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秋华

作品数:28 被引量:115H指数:5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血液
  • 13篇血液流变
  • 12篇血液流变学
  • 12篇细胞
  • 8篇动脉
  • 8篇动脉粥样硬化
  • 6篇血压
  • 6篇细胞聚集
  • 6篇高血压
  • 6篇红细胞聚集
  • 5篇血液流变特性
  • 4篇胆固醇
  • 4篇红细胞变形
  • 4篇红细胞变形性
  • 3篇新生儿
  • 3篇新生儿硬肿
  • 3篇新生儿硬肿症
  • 3篇心病
  • 3篇心绞痛
  • 3篇血小板

机构

  • 27篇第三军医大学...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8篇丁秋华
  • 28篇何作云
  • 10篇尹翠娥
  • 8篇王红勇
  • 7篇黄永萍
  • 7篇李希楷
  • 6篇冯兵
  • 5篇黄永平
  • 4篇于学军
  • 3篇艾友萍
  • 3篇袁林贵
  • 2篇邓丽萍
  • 2篇肖桃元
  • 2篇鲁云敏
  • 2篇安世铭
  • 2篇陈卫
  • 2篇王心明
  • 2篇张学亮
  • 1篇祝善俊
  • 1篇张鹏

传媒

  • 8篇中国血液流变...
  • 3篇临床心血管病...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中国应用生理...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中国高血压杂...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重庆医药
  • 1篇中国新生儿科...

年份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4篇1997
  • 2篇1996
  • 4篇1995
  • 5篇1994
  • 5篇1993
  • 4篇1992
  • 1篇1991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生儿硬肿症血液流变特性及其意义的研究被引量:1
1994年
新生儿硬肿症是由受寒、早产、感染、室息等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化与水肿的一种疾病.国内自70年代早期开始对新生儿低体温和硬肿症的病理生理与治.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使其病死率有所降低,但迄今其仍为威胁新生儿健康和生命的严重疾病之一。本文研究目的在于阐述血液流变特性异常是新生儿疗硬肿症发病机理之一.为采用血液流变学治疗方法提供理论参考。
尹翠娥何作云艾友萍丁秋华
关键词:新生儿硬肿症血液流变
Ⅰ型和Ⅲ型无痛性心肌缺血的血液流变特性被引量:1
1991年
52例SMI和22例正常人对照研究发现:31例Ⅲ型SMI的高、中和低切变率下的表观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内粘度以及心肌总缺血负荷时间均高于或长于21例Ⅰ型SMI(P<0.05~0.01)。提示无心绞痛发作的Ⅰ型SMI的血液流变特性异常程度轻和心肌总缺血负荷时间较短。
何作云丁秋华鲁云敏蔡友珍刘凡光
关键词:心肌缺血血液流变学
红细胞聚集性与血压升高关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1996年
红细胞聚集性与血压升高关系的实验研究何作云冯兵尹翠娥丁秋华(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心内科重庆630037)既往研究认为红细胞聚集性调控血压仅限于生物力学原理。最近,Mchedlishvili等采用增强红细胞聚集性的方法成功地复制实验性高血压模型,有力地...
何作云冯兵尹翠娥丁秋华
关键词:高血压红细胞聚集性血压病理
新生儿硬肿症血液流变特性及其意义的研究被引量:1
1992年
对新生儿硬肿症(DS组)和健康新生儿(NS组)血液流变特性的对照研究发现:DS组的RA1、τ_0和ηr高于NS组(P<0.05),提示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是新生儿硬肿症发病机理之一。
尹翠娥何作云李为民宋海红艾友萍丁秋华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红细胞聚集新生儿
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家兔血液流变特性的改变与AS形成关系的研究被引量:8
2000年
目的 :了解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家兔血液流变特性的改变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关系。方法 :健康家兔 80只 ,随机分为实验组 (AG) 6 0只和对照组 (CG) 2 0只。各组又均分为 4个亚组 ,即AG1~AG4和CGl~CG4。AG组每只给予胆固醇粉 1g/d ,在喂养的第 2、4、8和 12周分别观察AGl~CGl、AG2~CG2、AG3~CG3和AG4~CG4的主动脉粥样硬化 (AS)病变及相应血液流变特性的变化。结果 :在兔AS阶段性进程中血清总胆固醇浓度、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硬度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及全血粘弹性呈升高趋势 ,而红细胞变形参数呈下降趋势。低切全血粘度与红细胞聚集指数间 (r =0 .6 2 8,0 .6 84,0 .881,P <0 .0 1)、弹性模量与红细胞硬度指数 (r =0 .5 78~0 .842 ,P <0 .0 5~ 0 .0 0 1)和动粘度 (r=0 .5 13~ 0 .848,P <0 .0 5~ 0 .0 0 1)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 ,而红细胞变形参数与高切全血粘度 (r=- 0 .5 91~ - 0 .813 ,P <0 .0 5~ 0 .0 0 1)和弹性模量 (r=- 0 .5 6 9~ - 0 .784,P <0 .0 5~ 0 .0 0 1)间有负相关关系。结论 :除高胆固醇血症外 ,血流变特性特别是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和全血粘弹性的改变亦是AS的重要成因。
王红勇何作云丁秋华肖桃元
关键词:高胆固醇血症血液流变学动脉粥样硬化
人体血液流变特性正常范围及其机理的初探被引量:26
1992年
本文对103例不同年龄组和性别的正常人25项血液流变学参数研究结果发现:WBV、CWBV、RWBV、HCT、Fib、TK值、MCHC、OD和血沉方程K值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P<0.05~0.001);Tch、血沉方程K值、WBV、CWBV、RWBV、TG、HCT、Fib、WMFP、RAI、ESR、Hb、RBC、MCHC和OD与年龄的增长呈趋势性变化(P<0.05~0.001).并对血液流变学参数的性别和年龄组间的差异机理予以初步探讨。
何作云尹翠娥丁秋华
关键词: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液流变学红细胞聚集
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液流变特性的阶段性改变及其意义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了解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液流变特性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健康家兔8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AG)60只及对照组(CG)20只,各组又均分为4个亚组,即AG1~AG4和CG1~CG4,AG每日给予胆固醇粉1g/只,在喂养的第2、4、8和12周分别观察AG1与CG1、AG2与CG2、AG3与CG3和AG4与CG4组主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及相应血液流变特性的变化。结果:在兔AS阶段性进程中,血清总胆固醇浓度、全血表观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硬度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及全血粘弹性呈升高趋势,低切全血表观粘度与红细胞聚集指数间、弹性模量与红细胞硬度指数和动粘度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除高胆固醇血症外,血液流变特性特别是全血粘弹性的改变亦是AS的重要成因。
王红勇何作云丁秋华丁秋华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血液流变学
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血小板内游离钙[Ca^(2+)]i和cAMP水平相关性分析
1993年
食饲2%胆固醇饲料的60只家兔与仅食饲基础饲料的20只家免对比研究发现:随着动脉粥样硬化(AS)的病理进展,血小板内〔Ca^(2+)〕i逐渐增高,峰值在AS晚期cAMP水平最低,而且,两者呈非常密切负相关(r=-0.667,P<0.001)。
何作云于学军李希楷丁秋华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血小板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红细胞变形性改变的机理及其意义
1997年
观察1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SAP)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ED)、红细胞膜收缩蛋白(SP)、钠泵(Na+-K+-ATPase)活性以及血脂的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USAP患者红细胞变形指数(DI)、SP含量及Na+-K+-ATPase活性均明显降低(P<0.001、0.01、0.01),而血脂(Ch、TG)明显升高(P<0.01、0.05)。Ch浓度与Na+-K+-ATPase活性呈负相关(r=-0.5941,P<0.01),Na+-K+-ATPase活性与SP含量呈正相关(r=0.6215,P<0.01),DI与Na+-K+-ATPase活性和SP含量有正相关关系(τ=100dyn/cm2时,r=0.5732、0.5976,P<0.05;τ=200dyn/cm2时,r=0.6781、0.6497,P<0.01)。提示USAP患者ED减退与血脂增高以及SP含量和Na+-K+-ATPase活性降低有关,并且变形性减退的红细胞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可能有直接作用。
王红勇何作云李希楷丁秋华黄永萍
关键词:心绞痛红细胞变形性病理学
不稳定型心绞痛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0
1994年
采用ELISA双抗体法检测12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小板膜糖蛋白和血小板粘附率及聚集率,发现血小板粘附率和聚集率明显增高(P<0.001),提示不稳定型心绞痛处于血栓前状态.本文还探讨了血小板粘附和聚集的分子学基础.
何作云于学军李希楷丁秋华黄永萍鲁云敏祝善俊
关键词:血小板膜糖蛋白心绞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