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开亚
- 作品数:275 被引量:3,538H指数:38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几种鲨类分子系统学的初步研究
- PCR及PCR产物的直接测序技术测定了5种鲨12SrRNA基因的部分核苷酸序列,并与其它鲨的相应序列合并,探讨了鲨类不同类群的分子系统学。真鲨科的种类组成一个单系的分支与双髻鲨科具有最近的姊姊群关系。弧形长尾鲨与真鲨科和...
- 杨光周开亚
- 关键词:分子系统学脊椎动物
- 中药材乌梢蛇及其混淆品的DNA序列分析鉴别被引量:71
- 1999年
- DNA序列分析鉴别是中药材品种鉴定的新方法[1],已应用于海马、龟甲、鳖甲等中药材的鉴定[2~7]。目前商品流通中乌梢蛇(ZAOCYS)药材的混淆品种类较多,游蛇科(Colubridae)的常见种类都有可能被当作乌梢蛇制成药材,品种鉴定困难[8]。而...
- 王义权周开亚徐珞珊徐国钧
- 关键词:中药材鉴定伪品乌梢蛇DNA序列分析
- 山姜属中药草豆蔻和益智nrDNAITS区序列的测定被引量:19
- 2000年
- 中药草豆蔻、益智的原植物分别为山姜属草豆蔻 (AlpiniahainanensisK .Schum .)与益智 (A .oxyphyllaMiq .)。本文采用PCR直接测序法 ,首次测定了它们的核糖体DNAITS区序列 ,结果显示 ,两者序列长度 (ITS 1+ITS 2 )分别为 40 3bp与 40 4bp ,序列间具有 2 7个变异位点 (包括 5 8S编码区 )。本研究为山姜属中药材的DNA分子鉴定提供了必要的序列资料。
- 赵志礼周开亚王峥涛秦民坚董辉徐珞珊
- 关键词:山姜属草豆蔻益智核糖体DNAITS区序列
- 蛇类药材的本草考证被引量:5
- 1995年
- 本草考证认为古代本草所载乌蛇的原动物为游蛇科的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白花蛇的原动物为(?)科的尖吻蝮(Deinagkistrodon acutus),二者均始载于《雷公炮炙论》.金钱白花蛇的原动物为眼镜蛇科的银环蛇(Bungarus multicinctus),在古代本草未见收载.
- 王义权周开亚
- 关键词:中药材蛇类药材本草考证原动物
- 中国壁虎属9物种的DNA条码技术被引量:3
- 2010年
- 测定了无蹼壁虎、粗疣壁虎和中国壁虎共17个样品的COI基因部分片段,结合其他已知序列,对我国9种壁虎的DNA条码序列进行比较分析,计算种间及种内平均遗传距离,并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显示所有DNA条码都为各物种所独有,不存在物种之间的共享.属内种间差异明显大于种内差异,且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均聚成高支持率的单系群,提示该条码在壁虎属物种中有很好的识别能力,可以用于物种鉴定.DNA条码还为粗疣壁虎和铅山壁虎的物种有效性提供了有力的分子证据.
- 严洁马晓燕杜婕周开亚
- 关键词:DNA条码
- 14种蛇类药材的微量元素分析被引量:4
- 1996年
-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检测了14种蛇类药材的24种微量元素。结果表明,蛇类药材含有丰富的Zn、Fe、Mn和Cu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而有害元素含量极微或无。
- 王义权周开亚
- 关键词:蛇类药材微量元素动物药
- 中国十三省农田池塘蛙类的衰减被引量:2
- 2011年
- 2004~2009年,研究者在福建、江西、浙江、江苏、湖南、湖北、安徽、河南、河北、山东、山西、辽宁、吉林等地进行蛙类标本采集.在野外工作中记录了这些地区农田池塘蛙类衰减的情况.导致蛙类衰减的主要因素包括:栖息地丧失与退化、污染、过度捕捉和外来入侵种的影响.本文还提出了保护农田池塘蛙类的几项措施.
- 戴建华马佳月徐玲琳魏永强顾易凡周开亚
- L-PGDS基因在大鼠睾丸与附睾中的表达被引量:2
- 2004年
- 选用 2月龄SD大鼠睾丸与附睾总RNA为模板 ,运用RT PCR和蛋白质印迹技术探讨了Lipocalin型前列腺素D合成酶 (L PGDS)基因在大鼠睾丸与附睾头、附睾体和附睾尾中的表达及其差异。结果表明 ,L PGDS基因在大鼠睾丸中没有表达 ,在附睾中有较强表达 ,附睾头表达量最高 ,附睾体次之 ,附睾尾最低 ,表达量存在差异。提示 ,L PGDS在精子成熟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 陈德宇黄宇烽陆惠敏周开亚
- 关键词:睾丸附睾精子
- 用聚合酶链反应产物直接测序技术鉴定中药材鳖甲被引量:11
- 1998年
- 从中华鳖Pelodiscussinensis和山瑞鳖Peleasteindachneri的组织材料中提取DNA,扩增约110bp的线粒体12SrRNA基因片段并进行序列分析,结合从Genbank中检索到的缘板鳖Lisemyspunctata的序列,构建了3种鳖的12SrRNA基因片段序列数据库。序列比较的结果表明中华鳖与其它2种鳖的这段序列均有差别。序列差异在11.93%~19.78%之间。从江苏省药品检验所提供的4个鳖甲检品各取样0.1~0.5g提取DNA,扩增与上述相同的基因片段,与构建的数据库进行比较,结果表明4个检品中只有1块为药典规定的正品,其余3块均为混淆品。
- 吴平周开亚徐珞珊徐珞珊
- 关键词:鳖甲中华鳖分子鉴定聚合酶链反应
- 克氏原螯虾PcCyc基因克隆及其对光周期的表达响应被引量:2
- 2021年
- 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克隆克氏原螯虾生物钟核心基因之一的周期循环蛋白(CYC)基因(命名为PcCyc基因)的部分cDNA序列。取雄性克氏原螯虾(体长9~11 cm)在全光谱日光灯不同光周期下(12L∶12D、0L∶24D和0L∶72D)培养结束后,于7:00、11:00、15:00、19:00、23:00、翌日03:00、7:00取样,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cCyc基因在脑、眼柄和肝胰腺中的mRNA表达水平。试验结果显示,PcCyc基因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共2010个碱基,可编码669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与红螯螯虾CYC蛋白相似性为94%;蛋白分子量约73.963 ku,理论等电点6.56,为疏水性非分泌蛋白,无信号肽;结构域分析结果显示,PcCYC蛋白含有BHLH/PAS结构域,包括1个HLH结构域和2个PAS结构域;二级结构包含11个α-螺旋、12个β-折叠和24个无规则卷曲。不论光照如何改变,PcCyc基因在眼柄和肝胰腺中都基本遵循着24 h的节律振荡,而在大脑中的节律振荡随光照周期改变被打破。试验结果将为进一步探究克氏原螯虾Cyc基因在其昼夜生物钟节律中发挥的作用及机制奠定基础。
- 谢伟蒋琦辰孙宾杨颖李鹏严洁周开亚
- 关键词:克氏原螯虾MRNA表达生物信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