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勇伟
- 作品数:147 被引量:622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胰体尾癌诊治报告
- 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恶性肿瘤之一。但由于胰腺癌早期缺乏典型症状,患者就诊时多已处于晚期,故而手术切除率低,预后差。胰腺癌大多发生于胰头,约1/4位于体尾部。我科近七年共收治胰体尾癌病...
- 吴婷婷孙勇伟张斌吴志勇
- 关键词:胰体尾癌胰腺癌手术切除
- 文献传递
- 术中门静脉压力动态测定在门静脉高压症术式选择中的作用被引量:38
- 2008年
- 目的分析断流手术和脾切除脾肾静脉分流加断流联合手术后自由门静脉压(FPP)与术后再出血以及肝性脑病的关系,探讨术中FPP动态变化对术式选择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接受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脾肾静脉分流术(联合组)患者170例的临床资料。断流组患者断流术后FPP值≥22mmHg(1mmHg=0.133kPa)为高压组(60例),〈22mmHg为低压组(43例),联合组共67例。三组患者术前Child-Pugh评分和FPP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三组患者术中不同时间点FPP变化、以及三组患者术后再出血和肝性脑病发生率。结果高压组、低压组和联合组术后FPP值分别为(27.1±1.9)mmHg、(20.8±1.8)mmHg和(21.5±2.2)mmHg,再出血率分别为%、4.6%和4.5%。再出血率在高压组显著高于低压组和联合组(P〈0.05)。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联合组(10.4%)虽然高于低压组(7.0%)和高压组(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切除断流术后FPP值可以作为选择手术方式的依据,如FPP值≥22mmHg应加行脾肾静脉分流术。
- 陈炜罗蒙孙勇伟徐庆赵刚花荣刘巍蒋春晖施长鹰吴志勇
- 关键词:门静脉手术中血流动力学
- 半肝血流阻断在肝硬化肝癌半肝切除术中的意义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探讨半肝血流阻断在肝硬化肝癌半肝切除术中的意义。方法将26例肝癌合并肝硬化行半肝切除的病人分为半肝血流阻断组(HVC,n=14)和第一肝门阻断组(Pringle,n=12)。比较两组病人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术后肝功能的恢复,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病人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无显著差异。HVC组术后3天和7天的血清谷丙转氨酶明显低于Pringle组,且下降程度也较后者明显。Pringle组有2例死于肝功能衰竭。Pringle组病人术后并发腹水显著高于HVC组。结论半肝血流阻断法比第一肝门阻断更利于术后肝功能恢复,减少手术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 陈炜孙勇伟吴志勇
- 关键词:半肝血流阻断第一肝门阻断肝硬化肝癌半肝切除
- 胰腺癌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 2013年
- 肿瘤是一种由单克隆细胞起源、经无限增殖形成的恶性疾病。虽然肿瘤组织中的瘤细胞起源于同一细胞,但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存在差异。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CSC)是存在于瘤体内的极少数细胞,是一类对肿瘤的发生发展、维持、侵袭、转移和耐药起到关键作用的肿瘤细胞亚群。CSC能分化为占瘤体大部分的非成瘤细胞,后者只是维持肿瘤体积并无增殖能力,或只有有限的增殖能力,异位接种很难形成新的肿瘤[1]。
- 刘巍孙勇伟
- 关键词: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胰腺癌干细胞
- 脾肾静脉分流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疗效观察
- 2009年
- 目的观察脾肾静脉分流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简称联合术)后病人早期肠内营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2月至2009年2月行联合术病人共76例,其中接受肠内营养(EN)23例,肠外营养(PN)33例,非营养治疗20例,观察肝功能、营养代谢、感染情况,记录肠道通气时间、营养治疗费用以及住院时间。结果(1)三组术后肝功能均有损害,组间无明显差异;(2)三组术后血浆前白蛋白均明显下降,非营养组血浆前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EN组和PN组(P<0.05);(3)EN组术后第8天内毒素水平明显低于非营养组和PN组(P<0.05);(4)EN组血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非营养组和PN组(P<0.05)。结论术后早期EN简单安全,有效改善病人营养状况,促进肝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降低感染,促进胃肠功能早期恢复,节省住院费用。
- 霍砚淼陈炜孙勇伟吴志勇
- 关键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联合术
- 胰腺导管腺癌组织和胰液microRNA表达及应用价值
- 2015年
- 目的:检测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病人癌组织、配对癌旁组织和胰液micro RNA(miRNA),评价胰液miRNA诊断PDAC的能力。方法 :收集30例PDAC病人癌组织、配对癌旁组织和其中20例病人的胰液标本,10例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病人胰液标本、抽提组织和胰液miRNA,应用定量PCR法检测各组样本mi R-21、mi R-155、mi R-196a、mi R-216和mi R-217的表达量。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及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胰液miRNA对PDAC的诊断价值。结果:目的 miRNA在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胰液中均可被检测。胰液miRNA抽提和检测方法稳定,具有可重复性。mi R-21、mi R-155和mi R-196a在PDAC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配对癌旁组织,而mi R-216和mi R-217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与CP组相比,PDAC病人胰液中mi R-21和mi R-155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增加,mi R-216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胰液mi R-21、mi R-155、mi R-216三者联合后的AUC比单个miRNA和两两组合后均高,达到0.907 4(95%CI:0.811 4~1.000 0),诊断PDAC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9%和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结论:胰液miRNA的抽提和检测具有可重复性。胰液中mi R-21、mi R-155和mi R-216可区分PDAC和CP。
- 杨建宇花荣孙勇伟
- 关键词:胰腺导管腺癌MICRORNA胰液
- 骨髓增生性疾病致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治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性疾病致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4例骨髓增生性疾病致门静脉高压症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患者术前均无脾亢表现,3例术前有消化道出血病史,且均有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主干和脾静脉血栓形成。全组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后患者均出现PLT明显增高,2例经化疗后PLT下降至正常并稳定,2例死亡。结论骨髓增生性疾病所致门静脉高压症诊断困难,治疗十分棘手,可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但必须谨慎。术后应密切观察外周血血象,PLT〉1000×10^9/L应及时采取化疗。
- 赵刚孙勇伟吴志勇罗蒙张斌
- 关键词:骨髓增生性疾病门静脉高压症
- MXD1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分析及其对细胞增殖、迁移和Warburg效应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MAX二聚化蛋白1(MAX dimerization protein 1,MXD1)基因在胰腺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Warburg效应的影响。方法:分别利用基因表达谱数据动态分析(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GEPIA)和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分析MXD1基因在胰腺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MXD1在311例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通过Kaplan-Meier法分析MXD1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人胰腺癌细胞系中MXD1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脂质体法将2条针对MXD1基因不同靶点的siRNA(siMXD1-1和siMXD1-2)分别转入人胰腺癌细胞系BxPC-3和Patu8988,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iRNA对MXD1表达的干扰效果。采用CCK-8法和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干扰MXD1表达对BxPC-3和Patu8988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同时,根据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ESA)推断MXD1可能影响胰腺癌细胞的Warburg效应。用糖酵解压力测试实验检测干扰MXD1表达对胰腺癌细胞的细胞外酸化率(extracellular acidification rate,ECAR)的影响。结果:MXD1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MXD1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较MXD1低表达者低(P<0.01)。MXD1 mRNA在BxPC-3和Patu8988细胞中表达水平相对较高(P<0.05);干扰MXD1表达后,BxPC-3和Patu8988细胞中MXD1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其细胞增殖(P<0.05)和迁移能力(P<0.01)也明显降低。糖酵解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干扰MXD1表达后胰腺癌细胞的ECAR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MXD1在胰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其高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干扰MXD1表达会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以及Warburg效应。
- 杨健沈洋蒋永升刘德军孙勇伟
- 关键词:胰腺肿瘤糖酵解细胞增殖细胞迁移
- 肝肺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被引量:3
- 2009年
- 肝肺综合征(hepatopulmonary syndrome,HPS)是指肝功能不全引起的肺血管扩张、气体交换障碍导致低氧血症及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和临床症状的肝病终末期严重并发症。HPS的概念最早用以描述肝硬化肺部并发症所致的氧合功能受损,近年关于慢性肝病、门静脉高压症与肺血管畸形间相关性的观点逐渐被接受。
- 霍砚淼孙勇伟吴志勇
- 关键词:肝肺综合征病理学
- 视黄醇类核内受体α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构建
- 2010年
- 目的 通过构建大鼠视黄醇类核内受体-α(RXR-α)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获得可供转染的滴度.方法 大鼠RXR-α基因序列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与经AgeI酶切后的pCC-FU-3FLAG载体连接产生慢病毒载体表达质粒pGC-fu-3flag-Rxra,转化DH5α,PCR筛选阳性克隆,片段长为411bp.测序并转入293T细胞Western blot鉴定,90 KDr处有特征条带.将pGC-fu-3flag-Rxra、pHelper 1.0、pHelper 2.0三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成慢病毒,测病毒滴度,1.00E-04μl组和Control组的Ct值存在差异(2.775).结果 DNA测序及Western blot鉴定证实构建的大鼠RXR-α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pGC-fu-3flag-Rxra正确,浓缩慢病毒悬液滴度为2×108TU/ml.结论 成功构建携带大鼠RXR-α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
- 王争陈炜孙勇伟罗蒙吴志勇
- 关键词:慢病毒载体肝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