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京
- 作品数:62 被引量:169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 经腹腔途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上腺巨大肿瘤切除术临床效果观察(附31例报告)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总结经腹腔途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上腺巨大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经验,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3月间应用达芬奇机器人实施的31例经腹腔途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上腺巨大肿瘤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无副损伤及中转开放。肿瘤位于左侧12例,右侧19例,直径6.0~14.0cm,平均9.2cm。其中,嗜铬细胞瘤20例,皮质腺癌2例,皮质腺瘤2例、髓样脂肪瘤2例,肺癌肾上腺转移肿瘤、脂肪肉瘤、神经鞘瘤、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上皮样肿瘤各1例。手术时间45~110min,平均75min。术中出血量50~500ml,平均185ml,术中均未输血。术后住院2~9d,平均5d。3例失访,余28例获得随访1~15个月,1例右肾上腺皮质腺癌因全身多发转移于术后15个月死亡,其余患者随访期内无肿瘤复发。结论:经腹腔途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具有显示清晰、操作精细的优势,对肿瘤的刺激更少、操作更加轻柔,适合于巨大肾上腺肿瘤的手术切除。
- 时京艾星贾卓敏符伟军李宏召马鑫陈光富刘启明张旭
- 关键词:机器人腹腔镜经腹腔途径
-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对于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意义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系列指标检测在前列腺癌(PCa)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5家医院107例PCa患者和319例BPH患者的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
- 时京冯宗承
- 文献传递
- 经腹腔机器人精准肾根治性切除术手术要点及应用体会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经腹腔途径机器人精准肾根治性切除术临床应用效果及其应用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2月~2016年11月间由单一术者完成的24例经腹腔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根治性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4例,年龄22~73岁,平均55岁。手术采用4臂左侧5孔(右侧6孔)法,即1个镜头孔,3个操作孔,左侧1个(右侧2个)辅助孔,经过9个步骤的精细操作完成手术。对所有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总结手术体会。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80~184min,平均(122.46±22.55)min;出血量:20~400 ml,平均65ml,术中均未输血;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08±1.56)d;肿瘤位于左肾7例,右肾17例;肿瘤最大径2~7cm,平均(4.40±1.20)cm。术后病理:透明细胞癌21例,嗜酸细胞腺瘤1例,乳头状肾细胞癌1例,Xp11.2易位/TF3融合基因相关性肾细胞癌1例。结论:将科学设计精细化的手术步骤应用于机器人肾根治性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等优点,能缩短学习曲线,并为开展该手术的泌尿外科医生提供了有效的手术步骤参考。
- 赵健符伟军洪宝发王忠新时京宋勇孟龙王云鹏任省身张旭
- 关键词:机器人肾肿瘤
- 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比值在不同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时对提高前列腺癌检出率的价值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比值(f/tPSA)在tPSA4~10、10~20及>20 ng/ml水平时对筛查前列腺疾病确定是否需要穿刺或重复穿刺,提高前列腺癌(PCa)检出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于我院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及PCa相关手术,术前血清tPSA≥4 ng/ml且依据前列腺病理学检查报告明确诊断为PCa和非PCa共计4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二组患者tPSA水平与f/tPSA比值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f/tPSA比值在不同tPSA水平对PCa的诊断价值。结果在所纳入的402例患者中,PCa患者146例,非PCa患者256例。在tPSA处于4~10 ng/ml和11~20 ng/ml时,二组的tPS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的f/tPSA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tPSA>20 ng/ml时,二组的tPS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二组的f/tPSA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fPSA比值在tPSA4~10 ng/ml和10~20 ng/ml区段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9和0.743。结论在tPSA处于4~10 ng/ml和11~20 ng/ml时,t/fPSA比值能有效筛查前列腺疾病是否需要穿刺或重复穿刺,提高PCa的检出率。
- 李林阎成全翟玉普王贺峰孟斌时京
- 关键词:前列腺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 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膀胱颈口半环缝合临床应用(附32例报告)被引量:1
- 2001年
- 我们在1999年1月~2001年3月对3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行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术中采用膀胱颈口4~8点半环形缝合+12点纵行缝合,止血效果确切,现报告如下.
- 刘奔赵清林高凡林涛时京
- 关键词:膀胱颈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止血效果BPH
- 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与总特异性抗原的比值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与总特异性抗原比值(f/tPSA)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2月年间在唐山市工人医院行前列腺系统性穿刺活检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701例患者,按照病理结果将其分为前列腺癌组(Pca组)和前列腺增生组(BPH组),比较不同tPSA水平二组患者tPSA与f/tPSA比值的差异。结果当tPSA≤4ng/ml时,二组患者的tPSA、f/tPSA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4ng/ml0.05),而f/tPSA比值在Pca组明显低于B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tPSA>10ng/ml,二组患者的tPSA、f/tPSA比值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SA是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物,在测定tPSA的同时联合检测f/tPSA比值,有助于灰区内前列腺癌的诊断。
- 李林阎成全翟玉普王贺峰孟斌时京尹素凤
- 关键词:前列腺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列腺增生
- 丝裂霉素C联合C_2-神经酰胺对人膀胱癌T_(24)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mitomycinC,MMC)与C2-神经酰胺(C2-ceramide,C2-cer)联合应用对人膀胱癌T24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3-(4,5-dimethylthiazole-2yl)-2,5-diphenylte-trazoliumbromid,MTT]比色法测定MMC和C2-cer单独或联合应用对人膀胱癌T24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并应用Chou-Tala-lay联合指数法定量分析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效果。结果MMC、C2-cer单独应用时,随药物浓度增加对T24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也增加,中效浓度分别为153.426、27.797μmol/L。MMC与C2-cer联合应用时,相互作用的效果表现为在低浓度(01),中效浓度为89.536μmol/L(其中MMC74.048μmol/L,C2-cer15.488μmol/L)。结论MMC和C2-cer相互作用的效果与药物浓度相关,低浓度时呈协同作用,高浓度时呈拮抗作用。
- 时京孔垂泽孙志熙张莹刘博刘奔
- 关键词:丝裂霉素CC2-神经酰胺
- 丝裂霉素C联合抗Fas单抗或C2-神经酰胺对人膀胱癌T24细胞作用的研究
-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MMC)与抗fas单抗(Anti-fas MCAB)或C2-神经酰胺(C2-Cer)联合应用对人膀胱癌T24细胞的作用。方法:1、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药物单用及合用对细胞生长的抑制...
- 时京孔垂泽
- 关键词:人膀胱癌神经酰胺T24丝裂霉素
- 文献传递
- 螺旋CT三维成像在诊断肾盂输尿管癌中的意义(附32例报告)
-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3D-SCT)诊断肾盂、输尿管癌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组32 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48-75岁,平均63岁。其中肾盂癌22例,输尿管癌10例;左侧17 例,右侧15例。采用日本东芝公...
- 刘奔孔垂泽李振华任克王毅马智勇时京杨绍波孙志熙
- 关键词:肾盂输尿管癌三维成像
- 文献传递
- 同时性尿路上皮多器官肿瘤被引量:12
- 2005年
- 目的探讨同时性尿路上皮多器官肿瘤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效果.方法对获随访的65例同时发生于多个尿路器官的尿路上皮肿瘤进行回顾性总结.男39例,女26例.年龄45~79岁,平均66岁.肾盂癌合并输尿管癌21例,输尿管癌合并膀胱癌17例,肾盂癌合并膀胱癌14例,同时合并肾盂输尿管膀胱癌13例.T16例,T2 35例,T322例,T42例.G15例,G2 32例,G3 28例.随访6个月~14年.结果术前诊断同时存在尿路上皮多器官肿瘤59例(90.8%).术前诊断准确率B超32.3%(21/65),IVU 45.3%(29/64),逆行肾盂造影56.8%(25/44),CT 81.5%(53/65),螺旋CT尿路三维重建91.7%(11/12),CT三维重建联合膀胱镜检查100.0%(12/12).术后再发膀胱癌46例(70.8%),2年内再发36例.G1、G2、G3术后膀胱癌再发率分别为20.0%、81.3%和67.9%,G1与G2~G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术后膀胱癌再发率分别为66.7%、80.0%和63.6%;T4 2例均于术后短期内死亡,无膀胱癌再发.术后即时膀胱灌注化疗术后膀胱癌再发率63.2%(12/19),未灌注化疗者73.9%(34/46).3年生存率41.7%,5年生存率30.6%.结论螺旋CT三维成像加膀胱镜检查是发现同时性尿路上皮多器官肿瘤的良好方法.同时性尿路上皮多器官肿瘤术后容易再发膀胱癌,肿瘤细胞分化不良者术后膀胱癌的再发率高.术后密切观察,建议除定期膀胱镜检查外,尚需行尿路造影检查.
- 刘奔孔垂泽李振华杨绍波孙志熙时京
- 关键词:尿路肿瘤尿路上皮肿瘤螺旋CT三维成像CT三维重建膀胱灌注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