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大勇

作品数:139 被引量:526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12篇期刊文章
  • 2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6篇内镜
  • 35篇胆管
  • 17篇胆管引流
  • 17篇胆汁
  • 17篇引流
  • 17篇鼻胆管
  • 17篇鼻胆管引流
  • 16篇胆道
  • 15篇胰腺
  • 15篇胰腺炎
  • 15篇腺炎
  • 12篇胆管造影
  • 12篇胆源性
  • 12篇胰胆管
  • 12篇胰胆管造影
  • 12篇源性
  • 12篇造影
  • 12篇逆行
  • 11篇细胞
  • 10篇结石

机构

  • 13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6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广州医学院第...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广东省第二人...
  • 1篇广州市番禺区...
  • 1篇肇庆市第一人...
  • 1篇广州市红十字...
  • 1篇番禺区人民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暨南大学第四...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市番禺区...

作者

  • 139篇孙大勇
  • 77篇赵亚刚
  • 48篇周梅花
  • 34篇宋鸿
  • 31篇孙桂华
  • 21篇曾海平
  • 19篇钟武装
  • 16篇黄裕新
  • 16篇曾海萍
  • 16篇周兰
  • 14篇谢子英
  • 13篇赵树进
  • 13篇王庆莉
  • 12篇朱鸿武
  • 12篇高巍
  • 12篇过利波
  • 10篇褚自宏
  • 10篇王卫卫
  • 10篇杨晓强
  • 9篇李立平

传媒

  • 16篇广东医学
  • 8篇实用医学杂志
  • 8篇现代消化及介...
  • 8篇华南国防医学...
  • 7篇中国内镜杂志
  • 7篇临床军医杂志
  • 5篇中国医师杂志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中国误诊学杂...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世界华人消化...
  • 3篇胃肠病学
  • 3篇重庆医学
  • 3篇广州医学院学...
  • 2篇针刺研究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华消化内镜...
  • 2篇广东药学院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年份

  • 3篇2017
  • 8篇2016
  • 3篇2015
  • 9篇2014
  • 5篇2013
  • 11篇2012
  • 9篇2011
  • 7篇2010
  • 6篇2009
  • 13篇2008
  • 18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 9篇2003
  • 16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1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针对狗胃粘膜血流量的影响及与血浆胃肠激素的关系被引量:46
1998年
目的观察电针对狗胃粘膜血流量、血浆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及两者间变化的关系,以探讨电针对胃粘膜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20条狗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非经非穴组,上巨虚组,足三里组(每组5条).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狗胃粘膜血流量.用RIA法同步测定血浆促胃液素(GT),生长抑素(SS),内皮素(ET)含量,用生化法测定一氧化氮(NO)含量,分析其电针前后的变化,并观察变化规律.结果电针后足三里组胃粘膜血流量显著升高(V,46±07→69±11,P<001),其他组无显著变化.电针后足三里组血浆GT,NO含量也显著升高(ng/L,65±12→102±21,P<001),而SS,ET含量显著下降(ng/L,231±18→194±27,P<005;978±179→558±153,P<005);上巨虚组NO含量显著上升,ET显著下降(P<005),但足三里组的变化趋势更明显.空白对照组,非经非穴组则无显著变化.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可使狗胃粘膜血流量增加,与通过影响胃粘膜血流量的某些活性物质的含量改变有关,并具有一定的穴位特异性.
孙大勇黄裕新褚自宏高巍王庆莉刘国实
关键词:电针胃粘膜胃肠激素血液
ERCP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ERCP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病程中的治疗价值。方法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早期应用ERCP(72h内)治疗组(ERCP组)45例与常规治疗组40例(对照组),其中重...
杨晓强赵亚刚孙大勇宋鸿
文献传递
单碱基延伸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YMDD基序变异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检测乙肝病毒(HBV)P 基因区色氨酰-蛋氨酰-天冬氨酰-天冬氨酰 (YMDD)基序变异混合株组成的检测方法。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含有 YMDD 基序的聚合酶 (P)基因区片段;将 PCR...
郝勇赵亚刚缪晓辉孙大勇
文献传递
鼻胆管引流测定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人胆汁中的代谢特点及意义
目的探讨部分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人胆汁中的代谢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临床逆行胰胆管造影+鼻胆管外引流术(ENBD)直接获取胆汁,分别给予头孢拉定、头孢哌酮和头孢曲松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连续动态监测各抗生...
孙大勇孙桂华赵树进韩丽萍张延军曾海平钟武装
文献传递
电针对犬幽门括约肌压力的影响及与胃粘膜组织中脑肠肽的关系被引量:7
1999年
孙大勇黄裕新褚自宏高巍王庆莉
关键词:脑肠肽胃粘膜
内镜下全层切除术治疗胃黏膜下肿瘤的护理体会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EFR)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的方法及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11-02/2012-02月15例确诊胃黏膜下肿瘤并行EFR患者资料,分析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要点。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成功;手术中创面均有少量出血,电凝、氩离子束凝固术、止血钳或钛夹处理后止血,无复发出血;术后1例患者出现气腹、腹膜炎症状及体征,经内科保守治疗及相应护理后治愈;术后2个月及1年后复查胃镜和超声胃镜未发现病变残留或复发病例。结论 EFR能有效根除胃黏膜下肿瘤,术中默契熟练的配合是EFR治疗成功的重要条件,完善的术前准备与严密的术后病情观察及精心的护理对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周梅花李立平吴炜景过利波孙大勇
关键词:胃黏膜下肿瘤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
5岁儿童胆管结石行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1例报告被引量:1
2014年
儿童行治疗性的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的术前准备、麻醉方式具有特殊性,所用的医疗器械并非为儿童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及解剖结构设计,由此增加技术限制及操作的难度。我院为1例胆总管结石并胆管梗阻的5岁患儿成功实施了治疗性ERCP。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儿,男;5岁。
梁凯伦孙大勇
关键词:儿童ERCP胆管结石胆道梗阻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肝硬化低蛋白血症疗效分析
低蛋白血症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引起患者食欲减退、腹胀、乏力、胸腹水、尿少等症状,发病率高。以往临床治疗肝硬化低蛋白血症的主要方法是补充人血白蛋白,这种治疗方法短期内疗效较好,但存在一定问题:远期疗效差、需反复...
孙大勇孙桂华钟武装周梅花宋鸿周兰
文献传递
甲硝唑及替硝唑在人胆汁中的代谢特点及意义
2002年
目的 探讨甲硝唑及替硝唑在人胆汁中的代谢特点 ,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临床行逆行胰胆管造影 +鼻胆管引流直接获取胆汁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连续动态监测给药后血液及胆汁内两种抗生素的浓度变化和代谢特点。结果 一次给药 0 2 5h后两种抗生素在胆汁内即可达到有效杀菌浓度 ,替硝唑在胆汁内药物浓度较平稳 ,但峰浓度不如甲硝唑高 ,在 2 4h内两种抗生素胆汁内浓度高于有效杀菌浓度 ,16h后药物浓度有回升现象。结论 甲硝唑及替硝唑为抗胆道厌氧菌感染的最佳抗生素选择 ,对一般感染可每天一次给药 ,对重症感染可选择甲硝唑 。
孙大勇孙桂华赵树进曾海平钟武装
关键词:甲硝唑替硝唑胆汁代谢特点胆道感染鼻胆管引流
头孢曲松钠在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总结头孢曲松钠在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 (AAC)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所有患者治疗中均采用头孢曲松钠 2 0g静注 ,2次 /d ,甲硝唑 0 5g静滴 ,2次 /d ,并于发病后 3d内行胆囊切除手术。组Ⅰ 3 2例确诊后即用抗生素 ,紧急手术者术中一次给药 ;组Ⅱ 2 4例于术前或术中均未使用抗生素。两组术后均给药 7d以上。结果 术后组Ⅰ平均退热时间 (3 8± 3 1)d、肝功能恢复时间 (5 3± 3 7)d ;组Ⅱ平均退热时间 (5 9± 4 7)d、肝功能恢复时间 (7 8± 4 3 )d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组Ⅰ胆囊坏疽及胆囊穿孔、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组Ⅱ (P <0 0 5 ) ;两组病死率分别为 :组Ⅰ 6 3 % ,组Ⅱ 3 3 3 % (P <0 0 5 )。结论 头孢曲松钠的早期应用可明显减少非结石性胆囊炎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
钟武装孙桂华周梅花孙大勇张连军曾海平
关键词:头孢曲松钠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