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宪鹏

作品数:33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灌注
  • 8篇肝移植
  • 7篇再灌注
  • 7篇器官
  • 7篇缺血
  • 7篇缺血再灌注
  • 7篇肝脏
  • 6篇再灌注损伤
  • 6篇缺血再灌注损...
  • 6篇携氧
  • 6篇灌注损伤
  • 4篇心脏
  • 4篇鼠肝
  • 4篇器官保存
  • 4篇捐献
  • 4篇供肝
  • 3篇心脏死亡
  • 3篇肾移植
  • 3篇器官捐献
  • 3篇小鼠

机构

  • 33篇武汉大学
  • 19篇中南大学湘雅...
  • 3篇中南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华医学会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中国医师协会

作者

  • 33篇曾宪鹏
  • 22篇叶啟发
  • 18篇王彦峰
  • 13篇范晓礼
  • 8篇熊艳
  • 4篇李玲
  • 4篇薛帅
  • 3篇钟自彪
  • 3篇兰佳男
  • 2篇李宁
  • 2篇张秋艳
  • 2篇李明霞
  • 2篇胡晓燕
  • 2篇梁文进
  • 2篇王伟
  • 1篇郑树森
  • 1篇陈治泉
  • 1篇孙慧敏
  • 1篇叶啓发
  • 1篇彭贵主

传媒

  • 6篇中华器官移植...
  • 6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中华移植杂志...
  • 1篇器官移植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9
  • 7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11篇2015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体外膜肺氧合在心脏死亡供体肝移植围手术期应用的研究进展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最佳手段,为扩大供体来源,越来越多心脏死亡供体(donor after cardiac death,DCD)被应用于临床.然而研究表明,与脑死亡供体肝移植相比,DCD 供肝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均较差....
曾宪鹏范晓礼李玲熊艳王彦峰叶啟发
肾脏体外常温携氧机械灌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0年
随着肾移植需求的增加,扩大标准供者(ECD)供肾开始应用于肾移植手术,这对供肾保存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常温携氧机械灌注(NMP)作为一种较理想的器官保存方式,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模拟肾脏在机体内的生理状态保存供肾。大量研究证明,NMP有修复ECD供肾质量的效果。本文综述了肾脏常温灌注在器官保存及修复方面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情况。
范晓礼岳朋朋杨旺刘忠忠曾宪鹏赖金惠王彦峰叶啟发
关键词:肾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干细胞治疗
ECMO保护供体器官质量及提高捐献成功率的作用
目的 探讨体外肺膜氧合(ECMO)技术在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中,对供体维护与器官获取的效应,建立标准操作流程,提高器官捐献成功率.方法 本中心自2013 年至2015 年,对循环或呼吸功能衰竭的DBD 供体及DCD 供体,...
范晓礼曾宪鹏杨静陈治泉张毅王彦峰叶啟发
肝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治疗进展
2015年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多见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或小肠移植后,作为allo-HSCT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着移植后受者的疗效与预后[1].1988年,Burdick等[2]发现肝移植后GVHD,虽然其发生率低,仅1%~2%,然而由于缺乏特异性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死亡率可达80%以上[3].肝移植后GVHD的发生率较低,但死亡率高,受者多因合并严重感染或消化道大出血而死亡,临床疗效极差[4].根据发生时间,分为急性GVHD(移植后100 d以内)和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大于移植后100 d)[5].
张秋艳曾宪鹏叶啟发
关键词: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移植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急性GVHD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Keap1-Nrf2通路在大鼠肝移植发生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Keap1-Nrf2 通路在大鼠肝移植中发生氧化应激损伤的调节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异体肝移植模型,供肝4℃保存20 小时后移植入受体体内.选取正常、Keap1 激动剂预处理和Nrf2 激动剂预处理供体大鼠各10...
曾宪鹏范晓礼张秋艳范林李玲王彦峰叶啟发
自体肝移植及其技术改进被引量:5
2016年
自体肝移植技术作为肝胆外科最复杂、技术水平要求最高的手术操作,其在缓解肝移植供体短缺与切除难治性肝脏占位病灶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文兹就自体肝移植的概况、术前评估及技术改进等问题作一简介。概述自体肝移植是汲取肝移植技术和相应流程,对罹患肝占位病变的肝脏进行离体或半离体分离,然后在不同温度灌注情况下完成病灶的切除和保留肝的修整,最终将修整好的保留肝重新移植回病人体内的手术技术。
叶啟发曾宪鹏
关键词:自体肝移植
氧气是低温机械灌注保护心脏死亡供肝的必备因素
目的 低温机械灌注(HMP)可以明显改善心脏死亡(DCD)供肝质量,然而氧气对于HMP 修复DCD 肝脏的必要性仍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比100%O2HMP(HOPE)、100%N2HMP(HNMP)与冷保存(CS)对保存...
曾宪鹏范晓礼熊艳王彦峰方泽鸿薛帅叶啟发
关键词:心脏死亡ITRAQ
机械灌注降低肝移植术后非吻合口胆管狭窄发生率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8年
肝移植已成为挽救终末期肝病患者唯一有效的手段。由于供体短缺,扩大标准供体(ECD)不得不被临床所应用。此类供肝在某种程度缓解了供体的短缺,但随之而来的是因供肝的缺血缺氧、脂肪变性等引起的一系列移植术后并发症。其中肝移植术后非吻合LI胆管狭窄(NAS)即是ECD肝移植后所带来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机械灌注(MP)对离体供肝保护作用的研究已不胜枚举。本文就移植术后NAS的发生机制以及MP降低NAS发生率等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方泽鸿曾宪鹏杨志坚叶啟发王彦峰
关键词:肝移植供体并发症
大鼠皮肤伤口感染模型的建立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大鼠皮肤伤口大肠杆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感染模型的制备方法,建立大鼠背部皮肤伤口感染的模型,为临床创伤及术后伤口感染愈合提供小动物研究模型,同时为新型生物医学敷料及药物等的研究提供模型基础。方法:剃除大鼠背部毛发,同时用7%硫化钠溶液对大鼠背部剩余的毛发彻底清除。于大鼠脊柱两侧分别剪取直径为1.5cm的伤口,保证伤口深达肌层。将实验分为3组:(1)非感染组;(2)E.coli感染组;(3)S.aureus感染组。在大鼠行伤口制备术后,按分组将100μl生理盐水或菌液滴加到相应组别伤口表面。在伤口表面贴附临床静脉留置针贴膜,同时在贴膜表面加以医用胶布固定。术后每只大鼠于独立通气笼具(IVC笼具)内饲养,24-48h后观察各组伤口表面感染情况。结果:术后48h伤口处可形成明显的感染灶,E.coli菌液浓度在109集落形成单位(CFU)/ml以内可形成明显感染且不致死,而S.aureus感染伤口菌液浓度在超过10~8 CFU/ml后感染严重且致死率较高,菌液浓度控制在106-10~8 CFU/ml之间能够形成明显的S.aureus感染灶且能保证大鼠存活。结论:S.aureus菌液(10~6-10~7 CFU/ml,100μl)、E.coli菌液浓度(107-10~8 CFU/ml,100μl)能够成功制备大鼠伤口感染模型,且保证大鼠正常存活。
方泽鸿杨志坚曾宪鹏薛帅熊艳叶啟发王彦峰
关键词:皮肤伤口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
肝脏常温携氧灌注的研究进展
2016年
随着肝移植供体需求量的增加,一些以往不被采用的"边缘供体"开始应用于移植手术,这对器官保存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常温携氧灌注(NP)作为一种较理想的器官保存方式,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模拟肝脏在机体内的生理状态保存肝脏。而大量研究证明,常温携氧灌注技术有望进一步提高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和扩大标准器官捐献(ECD)的供肝质量。本文综述了肝脏常温灌注在器官保存及修复方面的研究进展及供肝保存过程中携氧技术的应用情况。
赵冰茹范晓礼陈腾云陈治泉胡晓燕曾宪鹏李建辉王彦峰叶啟发
关键词:肝脏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