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癫痫与自杀被引量:2
- 2009年
- 癫痫人群自杀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研究认为许多因素可使癫痫患者自杀的危险性增加,包括性别、发病年龄、病程、发病严重程度、发作类型和癫痫类型、抗癫痫药物、合并精神障碍、外科手术治疗、家族史等。目前在临床上对于癫痫患者自杀行为及危险因素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及时发现患者自杀意念或自杀行为,并及时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可降低癫痫患者自杀率。
- 赵永青李建国
- 关键词:癫痫自杀
-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术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
- 2009年
-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按是否同意手术分成两组:手术组80例,非手术组20例;手术组行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非手术组常规治疗;入院时、第2周、第4周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两组再出血、应激性溃疡、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手术组及非手术组入院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33.86±4.32)、(34.05±4.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2周、第4周评分分别为(21.00±3.57)、(26.90±3.95),(9.15±1.99)、(13.90±2.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再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1.3%、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应激性溃疡、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5%、25%,23.8%、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手术组较非手术治疗组神经功能恢复快,手术安全性高,并能减少应激性溃疡出血、肺部感染并发症的发生。
- 商崇智陈宝友刘晓智李建国张赛
- 关键词:脑出血立体定向术应激性溃疡肺部感染
- 外伤性癫痫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7
- 2011年
- 目的 调查颅脑创伤(TBI)患者外伤性癫痫(PTE)的发生率、发作类型、危险因素及其认知功能等。方法对我院脑系科中心2004年9月至2007年9月之间好转出院的TBI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和电话随访及回访。纳入资料完整及能随访的患者共2023例。结果(1)2023例TBI患者中有98例出现PTE,其发生率为4.84%,高发年龄段为51~70岁和10岁以下。65例(66.32%)患者的PTE发生于外伤后1年以内;(2)TBI病情重、高龄、皮层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多次手术治疗及受伤早期痫性发作均可增加PTE的发病率;(3)PTE患者认知障碍和性格发生变化的发生率高于非PTE患者(P〈0.05)。结论癫痫发生与TBI严重程度、受伤年龄、损伤部位、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和伤后临床表现等有关。
- 赵永青武慧丽王学玲李建国张赛
- 关键词:颅脑创伤外伤性癫痫
- 刨伤性癫痫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
- 赵永青武慧丽王学玲李建国张赛
- 文献传递
- 癫痫病外科治疗现状
- 2008年
- 癫痫是由于人脑神经元反复过度的同步化放电导致的发作性、突然性、短暂性的脑功能紊乱。我国癫痫的总患病率为千分之七,即全国有将近900万人患癫痫。癫痫以其病程长,临床发作的特殊性、致残率高而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
- 李建国
- 关键词:癫痫病外科治疗脑功能紊乱身心健康发作性
- 高血压脑干出血的立体定向手术治疗被引量:19
- 2009年
-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手术对高血压重型脑干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立体定向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高血压重型脑干出血20例,其中中脑血肿6例,桥脑血肿9例,中脑、桥脑联合出血5例,血肿量8~15ml。并行侧脑室穿刺,持续监测颅内压,给予亚低温治疗。所有治疗均在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进行。结果全部病例立体定向手术均获成功,无术中死亡及手术并发症,术后存活18例,死亡2例。结论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重型脑干出血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实施亚低温疗法加以有效的颅内压监测可提高脑干出血治疗的成功率。
- 李建国王鹏陈宝友梁晋张赛
- 关键词:脑干出血立体定位技术亚低温
- 微电极引导立体定向核团毁损和DBS治疗帕金森病
- <正>立体定向核毁损治疗帕金森病的关键在手术中靶点的`确定位。我们于1999年2月至2006年12 月应用微电极记录、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例,现报道如下。
- 李建国
- 文献传递
- 椎管内先天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分析椎管内先天性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了2002年1月至2006年4月间在我院手术治疗的68例椎管内先天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显微手术治疗,随访54例。结果肿瘤全切18例,大部分切除40例,部分切除10例。表皮样囊肿22例,脂肪瘤20例,畸胎瘤14例,皮样囊肿8例,肠源性囊肿4例。随访2~6年,平均4.3年,症状明显改善42例,没有变化10例,恶化2例,无患者死亡。结论先天性肿瘤多为良性病变,好发于青少年。术前MRI及CT分析和显微手术是治疗的关键。
- 董月青张远征张赛尚爱加李建国
- 关键词:脊椎显微手术
- 显微手术治疗脊髓室管膜瘤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探讨脊髓室管膜瘤显微手术治疗中的相关问题,并评估其手术疗效及预后。方法: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我院收治36例脊髓室管膜瘤患者,男性27例,女性9例;年龄16~59岁,平均41.2岁。运动异常28例,感觉障碍20例,神经根性痛和局部疼痛16例,括约肌功能障碍6例。MRI检查病灶呈等信号或略高信号,多无明显强化,边界较清楚,部分伴有空洞。术前McCormick临床功能分级:Ⅰ级16例,Ⅱ级11例,Ⅲ级9例。肿瘤主体位于颈段23例,颈胸交界区6例,胸段4例,腰段3例。均在显微镜下分离切除肿瘤实质部分。结果:肿瘤全切除32例,次全切除4例,次全切患者术后接受放射治疗,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肺炎5例,脑脊液漏3例,手术切口感染1例,经对症治疗后痊愈。术后病理证实均为室管膜瘤。31例获得为期1年的随访,3例肿瘤次全切除患者1年内复发,再次行手术治疗;肿瘤全切除者无复发。术后McCormick临床功能分级:Ⅰ级23例,Ⅱ级6例,Ⅲ级2例。结论:显微手术是治疗脊髓髓内肿瘤的有效手段。肿瘤能否全切主要取决于肿瘤与脊髓的粘连程度和手术技巧。
- 董月青张远征张赛李建国
- 关键词:脊髓室管膜瘤显微手术
- 高颈段脊髓电刺激促醒颅脑创伤昏迷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研究高颈段脊髓电刺激对颅脑创伤昏迷的促醒作用。方法观察1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高颈段脊髓电刺激术后清醒时间、脑电图、诱发电位及脑血流的变化。结果患者术后2个月逐渐清醒,脑电图逐渐转为正常a节律,诱发电位潜伏期延长逐渐改善,脑血流明显增加。结论高颈段脊髓电刺激可能通过增加脑血流、恢复正常的神经电生理活动促醒颅脑创伤昏迷患者。
- 董月青李建国张赛
- 关键词:颅脑创伤脊髓电刺激诱发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