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陈思

陈思

作品数:11 被引量:5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学位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篇代理
  • 1篇代理问题
  • 1篇地方政府
  • 1篇调查问卷
  • 1篇新媒体
  • 1篇信息公开
  • 1篇刑法
  • 1篇行风
  • 1篇行文
  • 1篇银行
  • 1篇银行风险
  • 1篇银行风险管理
  • 1篇语汇
  • 1篇债权
  • 1篇政府
  • 1篇知情
  • 1篇知情权
  • 1篇中国高技术产...
  • 1篇少年
  • 1篇实务

机构

  • 1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中国青年政治...
  • 1篇中国青少年研...
  • 1篇共青团中央

作者

  • 11篇陈思
  • 1篇杨守建
  • 1篇田方萌
  • 1篇陆玉林
  • 1篇李广文
  • 1篇沈汝发
  • 1篇潘一禾
  • 1篇王韶坡
  • 1篇曾坚朋
  • 1篇沈杰
  • 1篇郗杰英

传媒

  • 2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卫星电视与宽...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析全媒体时代下新媒体编辑应具备的职业素养被引量:6
2019年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世界已经走进了全媒体的时代。新闻传播方式的不断革新也对全媒体时代下的新媒体编辑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想适应该行业发展,必须强化新媒体编辑自身的专业技能,提升新媒体编辑素质。本文基于全媒体的时代背景,探索新时代下新媒体编辑的职业素养。
陈思
关键词:全媒体新媒体
集聚效应是否存在-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实证研究
陈思
“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调查问卷与数据被引量:8
2003年
刘可为郗杰英刘德扬刘俊彦杨长征沈杰陆玉林潘一禾吴烨宇田方萌陈思曾坚朋杨守建李广文洪哲王珑玲沈汝发吕杰史晓杰陈微王韶坡
关键词:青少年流行文化调查问卷恋爱观价值观
WTO透明度原则与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制建设
陈思
关键词:信息公开知情权
关于我国地方政府发债权问题研究
中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但是实际上,中国各地区、各层级的地方政府大都在不同程度上举债度日或负债经营,而且所负债务的种类之多,负担...
陈思
关键词:地方政府财政管理
文献传递
酌定减轻处罚的实务研究
我国刑法第63条第2款规定了酌定减轻处罚制度:“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的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酌定减轻处罚制度是在遵循罪刑法定原则的基础上,为了实现...
陈思
关键词:量刑标准罪刑法定原则
小股东会同管理者合谋侵占大股东利益吗?
陈思
关键词:代理问题
反酷刑的国际救济措施研究
国际法的不断发展使其关注的范围越发扩大,与此同时他也正努力摆脱单纯的“软法”形象,在许多领域中显现出他无法被国内法取代的优越性。国际法院的诞生和发展使国家间的纠纷可以通过平等的诉讼方式予以解决,欧洲人权法院使个人获得了超...
陈思
关键词:反酷刑法律制度
紧缩句的特征、范围、类型及若干问题分析
自《马氏文通》以来,紧缩句作为现代汉语中一种很有特色的句型,受到不少学者的关注。不同的学者从紧缩句的定义、类型、语义、归属等不同的角度,对紧缩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正是由于紧缩句既像复句又像单句的特点,...
陈思
关键词:现代汉语紧缩句复句
2002年北京高校流行语状况调查被引量:36
2002年
流行语是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广为流传的语汇,是一定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及人们的心理活动等因素的综合产物。它具有新颖性、生动性、简洁性等特点。流行语经常表达人们在特定时期的新观念、新感觉,或社会生活中冒出的新事物。如80年代的“下海”,90年代的“上网”。一批“数字族”、“字母族”的出现,如“886”、“584”、“TMD”、“BBS”也反映了流行语新颖的表达形式。再如“恐龙”这种形容人非常丑的说法,十分生动夸张,把人与恐龙联系,讽刺效果非常强。此外,流行语的字数大都在4个字以内,且多为一个词语,如“灌水”、“恐龙”、“牲口”等。流行语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它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的变化,折射出当下人们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态。高校流行语作为社会流行语的一个重要表征,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群体独特的社会文化心态。为了搞清流行语在高校大学生中的使用状况,笔者于2002年1月对北京一些高校大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与访谈。
陈思
关键词:北京高校流行语字母讽刺效果词语语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