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5日
星期三
|
欢迎来到佛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格修
作品数:
2
被引量:19
H指数:2
供职机构:
暨南大学医学院血液病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南省卫生厅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匡希斌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丁翠芬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曾高峰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刘康桐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王燕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医药卫生
主题
1篇
动脉
1篇
对氧磷
1篇
对氧磷酶
1篇
对氧磷酶活性
1篇
多态
1篇
多态性
1篇
血清
1篇
人血
1篇
人血清
1篇
综合征
1篇
吸烟
1篇
纤溶
1篇
纤溶酶
1篇
纤溶酶原
1篇
纤溶酶原激活
1篇
纤溶酶原激活...
1篇
纤溶酶原激活...
1篇
纤溶酶原激活...
1篇
活性
1篇
基因
机构
2篇
南华大学
1篇
暨南大学
作者
2篇
刘康桐
2篇
曾高峰
2篇
丁翠芬
2篇
刘格修
2篇
匡希斌
1篇
王燕
传媒
1篇
中国动脉硬化...
1篇
临床心血管病...
年份
1篇
2005
1篇
2002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吸烟对国人血清对氧磷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2002年
目的 :分析吸烟对中国人对氧磷酶 (PON)活性的影响。方法 :36 7例冠心病患者和 15 9例相匹配的健康人根据吸烟情况分别分为吸烟、不吸烟及戒烟 (A、B、C) 3个组 ,其中C组又根据戒烟时间长短分为C1、C2、C33个亚组 ,并分别用醋酸苯酯法检测各自的PON活性。结果 :吸烟降低了PON活性 [A组、B组、C组PON活性分别为 (91± 5 8)、(131± 73)、(112± 6 6 )kU /L ,P <0 .0 5 ],但其影响是较短时期的 ,PON活性的恢复与戒烟时间存在相关性。结论 :吸烟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 ,其发病机制之一可能与它降低了PON的活性有关。
曾高峰
刘康桐
丁翠芬
匡希斌
刘格修
关键词:
高危因素
吸烟
对氧磷酶
PON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活性及其4G/5G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病的关系
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了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活性变化及其启动子4G/5G基因多态性特点,以探讨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及其基因多态性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10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9、8例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和60例对照者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寡核苷酸杂交分析法测定白细胞启动子4G/5G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活性。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活性(18.0±2.9 kAU/L)较稳定型冠心病组(16.8±2.7 kAU/L)和对照组(16.2±2.8 kAU/L)增高(P<0.01和P<0.005);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中4G/4G纯合子个体(49.1%)较稳定型冠心病组(28.6%)和对照组(26.7%)频率高(P<0.05);4G/4G纯合子个体的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活性最高,5G/5G个体最少(P<0.05)。结论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活性与启动子4G/5G基因型有关;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活性增高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曾高峰
刘格修
王燕
刘康桐
丁翠芬
匡希斌
关键词: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基因多态性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