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金祥
- 作品数:17 被引量:62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颈丛神经阻滞麻药误入血管致中毒的防治
- 2002年
- 曾金祥王雄球
- 关键词:颈丛神经阻滞病因学医源性疾病
- 麻醉意识深度监测仪与靶控输注中最低血药浓度指导患者苏醒质量的比较被引量:4
- 2015年
- 全身麻醉苏醒期质量在保证围术期患者安全以及患者满意程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术后剧烈疼痛以及认知功能障碍是2个常见的临床症状同时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不良情绪;另外如果患者术后较快苏醒,减少在复苏室停留时间,提高术后安全,随着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静脉输注系统的应用普及,
- 刘静曾金祥熊冠球李婷
- 关键词:苏醒质量血药浓度全身麻醉苏醒期术中知晓药物用量靶浓度
- 氟比洛芬酯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急性疼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研究氟比洛芬酯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急性疼痛的效果。方法3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LC患者,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生理盐水组);B组,术后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A、B两组分别于注药后4、8、16和24h进行视觉模糊评分及不良反应的观察。结果LC患者术后大部分存在中等程度的疼痛,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可使VAS显著减低(P<0.01),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可安全用于LC术后急性疼痛的治疗。
- 曾志文陈伟元曾金祥
-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术后疼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老年前列腺电气化术麻醉及其并发症
- 2002年
- 曾金祥
-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切除术电外科手术并发症
- 控制性降压在围手术期中应用研究
- 2002年
- 曾金祥林升
- 关键词:控制性降压围手术期硝普钠麻醉血压
- 硬膜外自控镇痛三组药物配伍效果的临床观察
- 2000年
- 目的 采用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 (PCEA)技术 ,对 3组不同配伍药液进行研究。方法 15 0例 (ASAⅠ Ⅱ级 )手术病例随机分成 3组。MF组 60例 :吗啡 5 0 μg·h- 1 、芬太尼 4μg·h- 1 ;MD组 60例 :吗啡 5 0 μg·h- 1 、氟哌啶 10 0 μg·h- 1 ;BB组 3 0例 :丁丙喏啡 12 0 μg·h- 1 。 3组药物均以布比卡因 ( 1.5mg·h- 1 )配伍使用。采用双盲法对比观察。结果 给负荷剂量后 ,病人初次按压PCA泵的时间比较 :MD、MF组 >BB组 ( P <0 .0 5 ) ,术后 2 4h 3组病人VAS评分BB组较高 ( P <0 .0 5 )。 2 4h中BB组病人PCA使用次数较多 ,且无效次数也多 ,而MF组和MD组有效次数和无效次数大致相同。提示MF、MD组镇痛效果比BB组好。副作用方面 :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 15 %、10 %和 3 0 %。 3组病人PCEA期间呼吸、循环无明显变化。结论 吗啡加芬太尼或氟哌啶复合布比卡因镇痛效果确切 ,而丁丙喏啡 ( 12 0 μg·h- 1 ) +布比卡因 ( 1.5mg·h- 1 )
- 林跃华喻万柏曾金祥刘录城
- 关键词:术后镇痛氟哌啶硬膜外自控镇痛
- 舒芬太尼联合帕瑞昔布钠在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帕瑞昔布钠在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静脉镇痛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老年患者60例,分为联合组和单药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舒芬太尼自控镇痛,联合组在麻醉诱导时和诱导后12 h分别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单药组不予帕瑞昔布钠。记录并比较两组术后6、24、48 h活动时的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舒芬太尼的用量及生命体征指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联合组各时间点的VAS评分低于单药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单药组(P<0.05),舒芬太尼的用量亦少于单药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帕瑞昔布用于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优于单用舒芬太尼,同时能安全有效地减少术后镇痛泵中舒芬太尼的用量。
- 刘静曾金祥熊冠球刘录城杨春艳
- 关键词:帕瑞昔布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
- 低浓度布比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 观察PCA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足月妊娠。ASAⅠ~Ⅱ级初产妇 ,随机分为A ,B两组 ,每组 3 0例。A组采用PCA泵注入 0 12 5 %布比卡因 +0 .0 0 16%芬太尼。锁定时间 15min。B组为对照组 ,分娩过程未用任何镇痛措施。结果 A组VAS评分明显低于用药前 ,与B组同期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两组产妇的产程 ,剖宫产率 ,尿潴留发生率 ,出血量等比较无差异。两组新生儿出生即刻和出生后 5min的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
- 林跃华刘辉英曾金祥邓健芳
- 关键词:布比卡因芬太尼分娩镇痛低浓度
- 依托咪酯全麻患者肌松监测下气管拔管和传统气管拔管效果差异的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 探讨依托咪酯全麻患者肌松监测下气管拔管和传统气管拔管效果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行全麻择期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患者在术中和术后进行肌松监测并决定术后拔管,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经验评估决定术后拔管,分别监护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拔管后30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 O2)及肌松残余值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拔管期间麻醉剂残余效应室浓度(CE)、气管拔管时间(麻醉剂停注到通气导管拔出时间)、麻醉起效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期间呛咳反应及各种不良反应反生率。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C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高血压、低氧血症及心跳异常发生率、肌松残余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呛咳反应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松监测下气管拔管可有效降低拔管后患者不良反应及术后肌松残余发生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赖尚导曾金祥曾振平叶阮昊潘美苑
- 关键词:肌松监测气管拔管依托咪酯
- 高频通气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除术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探讨高频通气在小儿气管异物取除术中的使用效果 ,观察术中呼吸循环等生命体征变化 ,为麻醉处理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术中采用静脉全麻下应用高频喷射呼吸机 ,根据呼吸困难的程度调节气流 ,保证有效氧供。结果全麻下应用高频通气进行小儿气管异物取除术 ,取得良好的效果 ,既保证足够的气体交换量 ,又便于观察术中患儿病情变化 ,能提供清晰的视野 ,便于术中取除异物。结论高频通气应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除术安全有效 ,成功率高 。
- 曾金祥林升
- 关键词:高频通气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