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奔

作品数:21 被引量:9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膀胱
  • 10篇肿瘤
  • 7篇细胞
  • 7篇膀胱癌
  • 7篇膀胱肿瘤
  • 5篇丝裂霉
  • 5篇丝裂霉素
  • 5篇丝裂霉素C
  • 4篇神经酰胺
  • 4篇肾盂
  • 4篇肾盂输尿管
  • 4篇肾盂输尿管癌
  • 4篇输尿管
  • 4篇输尿管癌
  • 4篇尿管
  • 3篇移行细胞
  • 3篇移行细胞癌
  • 3篇脱噬作用
  • 3篇细胞癌
  • 2篇凋亡

机构

  • 21篇中国医科大学...
  • 5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21篇孔垂泽
  • 21篇刘奔
  • 17篇孙志熙
  • 16篇时京
  • 12篇杨绍波
  • 10篇李振华
  • 7篇王侠
  • 4篇刘博
  • 3篇张莹
  • 3篇马智勇
  • 3篇刘贤奎
  • 2篇任克
  • 2篇王毅
  • 2篇李泽良
  • 1篇宫大鑫
  • 1篇李力卓
  • 1篇曾宇
  • 1篇高建
  • 1篇丁全明
  • 1篇孙长成

传媒

  • 5篇中华泌尿外科...
  • 3篇中华肿瘤防治...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年份

  • 2篇2008
  • 4篇2007
  • 8篇2006
  • 7篇2005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cl-2过表达对阿霉素诱导的膀胱癌细胞凋亡和活性氧产生的影响被引量:17
2006年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bcl-2过表达对阿霉素(ADR)诱导的膀胱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bcl-2基因转入膀胱癌BIU87细胞,G418筛选获得抗性亚克隆细胞株,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bcl-2基因的表达。比较BIU87、BIU87/neo和BIU87/bcl-2细胞对ADR的敏感性。用ADR分别作用于上述细胞24 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内活性氧(ROS)产生情况。结果建立分别稳定表达bcl-2基因、新霉素抗性基因(neo)的膀胱癌亚克隆细胞株BIU87/bcl-2、BIU87/neo。RT-PCR BIU87/bcl-2细胞的bcl-2 mRNA水平显著高于BIU87、BIU87/neo(P<0.01)。噻唑蓝(MTT)检测显示BIU87/bcl-2细胞对ADR的化疗敏感性明显降低(P<0.01)。ADR作用24 h后,BIU87、BIU87/neo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3.75±3.72)%、(21.94±1.27)%,而BIU87/bcl-2细胞为(3.38±0.95)%(P<0.01);ROS分别为(90.45±1.96)%、(88.41±3.88)%和(77.00±3.86)%,BIU87/bcl-2细胞较前两者明显降低(P<0.01)。结论bcl-2基因能够抑制ADR诱导的膀胱癌BIU87细胞凋亡,降低细胞内ROS水平是其发挥抗凋亡作用的重要机制。
刘奔孔垂泽高建时京李振华
关键词:膀胱肿瘤BCL-2脱噬作用
预防肾盂输尿管癌术后再发膀胱癌方法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预防肾盂输尿管癌术后再发膀胱癌的方法。方法:对156例肾盂输尿管癌进行回顾性总结。男91例,女65例。年龄34-79岁,平均63.6岁。左侧82例,右侧74例。获随访139 例,随访时间1-10年。其中肾盂癌7...
孔垂泽刘奔李振华杨绍波孙志熙
关键词:肾盂输尿管癌再发率灌注化疗
文献传递
重复膀胱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提高对重复膀胱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重复膀胱患者的临床资料。2均为女性,年龄21和27岁。分别以下腹部不适和尿频、尿痛就诊。术前诊断1例为左肾萎缩、左输尿管下段张;另1例为膀胱憩室,并发膀胱结石继发感染。结果:1例术中发现左输尿管下端连接一个肌性囊袋,此囊袋与一个盲管相连,将此囊袋和盲管与左肾和输尿管一并切除,病理检查诊断为重复膀胱尿道,左肾萎缩;另1例中见膀胱被一个肌性中隔分为左右两腔,借中隔中下部孔互相连通,切除的中隔病理检查为膀胱组织。2例均术后8天痊愈出院,随访无异常。结论:重复膀胱罕见,常并发其他器官发育异常。影像学检查可为诊断提供助,手术是唯一能根治的方法。
时京孔垂泽王侠刘奔刘博孙志熙
关键词:膀胱疾病重复膀胱先天性畸形
环氧化酶2在肾癌组织中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在肾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4例肾癌组织和癌周正常肾组织中COX-2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结果COX-2在肾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76.47%,癌周正常肾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13.33%,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2的异常表达与肾癌的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X-2表达阳性组的MVD高于COX-2表达阴性组,两者之间有显著相关性(r=0.75,P<0.01)。结论COX-2的异常表达可能与肾肿瘤的发生有关,可为肾肿瘤的治疗和预防开辟新的途径。
刘博孙志熙孔垂泽刘奔时京
关键词:肾肿瘤环氧化酶血管生成微血管密度
丝裂霉素C联合C_2-神经酰胺对人膀胱癌T_(24)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mitomycinC,MMC)与C2-神经酰胺(C2-ceramide,C2-cer)联合应用对人膀胱癌T24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3-(4,5-dimethylthiazole-2yl)-2,5-diphenylte-trazoliumbromid,MTT]比色法测定MMC和C2-cer单独或联合应用对人膀胱癌T24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并应用Chou-Tala-lay联合指数法定量分析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效果。结果MMC、C2-cer单独应用时,随药物浓度增加对T24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也增加,中效浓度分别为153.426、27.797μmol/L。MMC与C2-cer联合应用时,相互作用的效果表现为在低浓度(01),中效浓度为89.536μmol/L(其中MMC74.048μmol/L,C2-cer15.488μmol/L)。结论MMC和C2-cer相互作用的效果与药物浓度相关,低浓度时呈协同作用,高浓度时呈拮抗作用。
时京孔垂泽孙志熙张莹刘博刘奔
关键词:丝裂霉素CC2-神经酰胺
螺旋CT三维成像在诊断肾盂输尿管癌中的意义(附32例报告)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3D-SCT)诊断肾盂、输尿管癌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组32 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48-75岁,平均63岁。其中肾盂癌22例,输尿管癌10例;左侧17 例,右侧15例。采用日本东芝公...
刘奔孔垂泽李振华任克王毅马智勇时京杨绍波孙志熙
关键词:肾盂输尿管癌三维成像
文献传递
同时性尿路上皮多器官肿瘤被引量:12
2005年
目的探讨同时性尿路上皮多器官肿瘤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效果.方法对获随访的65例同时发生于多个尿路器官的尿路上皮肿瘤进行回顾性总结.男39例,女26例.年龄45~79岁,平均66岁.肾盂癌合并输尿管癌21例,输尿管癌合并膀胱癌17例,肾盂癌合并膀胱癌14例,同时合并肾盂输尿管膀胱癌13例.T16例,T2 35例,T322例,T42例.G15例,G2 32例,G3 28例.随访6个月~14年.结果术前诊断同时存在尿路上皮多器官肿瘤59例(90.8%).术前诊断准确率B超32.3%(21/65),IVU 45.3%(29/64),逆行肾盂造影56.8%(25/44),CT 81.5%(53/65),螺旋CT尿路三维重建91.7%(11/12),CT三维重建联合膀胱镜检查100.0%(12/12).术后再发膀胱癌46例(70.8%),2年内再发36例.G1、G2、G3术后膀胱癌再发率分别为20.0%、81.3%和67.9%,G1与G2~G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术后膀胱癌再发率分别为66.7%、80.0%和63.6%;T4 2例均于术后短期内死亡,无膀胱癌再发.术后即时膀胱灌注化疗术后膀胱癌再发率63.2%(12/19),未灌注化疗者73.9%(34/46).3年生存率41.7%,5年生存率30.6%.结论螺旋CT三维成像加膀胱镜检查是发现同时性尿路上皮多器官肿瘤的良好方法.同时性尿路上皮多器官肿瘤术后容易再发膀胱癌,肿瘤细胞分化不良者术后膀胱癌的再发率高.术后密切观察,建议除定期膀胱镜检查外,尚需行尿路造影检查.
刘奔孔垂泽李振华杨绍波孙志熙时京
关键词:尿路肿瘤尿路上皮肿瘤螺旋CT三维成像CT三维重建膀胱灌注化疗
丝裂霉素C与C_2-神经酰胺联合应用治疗膀胱癌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观察丝裂霉素C(MMC)与C2-神经酰胺(C_2-cer)联合应用对人膀胱癌细胞的作用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不同浓度MMC与C_2-cer单独及联合作用于人膀胱癌BIU-87细胞后,应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计算合用指数(CI),流式细胞仪(FCM)检测BIU-87细胞凋亡率,吖啶橙(AO)荧光染色观察凋亡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色素C在细胞内分布变化,并检测Caspase-3活性改变。结果单独应用时MMC与C_2-cer的中效浓度分别是159和28μmol/L,联合用药时下降为55和11μmol/L,CI=0.74。MMC与G_2-cer单独及联合应用均可导致BIU-87细胞出现凋亡的形态学变化。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时的凋亡率高于各自单用(P<0.05)。线粒体细胞色素C含量在MMC与C_2-cer单独及联合应用时均较对照组减少,联合用药时减少最为明显,细胞质内细胞色素C含量在联合用药时增加也最为明显(P<0.05)。Caspase-3活性在MMC与C_2-cer单独及联合应用时均较对照组升高,联合用药时升高最为明显(P<0.05)。结论MMC与C_2-cer联合应用可以通过共同诱导细胞凋亡,协同抑制膀胱癌细胞生长。线粒体细胞色素C释放和Caspase-3活性变化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时京孔垂泽孙志熙王侠罗阳刘奔张莹刘博
关键词:膀胱肿瘤丝裂霉素C神经酰胺脱噬作用
重复膀胱二例报告
2006年
时京孔垂泽王侠杨绍波刘奔孙志熙
关键词:重复膀胱病例报告
预防肾盂输尿管癌术后再发膀胱癌的手术方法研究被引量:23
2006年
目的探讨预防肾盂输尿管癌术后再发膀胱癌的手术方法。方法对156例单纯肾盂癌、单纯输尿管癌中获随访的139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肾盂癌78例,输尿管癌61例。肿瘤细胞分级:G119例,G288例,G332例。肿瘤分期:Ta^T138例,T280例,T3~T421例。肿瘤直径0.8~6.0 cm。结果139例均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及管口周围部分膀胱壁(1.5~2.0 cm)切除术。术后随访1~10年,再发膀胱癌55例,占39.6%。肾盂癌术中先用纱条结扎输尿管后游离切除患肾输尿管及管口周围部分膀胱者术后膀胱癌再发率18.5%(5/27),未先结扎输尿管者再发率27.5%(14/51)。术后当日膀胱灌注化疗者膀胱癌再发率32.3%(10/31),术后3周开始膀胱灌注化疗者膀胱癌再发率34.9%(30/86)。术后当日及术后序贯膀胱灌注化疗者术后膀胱癌再发率20.0%(4/20),单纯术后序贯膀胱灌注化疗者膀胱癌再发率39.3%(26/66),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后当日及术后序贯膀胱灌注化疗可有效降低肾盂输尿管癌术后膀胱癌的再发率,游离切除肾输尿管前先结扎输尿管对预防肾盂癌术后再发膀胱癌可能有益。
孔垂泽刘奔李振华杨绍波孙志熙
关键词:肾盂输尿管移行细胞癌膀胱肿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