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燕莉

作品数:33 被引量:128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2篇帕金森
  • 12篇帕金森病
  • 7篇细胞
  • 7篇节律
  • 7篇基因
  • 6篇帕金森病患者
  • 6篇昼夜节律
  • 6篇病患
  • 5篇蛋白
  • 5篇多态
  • 5篇多态性
  • 4篇照顾
  • 4篇照顾者
  • 4篇散发性帕金森...
  • 4篇外周
  • 4篇外周血
  • 4篇病人
  • 3篇心肌
  • 3篇发病
  • 3篇阿尔茨海默病

机构

  • 3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华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即墨市人民医...
  • 1篇北京市大兴区...

作者

  • 33篇张燕莉
  • 17篇陈彪
  • 12篇蔡彦宁
  • 6篇左晓虹
  • 5篇于顺
  • 5篇丁晖
  • 5篇王玲
  • 4篇李尧华
  • 4篇杨培杰
  • 4篇李月梅
  • 4篇杨莘
  • 4篇张亚荣
  • 4篇李昕
  • 4篇王艳玲
  • 3篇尹春琳
  • 3篇周涌涛
  • 3篇贾建平
  • 3篇杨静芳
  • 3篇王丹慧
  • 3篇杨彩侠

传媒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中华行为医学...
  • 2篇中华神经科杂...
  • 2篇护理研究(上...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护理管理杂志
  • 1篇中国药理通讯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中华脑科疾病...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中国神经科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2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帕金森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时钟基因Bmal1和Bma12的表达
研究帕金森病患者时钟基因的表达,探讨帕金森病的分子时钟机制。实验对象为17例帕金森病(PD)患者(9例男性,8例女性)和16例正常人对照(9例男性,7例女性),分别在21:00、00:00、06:00和09:00四个时间...
张燕莉林庆玲蔡彦宁袁艳鹏左晓虹陈彪
关键词:BMAL1昼夜节律白细胞帕金森病
文献传递
居家痴呆患者照顾者需求调查研究
2007年
目的:了解居家痴呆患者照顾者需求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对108例居家痴呆照顾者进行需求问卷调查。结果:痴呆患者照顾者需求是多方面的,痴呆患者因素中,年龄、婚姻状况、痴呆用药与照顾者需求呈正相关,而痴呆诊断时间、痴呆症状出现时间呈负相关;照顾者文化程度与之呈正相关、参与照顾人员与需求呈负相关。
张亚荣杨莘王玲张燕莉王艳玲李月梅董健杨培杰
关键词:痴呆照顾者
弱阳离子交换纳米磁珠介导的帕金森病血清蛋白质组学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蛋白质组学特征,筛选PD特征性生物标志物。方法选择原发性PD患者61例、其他神经变性病(OND)患者29例和健康人30名,用弱阳离子交换(WCX)纳米磁珠捕获血清蛋白质组分,用MALDI-TOF—MS(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er)检测各样品的蛋白质质谱,用BiomarkerWizard3.1和BiomarkerPattemsSoftwareVersion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筛选差异分子并建立PD诊断模型。用盲法验证此模型。结果在PD组和对照组之间筛查到17个差异分子(非参数检验z值范围为-4.039~-2.633,P〈0.01)。以5个质荷比(M/Z)分别为6121、5234、2961、4309、8170的分子建立了PD的诊断模型,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4%和83.1%。对40例新样本的盲法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对PD患者的诊断敏感度为85.0%,特异度为70.0%,正确率为77.5%。结论采用WCX纳米磁珠与MALDI-TOF—MS联用的技术,可以得到PD特征性血清蛋白质/肽指纹图谱并能够建立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的PD诊断模型。此模型可以较准确区分PD和健康人,但尚不能准确地区分PD和OND,今后还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王坚李尧华郑晓立张燕莉李昕于顺何欣陈彪
关键词:帕金森病蛋白质组学生物学标记离子交换
小鼠纹状体时钟基因表达的生后发育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研究小鼠纹状体中时钟基因表达的生后发育。方法选新生早期(P3)、断奶前期(P14)和成年(P60)小鼠,光照1h[01Hour-After-Light-On(HALO)=09:00]起取纹状体,连续24h取材,取材时间间隔6h。实时定量RT—PCR检测时钟基因Bmall,Clock,Cryl,Perl和Rev-erbamRNA水平。结果P3组中,5种时钟基因表达均无明显波动;P14组仅有Rev-erb αmRNA表达随时间变化(P=0.027),表达高峰在19-01HALO;而P60组,各基因表达均表现明显波动[Bmall(P=0.004)、Clock(P=0.004)、Perl(P=0.004)、Rev—erbcL(P=0.004)],Bmall,Clock和Cryl的高峰在01HALO,Perl和Rev—erbct分别在13HALO和07HALO。此外每种基因的总体表达水平出生后也呈动态变化,Bmall,Clock,Perl和Rev—erb表达丰度随发育而增加,P3组〈P14〈P60;Cryl则在P3和P60表达相近,P14表达较低。P3和P14组Bmall、Clock分别为1.74和1.16,表明发育早期Bmall的表达高于Clock。结论纹状体时钟基因在出生后逐渐发育,最终形成成年小鼠中调节纹状体生物节律的、功能完善的网络。
左晓虹蔡彦宁李宁刘姝张燕莉陈彪
关键词:昼夜节律纹状体
钙蛋白酶抑制蛋白基因座多态性与散发性帕金森病晚期发作的关联性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钙蛋白酶抑制蛋白(CAST)基因座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散发性帕金森病(PD)的晚期发作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取370名PD晚发患者和390名无神经系统疾病健康对照,取外周血提取DNA,使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MS)对CAST基因的24个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进行基因分型,用x^2-检验、logistic回归模型以及以贝叶斯算法(Bayesianalgorithm)为基础的PHASE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共显性基因模式中,未发现任何SNP与PD显著相关(P〉0.05);用年龄和性别校准后,进一步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显性基因模式和隐性基因模式中均未发现任何CAST的基因多态性与PD有相关性(P〉0.05)。连锁不平衡分析发现4个强连锁不平衡区域,未发现任何单倍型与PD发病密切相关(P〉0.05)。结论在中国汉族人群中,CAST与散发性PD的晚期发作无显著关联性。
张燕莉王丹慧丁晖陈彪蔡彦宁左晓虹
关键词:钙蛋白酶抑制蛋白单核苷酸多态性
应用术前健康教育对拟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病人的效果研究
2008年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它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干预措施,营造让病人“主动接受治疗”的医疗环境,从而预防一切可能的并发症。近年来随着脑血管发病率地不断上升,全脑血管造影术在脑卒中病人的检查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临床确诊作用,对于行全脑血管造影的病人开展健康教育受到病人及其家属的欢迎,我科通过对276例适宜做全脑血管造影术的住院病人实施个体化的术前健康教育。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卢春贤常红张燕莉
关键词:全脑血管造影术术前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医疗环境卒中病人住院病人
原发性肌张力障碍患者DYT1基因突变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中国人原发性肌张力障碍患者 DYT1基因突变分布特点,评价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在 DYT1基因突变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扩增 DYT1基因第5外显子片段,利用 DHPLC 技术对 PCR 产物进行检测,并测序确认突变类型,同时用 PCR-酶切方法检验 DHPLC结果。结果在13例原发性肌张力障碍患者中发现5例存在904-906delGAG(3 bp)杂合缺失突变,此突变导致302密码子谷氨酸的丢失;DHPLC 与酶切方法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DHPLC 方法可用于检测 DYT1基因3 bp 缺失突变;DYT1基因 GAG 缺失突变可能是导致中国人早发性全身型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的主要致病原因。
杨静芳李建宇李勇杰张燕莉陈彪
关键词:色谱法高效液相
原发性进行性失语一例临床分析被引量:9
2002年
目的 原发性进行性失语 (PPA)是一种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国内罕见报道。现报道 1例 ,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采用韦氏记忆量表、认知能力筛选检查、积木测验、数字广度测验和社会功能问卷等全套神经心理学量表方法 ,检查和描述了PPA的临床和神经心理学特征 ;并进行了MRI和PET影像学检查。结果 病人除有单纯性命名性失语外 ,不伴有其他类型的失语与智能损害及神经系统体征 ;MRI和PET检查均发现左颞叶明显萎缩。结论 PPA以缓慢进行性失语而不伴有认知功能障碍和神经系统体征为特点 ,优势半球局灶性额、颞叶病变有诊断意义。
陈彪马秋兰马云川李坤成尚建文张燕莉
关键词:神经心理学测验
视交叉上核脑片与NIH/3T3成纤维细胞共培养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建立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SCN)脑片与NIH/3T3成纤维细胞共培养的分子时钟诱导模型。方法选用7日龄SD大鼠,分离SCN脑片或皮层脑片,分别与NIH/3T3细胞共培养,分为SCN共培养组和对照组皮质共培养组,6d后连续24h每间隔6h收集NIH/3T3细胞,抽提细胞总RNA,实时定量RT-PCR检测时钟基因Per1mRNA水平。结果SCN共培养组Per1的表达均表现明显的节律性(P=0.001),对照组大脑皮质共培养组Per1基因表达均无明显节律性变化。结论成功建立SCN脑片与NIH3T3细胞共培养模型并诱导细胞内分子时钟的节律性表达,为研究SCN调控外周组织细胞生物节律提供有力工具。
左晓虹蔡彦宁李宁于顺张燕莉陈彪
关键词:昼夜节律视交叉上核PER1
围生期心肌病发病及院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围生期心肌病(PPCM)发病及院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22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35例PPCM患者和35例健康孕妇的临床资料。记录个人史、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心功能转归等。根据出院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将PPCM患者分为院内恢复组(LVEF≥50%,18例)和病情迁延组(LVEF<50%,17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PCM患者院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35例PPCM患者年龄(29.81 ± 5.37)岁,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7例(48.57%),合并妊娠期糖尿病6例(17.14%),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24例(68.57%),死亡4例(11.43%)。PPCM患者分娩孕周明显早于健康孕妇[(36.26 ± 4.27)周比(38.54 ± 4.59)周],多胎妊娠率和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率明显高于健康孕妇[17.14%(6/35)比2.86%(1/35)和48.57%(17/35)比11.43%(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与院内恢复组比较,病情迁延组发病孕周更早,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更大,血肌酐、C反应蛋白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更高,NYHA心功能分级更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而两组初诊时LVEF和肌钙蛋白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肌酐升高是影响PPCM患者院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 = 4.554,95%CI 1.536~13.684,P = 0.018)。结论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能为PPCM发病的危险因素。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时间较早、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扩大、高NT-proBNP、高C反应蛋白、高肌酐、NYHA心功能分级更高可能为PPCM患者院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而高肌酐为影响PPCM患者院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尹言成建军王凤英龙燕张燕莉马元良高雪杨咏梅尹春琳
关键词:心肌疾病心力衰竭预后围生期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