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健平

作品数:21 被引量:284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生物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历史地理
  • 8篇生物学
  • 8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篇植硅体
  • 4篇遗址
  • 4篇古环境
  • 3篇仰韶文化
  • 3篇水稻
  • 3篇农业
  • 3篇盆地
  • 3篇作物
  • 3篇关中盆地
  • 2篇稻作
  • 2篇稻作农业
  • 2篇新石器
  • 2篇驯化
  • 2篇遗存
  • 2篇植物
  • 2篇石器
  • 2篇全新世
  • 2篇现代植物
  • 2篇龙山文化
  • 2篇木本

机构

  • 21篇中国科学院
  • 11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北京大学
  • 3篇福建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河北师范大学
  • 2篇浙江省文物考...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悉尼大学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陕西省考古研...
  • 1篇青海省文物考...

作者

  • 21篇张健平
  • 18篇吕厚远
  • 7篇吴乃琴
  • 6篇杨晓燕
  • 3篇李丰江
  • 3篇张小虎
  • 2篇王灿
  • 2篇叶茂林
  • 2篇吴乃琴
  • 1篇李玉梅
  • 1篇董亚杰
  • 1篇汪道京
  • 1篇秦小光
  • 1篇贾伟明
  • 1篇旺罗
  • 1篇王灿
  • 1篇郭正堂
  • 1篇孙国平
  • 1篇杨晓燕
  • 1篇李泉

传媒

  • 8篇第四纪研究
  • 2篇科学通报
  • 2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古生物学报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第十届全国第...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植硅体形态区分谷子(Setaria italica)和青狗尾草(Setaria viridis)
谷子(小米)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与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关系密切,由于长期缺少准确区分新石器时代早期腐朽、灰化谷子与其野生祖本青狗尾草遗存的鉴定方法,国际上有关谷子的起源时间、过程存在多种不同的认识。植硅体分析是...
张健平吕厚远吴乃琴杨晓燕刁现民
关键词:谷子植硅体驯化
丝绸之路古楼兰和古米兰时期的古环境和农业
楼兰古城位于我国新疆现已干涸的罗布泊湖的西岸,公元前77年至公元550年,它曾是我国西部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作为商人和移民的补给站,这座古城也是丝绸之路中段连接我国中、西部的重镇。然而,在公元645年我国唐朝玄奘和尚...
张健平吕厚远吴乃琴秦小光旺罗
关键词:植硅体硅藻植被古环境古生态
汉阳陵外藏坑农作物遗存分析及西汉早期农业被引量:37
2009年
利用植硅体分析与炭化植物种子形态分析,对汉阳陵外藏坑DK15出土的距今2000多年前的农作物遗存进行了分析鉴定.分析结果表明,此外藏坑粮仓中的农作物包含了粟(Setaria italica)、黍(Panicum miliaceum)、稻(Oryza saliva)以及藜属(初步鉴定为杖藜Chenopodium giganteum)的大量种子.这些农作物反映了当时西汉早中期陕西关中地区主要的农作物(谷物与蔬菜).以前从考古遗址中获得的藜属种子都是零星的,归为伴人杂草.此次汉阳陵出土的大量藜属种子,是考古中的首次发现,也第一次用实物资料证明了藜属作为经济作物的悠久历史.由于西汉从汉武帝时才开始在关中大力推广小麦种植,所以外藏坑中缺少小麦遗存有可能至少反映了汉景帝离世(141 cal a BC)前,小麦在关中地区民众日常生活与农业经济中的从属地位.
杨晓燕刘长江张健平杨武站张小虎吕厚远
关键词:汉阳陵
关中地区新石器中-晚期旱作及稻作农业的植硅体证据
张健平吕厚远吴乃琴李丰江杨晓燕王炜林马明志张小虎
关中盆地6000~2100cal.aB.P.期间黍、粟农业的植硅体证据
黍、粟是我国北方两种重要的旱作农作物,对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长期以来由于受到考古样品保存及研究方法的限制,早期考古发掘报道的我国关中盆地新石器遗存的农作物多是以粟为主或粟、黍不分,统称粟类作物,缺少对该区...
张健平吕厚远吴乃琴李丰江杨晓燕王炜林马明志张小虎
关键词:植硅体水稻关中盆地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文献传递
关中盆地6000~2100cal.aB.P.期间黍、粟农业的植硅体证据被引量:68
2010年
黍、粟是我国北方两种重要的旱作农作物,对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长期以来由于受到考古样品保存及研究方法的限制,早期考古发掘报道的我国关中盆地新石器遗存的农作物多是以粟为主或粟、黍不分,统称粟类作物,缺少对该区新石器时期粟、黍农业状况的深入研究。本文利用植硅体方法,分别对现代黍、粟和水稻种子的植硅体产量以及关中盆地新石器考古样品中的植硅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等重量的黍、粟种子稃片的植硅体产量基本相等,其植硅体含量所反映的是黍、粟的相对产量(重量);水稻双峰型植硅体的百分含量比水稻实际含量相对偏低。关中盆地泉护、杨官寨、浒西庄、案板、王家嘴,水沟等6个考古遗址17个^(14)C年龄和47个植硅体样品分析结果显示,约6000~2100cal.aB.P.期间,关中盆地黍子的植硅体含量一直占优势(3.4%~34.5%),粟次之(0~6.2%),即使在气候相对暖湿的阶段,黍的产量仍超过粟。泉护、杨官寨、浒西庄,案板等遗址的个别样品中保存水稻植硅体。这些结果为重新认识关中地区新石器时期农业生产与社会经济形态以及与气候环境条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参考资料。
张健平吕厚远吴乃琴李丰江杨晓燕王炜林马明志张小虎
关键词:植硅体水稻关中盆地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现代稻田表土植硅体研究及应用
郇秀佳吕厚远张健平左昕昕王灿贺可洋马永超杨晓燕蒋乐平
全新世中期郑州地区古代农业的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30
2019年
郑州地区地处中原腹地,是我国旱作农业起源和稻作农业早期传播的重要区域之一,在华夏文明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区域性系统植物考古研究较少,目前全新世中期郑州地区古代农业的时空演变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仍不清晰。文章在郑州地区选择位于不同地貌部位、不同等级规模的13处裴李岗-仰韶文化遗址进行系统采样,通过植硅体分析和AMS 14C测年,揭示出郑州地区在裴李岗文化和仰韶文化中晚期均属于以黍为主的稻-旱混作的农业模式,其形成得益于全新世适宜期暖湿气候下的稻作北传。裴李岗时期,黍粟旱作分布在浅山丘陵区的黄土台塬沟谷地带,稻-旱混作仅存在于冲积平原,农业模式的选择主要受地形和水文因素影响;仰韶中晚期,粟和稻的比例显著提高,稻作不再局限于冲积平原和大型聚落,在台塬沟谷和中小聚落也有分布,标志着农耕技术的进步和作物结构的优化,这意味着农业生产开始打破自然条件限制,为郑州地区农业社会的建立和文明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王灿吕厚远顾万发吴乃琴吴乃琴左昕昕吴乃琴张健平董亚杰汪松枝李丰江汪道京董亚杰
关键词:全新世植硅体稻作农业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
现代植物炭屑形态的初步分析及其古环境意义被引量:37
2006年
通过对23种现代植物炭屑的观察、测量以及对草本、木本炭屑模拟破碎试验后的测量统计发现:现代植物炭屑形态根据其长宽比(L/W)和形态特征可以分为3个类型:1)草本型炭屑,L/w最大,平均为10.2±1.3,呈长-薄条型、针型、簇纤维型,边缘及断口截然,棱角分明,有些具有气孔构造,很少有不规则的形态出现;2)木本型炭屑(灌木+乔木),L/W较小,平均3.1±0.2,多呈方-长方型或立方体型,边缘多参差不齐,有些横向断口有粗大木纤维露出,相对致密;3)阔叶类植物叶片炭屑,L/W最小,平均1.74±0.1,薄片状、网状,絮状,易碎。进一步通过对6个典型草原和森林表土样品的实验室分析,发现现代土壤中的炭屑颗粒大小相对现代植物炭屑颗粒大小总体有所减小,但草原土壤中炭屑长宽比相对森林土壤炭屑仍然较大,土壤中炭屑形态和部分结构鉴别特征仍能保留。表明L/W值与炭屑结构特征可以用来区分多数草本与木本植物炭屑。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黄土高原渭南剖面S1以来不同层位12个地层样品的炭屑形态分析,初步研究了不同草本、木本植物炭屑形态变化的特点和环境意义。
张健平吕厚远
关键词:草本木本
水稻扇型植硅体野生–驯化特征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20年
近年来,植硅体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考古学领域,为世界农业起源、演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关键证据,其中在稻作农业起源和传播的研究中,水稻扇型植硅体对于发现、鉴定水稻遗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研究农业起源的关键,是找到地质考古记录中的植物遗存,并准确鉴定野生–驯化特征,本文介绍了水稻扇型植硅体鉴定方法从定性到定量研究的历史,重点阐述了现代野生稻生长区、驯化水稻田、旱稻田表土中水稻扇型植硅体鱼鳞状纹饰研究的新进展,明确了野生、驯化水稻扇型植硅体研究中关于个体鉴定、选择和鱼鳞状纹饰计数的标准,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野生和驯化水稻扇型植硅体纹饰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和机制。希望通过本文的总结与讨论,能够使植硅体分析方法在作物起源和传播的研究中得到更准确、更广泛的应用。
郇秀佳吕厚远王灿张健平
关键词:水稻驯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