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松旭
- 作品数:19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 莫轻言“急躁情绪”
- 2011年
- 无论是述职报告还是民主生活会,最常听到自我批评者的一句话就是“工作中存在急躁情绪”。领导干部这样说,普通干部也这样说,行政领导这样说,专业技术人员也这样说。说者理直气壮,“急躁情绪”似乎不是缺点,而是“积极进取”的委婉表达方式,以至于大家都反复引用而乐此不疲。事实上,对“工作中存在急躁情绪”的随手拈来,反映了一些干部对“急躁”一词存在着片面理解,更反映了个别干部特别是个别领导干部想借此掩饰自己缺点的本意。
- 张松旭
- 关键词:急躁民主生活会述职报告行政领导委婉表达
- 刘备游走于公正与平衡之间的用人心法管窥
- 2017年
- 刘备和曹操、孙权不同。在赤壁之战前,曹操已占据中原,孙权也拥有江东,刘备则“众寡无立锥之地”。如果不是刘备在用人方面有较好的表现,恐怕是难以成就三分基业的。可以说,刘备是以公正为先、公平为本、巧妙平衡赢得蜀汉天下的。一、知人善任,公正为先刘备深知,要想求得人才,不仅要礼贤下士,更要知人善任,把人才摆在合适的位置,让人才有归属感,唯有如此,才能招来更多的人才。这既在客观上实现了公正,也能确保事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 张松旭董晗
- 关键词:知人
- 王导“镇之以静”利益平衡术的历史镜鉴
- 2014年
- 王导(276年-339年),字茂弘,小字阿龙,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历仕晋元帝、明帝和成帝三朝丞相,是东晋政权的奠基人之一。在他从政期间,脆弱的东晋小朝廷度过了最艰难的一段立国时期。他谦和宽厚,“镇之以静”,善于调和北方士族集团和江南土著力量的矛盾,为东晋的长期稳定奠定了基础。
- 张松旭蒋英辉
- 关键词:晋元帝东晋时期平衡术陈寅恪土著民族
- 防止干部管理宽严失当的三个要诀
- 2010年
- 有人说下属难管,一不小心就失之过严,稍不留神就失之过宽。宽严难以把握,左右摇摆不定,使得一个单位要么压抑呆板、死气沉沉,要么离心离德、一盘散沙。我们觉得,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在于:曲解了宽严关系,不懂得严爱有度;缺乏工作魄力,不懂得刚柔相济;失误于相处之道,不懂得情理交融。
- 刘小明张松旭
- 关键词:干部管理刚柔相济情理交融
- 习近平关于军队管理的重要论述探析
- 2018年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对国防和军队建设多有论述,形成了相对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其中蕴含着对军队管理实践的深刻思考。习近平关于军队管理的重要论述,从组成要素上可以分为管理属性、管理思路、管理方法、管理目标,从内容结构上则主要包括"姓军为战"、推进改革、从严治军、"贴近实践"的管理理论。深刻阐释和剖析军队管理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管理理论的内涵,从而有力推进国防和军队全面建设进程。
- 张松旭黄亚伟
- 关键词:军队管理
- 张居正在“密室政治”与“民主决策”之间游走的心法
- 2014年
- 张居正(1525—1582年),字叔大,号太岳,明朝湖广江陵(今属湖北省荆州市)人,又称张江陵,谥号“文忠”。张居正是明朝中后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进行了“万历新政”。张居正通权达变,游走于“密室政治”与“民主决策”之间,演绎了一代名相用权、弄权的经典实例。
- 张松旭蒋英辉
- 关键词:民主决策政治家明朝中后期万历时期万历皇帝
- 从陆逊官职的蹿升看其“成长无烦恼”的秘诀
- 2013年
- 当我们为成长的烦恼所困扰时,翻开历史,年轻干部陆逊的为官之道,也许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与启示。
- 张松旭蒋英辉
- 关键词:烦恼官职为官之道年轻干部
- 孙权满足部属“多元需求”的权术运用
- 2016年
- 孙权与曹操、刘备的马上打天下不同,是继承父兄现成基业。孙权即位时只有18岁,本身没有特别出众的政治军事才干,又有江东豪强势力的潜在威胁,政权生存压力最大,却能把江东仕宦集团治理得风生水起,这和他客观承认"多元需求"、合理满足"正当需求"、积极引导"正向需求"、适时弹压"无理要求"的权术运用密不可分。
- 张松旭
- 关键词:权术部属政治军事
- 孙权防止优秀官吏遭遇“逆淘汰”的权术运用
- 2015年
- 孙权(182—252),字仲谋,三国时期东吴的建立者。孙权在称帝前将近三十年的漫长岁月里,身处内忧外患之中。他锐意进取,开土拓疆,深知人才之难得、之可贵,因而能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尤其对那些特立独行、极具个性的人才,爱护有加,大胆使用,并能做到用而不疑,对某些人才的缺陷也不吹毛求疵,遂使江东人才辈出,雄视魏、蜀。孙权为防止优秀人才遭遇“逆淘汰”,采用了多种方法,其权术运用可谓炉火纯青,值得我们借鉴。
- 张松旭蒋英辉
- 关键词:三国时期选拔人才
- 刍议微观视域下单位管理内涵的嬗变
- 2017年
- 从"管理"到"治理",体现的是治国理念的跨越。微观视域下,单位管理的内涵也必然发生变化。管理主体多元化,相互之间强调责任分担,淡化"命令-服从"关系。管理客体移位,从人员转向事务,由"盯人"转向"解决问题",强调以事察人。管理手段由管控向协调演化,由"专治"向"民主"演进,表现在形式上,少了几分霸气,多了几分和气;表现在结果上,减少诸多抵触,增加诸多参与。
- 张松旭
- 关键词:管理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