  • 1篇李楠

传媒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医学信息(下...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NGX6基因两转录本在不同分期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与癌胚抗原的关系(英文)
2010年
目的:探讨NGX6mRNA两种转录本NGX6-S和NGX6-L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功能。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NGX6-L和NGX6-S在不同分期结直肠癌癌组织及其配对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并分析其与血清癌胚抗原(CEA)的相关性。结果: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短转录本NGX6-S的表达明显高于长转录本NGX6-L(P=0.008)。NGX6-S和NGX6-L在不同分期结直肠癌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GX6-S在Duke A,B和C三期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其在配对正常组织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远处转移的Duke D期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配对正常组织(P=0.033)。NGX6-L在Duke A,B,C和D期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配对正常组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中NGX6-S,NGX6-L的表达与血清CEA浓度无相关性。结论:在结直肠癌中NGX6基因发挥抑瘤功能的主要形式是短转录本NGX6-S,其表达下调可能与结直肠癌的远处转移相关。
苏峥王晓艳沈守荣王理李予李楠李曾
关键词:结直肠癌NGX6基因转录本癌胚抗原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湘雅三医院消化科2007年1月至2010年5月间收住的慢性胃炎患者120例,根据是否服用黛力新将上述病例分成两组:对照组为常规药物治疗组(n=58例),包括使用奥美拉唑片制酸、铝碳酸镁片保护胃粘膜、多潘立酮片促胃肠动力等对症处理,治疗组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组(n=62例),即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厂家:丹麦灵北,剂量:10.5mg/片,商品名:黛力新)10.5mg,早、中餐后各1次,治疗7天、14天后分别观察患者腹痛、腹胀等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两组的疗效分析,同时运用SAS和SDS自评量表分析黛力新治疗慢性胃炎患者伴焦虑、抑郁状态的情况.结果: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可显著改善慢性胃炎患者上腹痛、上腹饱胀、嗳气嗝逆、恶心、纳差乏力症状,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天后实验组为82.3 %,明显高于常规药物治疗组的58.6 %,14天后实验组为93.5 %,明显高于常规药物治疗组70.7 %(P≤0.01),两组患者SAS自评量表分和SDS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但治疗14天后实验组SAS量表评分为(42.03±5.965),SDS量表评分为(32.27±6.123),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中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慢性胃炎,可明显改善上腹痛、上腹饱胀等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并且对慢性胃炎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有显著疗效,并且安全,值得推广.
李曾王晓艳黄铄李晖
关键词:慢性胃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临床疗效焦虑抑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