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阳 作品数:36 被引量:140 H指数:6 供职机构: 暨南大学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 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对异氟醚吸入麻醉术后躁动的影响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评价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异氟醚吸入麻醉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40)和电刺激组(H组,n=40),H组患者予持续经皮穴位电刺激,从术前30 min直至术毕30 min。两组患者均予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铵静脉诱导后气管插管,术中吸入异氟醚、一氧化二氮维持麻醉。围术期监测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观察患者术后躁动的发生率及躁动程度,并依次评估拔管即时、拔管后5、10、15、30 min各时点的Riker镇静-躁动评分(SAS)和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H组患者术后躁动的发生率低于C组(P<0.05);H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和SAS评分均低于C组(P<0.01);与H组相比,C组患者拔管即时MAP、HR升高幅度更明显(P<0.05)。结论: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经皮穴位电刺激可减轻异氟醚吸入麻醉的术后躁动。 陈伟业 张立贤 曹阳关键词: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 异氟醚 吸入麻醉 术后躁动 缺氧诱导因子-1和肺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2年 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1)是目前已被认同的高度特异性的,在缺氧条件下发挥重要作用的转录调节因子。最初HIF-1的发现是1992年SEMENZA等[1]在研究缺氧诱导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基因表达时在细胞核中提取出的一种蛋白质。在炎症,肺损伤及肿瘤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拟就其结构,在肺组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与肺疾病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江娇 曹阳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 肺疾病 促红细胞生成素 转录调节因子 HIF-1 缺氧条件 食管多普勒引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单肺通气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观察经食管多普勒(TEE)引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单肺通气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变化,探讨TEE引导的术中血流动力学管理是否降低了肺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全麻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患者。分为两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40例):术中根据TEE测得纠正左室射血分数(LVETc)引导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和血流动力学管理;常规液体治疗组(C组,40例):根据平均动脉压及尿量、心率行传统的液体和血流动力学管理。记录在单肺通气前(T1)、单肺通气30 min(T2)、单肺通气1 h(T3)、恢复双肺通气10 min(T4)及术毕(T5)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指数(CI)、每搏量指数(SVI)等基本生理学指标,测定两组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乳酸,计算并记录氧合指数(OI)、氧供指数(DO_(2)I)、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_(2)),观察并记录两组手术相关情况、出入量情况以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记录两组术后72 h内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肾脏、心脏和神经系统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与C组相比,G组输入更多的胶体液(P<0.01),而输液总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组使用更多的多巴酚丁胺和更少的去甲肾上腺素(P<0.01)。G组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患者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C组相比,G组患者心指数和每搏量指数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氧供需平衡指标优于C组。肾脏、心脏和神经系统并发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T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1)。结论与常规液体治疗相比,TEE引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肺部并发症更少,住院时间更短。 梁冰 曹阳 黄浩然 黄晶关键词: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单肺通气 肺部并发症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严重烧伤患者的心肌细胞保护作用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严重烧伤患者早期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烧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组(T组)和对照组(C组)。C组按烧伤常规治疗,T组在烧伤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TEAS连续治疗4-5 d。观察指标:分析第1、3、5天的心率变异性(HRV);取患者入院后1(T1)、12(T2)、24(T3)、48(T4)、72 h(T5)的静脉血检测血浆肌钙蛋白T(c Tn T)、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在T2时,c Tn T达到峰值,其后逐渐下降,各时点与T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F、HF在烧伤后持续上升,第3、5天时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F/HF则逐渐下降;TNF-α、IL-6在烧伤后持续升高,TNF-α在T5时最高,IL-6在T4达到峰值,各时点与T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AS可调控烧伤患者的炎症介质释放、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和应激反应,调节植物神经的均衡性而改善心肌血流,从而在烧伤早期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张立贤 彭亮 陈伟业 王琳 王爱群 张志 曹阳关键词:烧伤 经皮穴位电刺激 心率变异性 肌钙蛋白T 达克罗宁胶浆对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围拔管期循环状况和咽喉部疼痛影响的多中心临床观察 被引量:33 2016年 目的 观察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对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围拔管期循环状况和咽喉部疼痛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全麻手术(手术时间〈2 h)患者288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将不含达克罗宁的空白胶浆8 m L含于咽喉部5 min,在气管导管前端1/3涂抹空白胶浆2 m L,均匀涂抹2次。含服组将1%达克罗宁胶浆8m L含于咽喉部5 min,在气管导管前端1/3涂抹空白胶浆2 m L,均匀涂抹2次。涂抹组将空白胶浆8 m L含于咽喉部5 min,气管导管前端1/3处涂抹1%达克罗宁胶浆2 m L,均匀涂抹2次。含服加涂抹组将达克罗宁胶浆8 m L含于咽喉部5 min,气管导管前端1/3处涂抹1%达克罗宁胶浆2 m L,均匀涂抹2次。观察并记录4组患者诱导前(T0)、手术结束前10 min(T1)、吸痰前(T2)、吸痰后(T3)、放气囊前(T4)、放气囊后(T5)、拔管后5 min(T6)、拔管后10 min(T7)、拔管后15 min(T8)、拔管后20 min(T9)各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的变化,记录患者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记录屏气、放气囊时与苏醒期呛咳发生率及躁动评分,并于术后24 h和48 h随访其咽痛情况,询问咽喉部舒适度和满意度。结果 T2、T3、T4和T5时,涂抹组患者HR明显慢于对照组(P〈0.05);T3时,涂抹组患者HR明显慢于含服组和含服加涂抹组(P〈0.05)。涂抹组睁眼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含服组和涂抹组屏气发生率和重度屏气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涂抹组苏醒期发生呛咳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4组患者术后24 h和48 h咽喉部疼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含服组和涂抹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含服加涂抹组与含服组、涂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盐酸达克罗宁胶浆用于气管插管安全,2 h全麻手术插管前应用达克罗宁胶浆可稳定气管插管患者� 曾彦茹 许立新 董庆龙 黄焕森 詹鸿 曹阳 李雅兰 佘守章关键词:咽喉部疼痛 多中心 单肺通气时机械通气方式对每搏量变异度的影响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单肺通气时不同机械通气方式对每搏量变异度(SVV)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开胸手术的患者56例,分为左侧开胸组(L组)和右侧开胸组(R组)。麻醉诱导后先采用容量控制模式下的双肺通气,开胸前5min行单肺通气,将L组随机分为容量通气模式组(LV组)与压力通气模式(LP)组;R组分为容量通气模式组(RV组)与压力通气模式(RP组)。记录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双肺通气10min(T1)、侧卧位后10min(T2)、单肺通气5min(T3)、开胸后5min(T4)、开胸后30min(T5)、开胸后60min(T6)及手术结束(T7)时的SVV值。结果:4组患者在T2时,SVV值显著低于T1(P>0.05);T4时,LV组、LP组的SVV较T3时显著降低(P<0.05),RV组、RP组则无显著差异(P>0.05)。SVV组间比较:T4时,LV组、LP组显著低于RV组、RP组(P<0.05),单肺通气期间(T4、T5、T6、T7),LP组高于LV组、RP组高于RV组(P>0.05)。结论:左侧开胸时SVV的变化明显,而右侧开胸时SVV受影响较小;在同侧开胸条件下,PCV模式对患者的SVV的影响大于应用VCV模式的患者。 张立贤 彭亮 王琳 王爱群 陈伟龙 曹阳关键词:开胸 单肺通气 机械通气模式 每搏量变异度 关节腔内不同剂量吗啡对膝关节镜术后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评价膝关节镜术后关节腔内注射不同剂量吗啡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硬膜外腔麻醉下实施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分为4组,术后分别向关节腔内注入吗啡。C组:生理盐水;M1组:1mg吗啡;M2组:2mg吗啡;M5组:5mg吗啡。注药后1、4、8、12及24h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镇痛时间,24h内患者需追加镇痛药的例数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尿潴留等并发症。结果:术后镇痛时间,M5组>M2组>M1组>C组,吗啡组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VAS评分各吗啡组均呈下降趋势,M5组VAS评分值在各个观察点最小;术后需追加哌替啶的例数随吗啡剂量的增加而减少;并发症发生率M5组>M2组>M1组≈C组。结论:膝关节镜术后关节腔内注射吗啡的镇痛效果随吗啡剂量的增加而增强;并发症发生率随吗啡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关节腔内注入2mg吗啡因其镇痛时间较长、并发症较少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彭亮 张立贤 曹阳 王爱群 梁冰 梁伟国关键词:关节镜检查 吗啡 关节腔 顺式阿曲库铵应用于大面积烧伤患者时剂量与肌松效应的关系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在大面积烧伤患者中使用不同剂量顺式阿曲库铵(Cis)全麻诱导及术中采用不同用药方式,观察其肌松效应及术后肌松残余情况。方法:选择我院烧伤中心90例ASAⅠ~Ⅲ级拟行全麻择期手术的大面积烧伤患者,随机分为3组。患者入室后接多功能监护仪连续监测动脉血压(MAP)、心率(HR)、心电图(ECG)、脉搏氧饱和度(Sp O2),用TOF-WATCH肌松监测仪监测拇内收肌诱发肌颤搐反应。研究分为两个阶段,实验Ⅰ:麻醉诱导采用咪达唑仑0.03 mg/kg、丙泊酚1~2 mg/kg、舒芬太尼0.5μg/kg,Cis的诱导剂量依据分组而定:C1组(0.1 mg/kg)、C2组(0.15 mg/kg)和C3组(0.2 mg/kg),到TOF的值为0时气管插管,接麻醉机机械通气,待T1恢复到基础值的95%以上和TOFr〉0.75时结束观察。实验Ⅱ:上述3组患者的TOF的T1恢复到基础值95%时,C1组以2μg/(kg·min)作为起始速度持续输注Cis,C2组以3μg/(kg·min)速度持续输注Cis,C3组间断静脉注射Cis 0.03 mg/kg,根据T1值调整Cis用量,在开始缝皮时停止给予Cis。记录阶段Ⅰ全麻诱导给予Cis后的起效时间、临床作用时间、恢复指数、T95和TOFr=0.75的时间;记录实验Ⅱ3组患者的恢复指数、T95、TOFr=0.75的时间、Cis的用药量以及拔除气管导管后出现并发症的例数。结果:实验ⅠC3组患者的起效时间与C1组比较明显缩短(P〈0.05),与C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C3组患者的作用时间、恢复指数、T95及TOFr=0.75与C1组比较明显延长(P〈0.05),但与C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ⅡC3组患者的恢复指数、T95、TOFr=0.75及Cis的用量与C1组比较(P〈0.05),与C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C2组各项指标与C1组比较(P〉0.05),C3组出现2例呼吸抑制。结论 :Cis应用于烧伤病人随剂量增加起效时间缩短,临床作用时间及肌松的恢复虽延长但并不明显;用持续静脉输注的方式可维持 张立贤 曹阳 李德维 梁冰 王爱群 彭亮 王琳关键词:烧伤 顺式阿曲库铵 肌松效应 围术期高容量血液稀释对重度烧伤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术前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cute hypervolemic hemodilution,AHH)对重度烧伤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烧伤深度Ⅱ~Ⅲ度,面积30%~80%的患者5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观察组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术前扩容。并在术前、AHH后、术毕、术后1d观察血尿素氮(BUN)、血肝酐(Cr)、血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C)及Hct情况。结果两组血BUN、血Cr等肾功能常用监测指标基本在正常范围内,血Cystatin-C始终在正常范围。观察组Hct值在AHH后较术前下降(P<0.05)。结论以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溶液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不影响重度烧伤患者的肾功能。 周宁 李德维 陈剑龄 张艳 曹阳关键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 重度烧伤 肾功能 心脏穿通伤的麻醉处理(附6例报告) 2008年 目的 总结心脏穿通伤患者的麻醉处理。方法男性患者6例,行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桡动脉穿刺置管测压,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麻醉诱导、维持选用对心脏抑制轻的药物,术中根据出血情况控制输血输液量。结果4例术毕完全清醒,拔除气管导管,1例2日后拔除气管导管,此5例均痊愈出院;1例因继发性脑缺血缺氧、脑水肿、多脏器功能衰竭于术后13日死亡。结论心脏穿通伤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迅速正确的诊断和及时麻醉手术,麻醉以浅麻醉辅助肌松药及气管插管进行控制呼吸,通常使用常规麻醉药量的1/3~1/2。 张艳 陈剑龄 罗福荣 何淑英 冯志顺 曹阳关键词:心脏穿通伤 麻醉 心肺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