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珊

作品数:4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淡水
  • 2篇淡水豚
  • 2篇淡水豚类
  • 1篇中国水域
  • 1篇瓶鼻海豚
  • 1篇系统学
  • 1篇线粒体
  • 1篇线粒体DNA
  • 1篇鲸类
  • 1篇控制区
  • 1篇海豚
  • 1篇分子标记
  • 1篇分子标记技术
  • 1篇分子系统
  • 1篇分子系统学
  • 1篇分子系统学研...
  • 1篇保护遗传学
  • 1篇MTDNA
  • 1篇MTDNA控...
  • 1篇RRNA

机构

  • 4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杨光
  • 4篇刘珊
  • 3篇周开亚
  • 2篇季国庆

传媒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Curren...
  • 1篇Zoolog...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年份

  • 2篇2002
  • 2篇200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鲸类保护遗传学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2年
简要介绍了mtDNA的PCR直接测序、微卫星microsatelliteDNA分型、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ajorhis tocompatibilitycomplex,MHC)分析等DNA分子标记技术在鲸类遗传变异、种群结构、进化历史、个体识别。
刘珊杨光
关键词:鲸类保护遗传学分子标记技术
淡水豚类线粒体DNA12S rRNA基因的序列变异及其分子系统学研究被引量:12
2000年
淡水豚类 4个代表属 [白暨豚 (Lipotes)、恒河豚 (Platanista)、弗西豚 (Pontoporia)和亚河豚(Inia) ]mtDNA 12SrRNA基因的序列差异水平 ,高于其他齿鲸类科间的差异 ,特别是远远高于海豚总科内的科间差异。研究结果支持它们应归属于不同的科 ,即白暨豚科 (Lipotiidae)、恒河豚科 (Platanistidae)、弗西豚科 (Pontoporidae)和亚河豚科 (Iniidae)。恒河豚科是鲸类中最早分化出来的独立支系 ,而其余 3个淡水豚科组成一个单系 ,作为海豚总科的姊妹群。淡水豚类的发生是多系的。白暨豚科、亚河豚科和弗西豚科是否隶属于同一个总科尚需进一步研究。
杨光刘珊季国庆周开亚Ricardo BastidaLaura Rivero
关键词:淡水豚类RRNA分子系统学
淡水豚类mtDNA 16S rRNA基因的系统发生被引量:15
2000年
mt DNA 16 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支持将现生淡水豚 4个属归入不同的科 ,即白暨豚科(L ipotiidae)、恒河豚科 (Platanistidae)、亚河豚科 (Iniidae)和弗西豚科 (Pontoporidae) .基于邻接法的系统发生分析显示淡水豚类由白暨豚 +恒河豚和弗西豚 +亚河豚两个单系组成 ,但两个单系之间并无姊妹关系 .淡水豚类是并系的 .16 S r RNA基因的系统发生树与 mt DNA细胞色素 b基因和12 S r RNA基因的系统发生树并不完全一致 .这种差异一方面可能反映了不同的基因树间的差异 ,但也可能与本文分析的 16 S r RNA基因片段中变异位点数和简约信息位点数较少有关 .因此 ,有必要增加序列长度来进一步验证 .
刘珊杨光周开亚Ricardo BastidaLaura Rivero
关键词:淡水豚类16SRRNA基因MTDNA
中国水域瓶鼻海豚的mtDNA控制区序列变异性分析被引量:21
2002年
测定了 30头中国水域瓶鼻海豚 (Tursiopssp .)mtDNA控制区 5′端 4 2 4bp的序列 ,结合已发表的中国水域其它瓶鼻海豚的mtDNA控制区序列 ,共发现 5 4个变异位点 ,定义了 37种单元型。中国水域瓶鼻海豚的两个形态型之间没有共享单元型 ,且具有 8个鉴别位点。基于最大似然法和邻接法的系统发生分析均把单元型聚类为分别代表两个形态型的支系。形态型之间的核苷酸歧异度为 5 5 8% ,超过了其它海豚类种间的序列歧异水平 ,支持把这两个形态型划分为两个独立的种 ,即T .truncatus和T .aduncus的观点。虽然两种瓶鼻海豚的分布区在台湾海峡一带出现重叠 ,但相互之间缺乏基因流动 。
季国庆杨光刘珊周开亚
关键词:中国水域瓶鼻海豚MTDNA控制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