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耀信
- 作品数:6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近年来美国多种族文学的发展动向被引量:2
- 2005年
- 最近几十年来,美国文学界多种族文学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这和20世纪60年代的民权运动及其后各种族觉悟的逐渐提高有密切联系。先是黑人族群一马当先,其他少数民族步其后尘,结果引起了美国社会与文化的大变革。各族群表达自己生活经历的愿望愈益强烈。他们要为自己描画出自己种族的真实面貌,
- 常耀信
- 关键词:文学形象文化差异社会服务
- 认识论视阈下美国后现代小说中的“自我-社会”关系(英文)
- 2009年
- 美国后现代小说可从认识论角度进行阅读和理解,即发现存在于主要人物生活中的基本行为模式——自我与世界间的对立和由此所决定的服从、自我的觉醒和突出、以及两者在自我意识提高后所采取的相互妥协态度。人对世界的了解大体经过三个阶段:1)对世界所知甚少; 2)对个人的了解剧增; 3)个人和世界间的相互了解都大幅度提高。第一和第二阶段仍在进行中,第三阶段则刚刚开始。这三阶段决定了个人与和世界间的关系以及人的主要行为模式。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大体经过三个阶段:1)个人对社会的服从; 2)个人和社会的对立; 3)个人和社会间的妥协。服从、对立和相互妥协于是成为人有史以来基本的社会表现模式。
- 常耀信
- 关键词:自我对立屈从妥协
- 学问、独创与理论框架——英美文学专家常耀信教授访谈
- 2015年
- 常耀信教授是我国英美文学研究大家,其著作与教材在国内英语界有广泛的影响。本次访谈主要涉及如何做学问、学问的独创性、文本与理论价值等几个方面。同时,常教授以英国诗人罗伯特·勃朗宁《我最后的公爵夫人》为例,说明形式主义、心理分析和结构主义等文学理论如何为文学研究服务,为青年学者的学术写作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范例。
- 常耀信柳士军
- 关键词:学问
- 从认识论看《哈姆雷特》
- 2011年
- 从认识论看《哈姆雷特》,剧里存在两种性质的矛盾(人与人、人与命运之间)、两个哈姆雷特(世俗的及超前的)、双重文本(字面的与潜在的)及双重含义(复仇与其他)。剧作的主题主要不在于复仇,而是讲述和记录哈姆雷特如何全面认识命运在人生中的正负作用,了解人的局限与缺陷,探讨处理人和命运间关系的最佳途径。王子善沉思,沉思对他就是行动。他的"居中"思想成为照耀后世的火炬,为350年后"看不见的人"发现人类认识论第三阶段提供了灵感。哈姆雷特成为人类认识论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 常耀信
- 关键词:认识论沉思
- 中西文化的对话:平等、互补、双赢——读容新芳《I.A.瑞恰慈与中国文化》有感
- 2014年
- 在当前的国际关系中,各国人民对相互合作与理解的要求日益增强,各国文化间的交流也变得异常重要起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欢迎各国文化产品进入我国文化市场,与我国文化进行交流与融合。在这个大背景下,对世界文化名人I.A.瑞恰慈(Ivor Armstrong Richards,1893-1979)的研究具有非同小可的意义。容新芳教授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I.A.瑞恰慈与中国文化:中西方文化的对话及其影响》值得我们认真阅读。
- 常耀信
- 关键词:瑞恰慈世界文化名人ARMSTRONGRICHARDS现代文学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